人防工程,,被喻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下長城”,。但是,一些官員卻將人防工程視為牟取私利的“取款機”,,把人防辦變成“小圈子”撈錢的“黑基地”,。
公開信息統(tǒng)計,,今年以來安徽已有30多名人防干部落馬,全省16個地級市幾乎“無一幸免”,,已退休9年的“廳級老領導”也被“大起底”,;有的人防辦主任大筆一揮違規(guī)“減免”開發(fā)商幾百萬元,,人防協(xié)會變成“老領導帶貨協(xié)會”,一些人防物資的壟斷性高價在建筑行業(yè)激起“公憤”……
安徽“人防反腐風暴”,,揭開的一系列貪腐行為令人觸目驚心,,暴露出長期存在的制度與監(jiān)管漏洞。
趙乃育 繪
“冷衙門”成“貪腐高危地帶” 多名退休廳級官員落馬
在很多人印象中,,人防辦是一個帶有幾分神秘感的“冷門單位”,。但2020年以來,隨著安徽“人防反腐風暴”的深入及信息公開,,人們才發(fā)現,,這里原來是一片貪腐高發(fā)的高危地帶。
近日,,安徽省紀委監(jiān)委發(fā)布消息,,宣城市人防辦原主任陳鵬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這已是2020年以來安徽省第4個落馬的市級人防辦“一把手”,。此前,,亳州市人防辦原主任谷全民、合肥市人防辦原主任程耀廣,、安慶市人防辦原主任王富智已先后落馬,。
省級層面,安徽人防系統(tǒng)已有3名廳級官員落馬,,包括省人防辦原巡視員陶海,、原副主任李奕明、副主任管早臨,,其中陶海,、李奕明已分別退休3年、9年,。
據統(tǒng)計,,從省級、市級到縣級,,從人防辦主任,、副主任到工程科長、綜合科長,、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站長,,安徽各級人防辦已累計有30多名干部被查,遍布全省十幾個地級市及多個縣區(qū),。
有的一個單位多人落馬,,比如安慶市人防辦原主任王富智、副主任陳禮湖,、工程技術科科長邵良,。有的同一個崗位“前腐后繼”,,比如宣城市人防辦不僅原主任陳鵬、原調研員劉子林落馬,,工程科的兩任科長也先后“出事”,。
“從查處情況來看,安徽人防系統(tǒng)存在著長期性,、群體性,、系統(tǒng)性的‘塌方式腐敗’?!币幻k案人員說,。
人防審批權驗收權成“腐敗節(jié)點”“推銷籌碼”
《人民防空法》及實施辦法規(guī)定,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應當按規(guī)定修建防空地下室,。人防部門審查并出具的建設意見書,成為房地產等開發(fā)項目申請建設工程規(guī)劃,、施工許可證的前置條件,。此外,,人防工程的竣工驗收,,需要人防部門出具認可文件。這“一頭一尾”的審批權,、驗收權,,成為一些人防官員“借權生財”的腐敗節(jié)點。
如阜陽市人防辦工程科原科長于某,,收受當地一名房地產商人的賄賂7萬元,,為其加快兩個住宅小區(qū)人防工程的審批進度,放寬對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審核,。明知這兩個小區(qū)的人防工程施工圖未完成,,仍簽發(fā)建設意見書,準予其開工建設,。
據調查,,人防審批的“門道”很多,既可以在工程面積大小上“做文章”,,也可以在調整戰(zhàn)時的用途,、防護的級別等方面“搞彈性”,這些都關系到工程項目的成本,,關系到開發(fā)商的“真金白銀”,。
一些官員不僅受賄還“借權推銷”,向項目業(yè)主推薦工程建設,、圖紙設計,、設備采購等業(yè)務,,推銷價格往往遠高于市場價,由于擔心審批,、驗收時會被“挑毛病”“穿小鞋”,,不少項目業(yè)主只好忍痛買單。
據了解,,幾乎所有的落馬人防官員都涉及這些問題,。有人受賄后對人防工程的面積縮水、偷工減料,、質量不達標等問題“睜只眼閉只眼”,,對“地下長城”的工程質量產生影響。
有權任性 一筆減免幾百萬易地建設費
易地建設費是人防腐敗的另一個“重災區(qū)”,。按規(guī)定,,新建民用建筑因地質、地形,、結構等原因不宜修建防空地下室,,建設單位或個人應當繳納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由人防部門統(tǒng)一規(guī)劃,、易地修建,。
但是,有些人防官員卻濫用職權,,允許開發(fā)商緩繳,、少繳甚至免繳易地建設費。安徽某市一名人防辦原負責人,,擅自決定對兩家開發(fā)商的兩個房地產項目減免易地建設費,,對其中一個項目每平方米減免收費650元,將另一個項目的應建人防面積“減掉”4000平方米,,兩個項目共違規(guī)減免了近400萬元,,造成巨額公共損失。
辦案人員介紹,,隨著近些年高速的城市化進程,、大規(guī)模的房地產開發(fā),人防辦的權力變得炙手可熱,,一些官員“有權任性”,,在征收易地建設費方面“濫權”“越權”,花樣百出,?!坝械姆康禺a項目分為一期二期三期,開發(fā)周期長達數年乃至十年,本來應該在開工前繳納的易地建設費,,人防辦允許他完工后繳納,,省下的利息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甚至有的開發(fā)商完工后一走了之,,拖欠的易地建設費成為爛賬,。”
國家早有規(guī)定,,任何地方和部門不能將少建,、不建防空地下室或減免易地建設費作為招商引資的優(yōu)惠條件,但一些地方仍跨越紅線,。如安徽碭山縣人防辦,,就以招商引資為由減免了一家房地產企業(yè)的712萬余元易地建設費。經碭山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碭山縣人民法院于今年5月作出行政判決,,要求縣人防辦對涉案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履行追繳職責。
壟斷與高價 建筑行業(yè)人士“敢怒不敢言”
據了解,,人防腐敗的另一個突出表現是設備采購的壟斷與高價,。“把涉密作為壟斷的借口,,不少人防設備,,市場上都找不到同類商品可以比價,只能從指定的那幾家供貨商處高價采購,?!币晃晦k案人員介紹,比如一個人防工程防護門,,甚至高達幾十萬元乃至一百多萬元;采購一輛人防指揮車要一百多萬元,,回扣往往就有一二十萬元,。
安徽多名建筑業(yè)人士表示,人防采購的問題一是壟斷,,二是價格同盟,。“以人防防護門為例,,不允許跨省流通,,只能從省內那幾家企業(yè)購買。他們都維持一個高價,,根本沒有正常市場競爭的價格調節(jié)作用,。”一家大型建筑企業(yè)負責人說,由于一些人防設備價格高昂,,建筑企業(yè)承接項目中的人防工程部分,,不僅不掙錢還可能倒貼錢,行業(yè)里普遍對此“怨氣很大”,,但敢怒不敢言,。
近期,安徽省人防辦原巡視員,、省民防協(xié)會原會長陶海被開除黨籍,,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紀委通報稱,,陶海公然將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牟取私利的工具,,搞權錢交易、利益輸送,,貪得無厭,、道德敗壞,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
據介紹,安徽省民防協(xié)會一度被戲稱為“老領導帶貨協(xié)會”,,經常到全省各地推銷人防物資設備,,成為搞權錢交易、利益輸送的重要平臺,。
假招標開公司 行業(yè)市場變“自家生意”
“女婿搞信息化設備,,侄子賣人防車輛,蛋糕在小圈子里分,?!鞭k案人員介紹,一些人防官員為了多撈錢,,出動親友辦企業(yè),,把行業(yè)市場辦成了“自家生意”。
安徽某市人防辦原主任,,由表弟成立公司,,他本人不出錢就占有一半股份。利用手中的人防工程審批權,,向一些房地產企業(yè)負責人打招呼,,招攬人防工程制圖和設計業(yè)務,幾年間,,他就通過這家公司分得“經營利潤”300多萬元,。
近期因犯受賄罪,、貪污罪、串通投標罪被判刑的亳州市人防辦原工程管理與行政審批科科長李某,,在大型工程項目招標中,,收受江蘇南京兩家設備供應商30多萬元賄賂,惡意串通將其產品參數寫進招標方案,,以幫助他們中標,。
法院審理查明,在另一個大型人防工程項目的招標中,,李某作為項目招標聯(lián)系人,,竟然與幾名工程承包商合謀購買一家公司的競標權,以合伙承攬該工程,。他作為“幕后老板”之一,,安排幾家公司分別制作投標標書,肆意串標,、圍標直至案發(fā),。
腐敗背后現三大問題 整改要求“見底清零”
據了解,在開展人防系統(tǒng)腐敗問題專項治理的前期,,安徽省委第三巡視組對省人防辦黨組開展了巡視,,發(fā)現存在對廉政建設重視不夠、建設審批和易地建設費征繳政策不嚴謹,、專用設備市場監(jiān)管不到位,、執(zhí)行財經紀律不嚴格等問題,大宗采購,、工程招投標等方面也存在問題,。
多位辦案人員認為,根據查處情況看,,人防系統(tǒng)出現“塌方式腐敗”,,主要存在以下深層次問題:
——執(zhí)法不嚴格,制度存漏洞,。不少地方的人防部門對《人民防空法》執(zhí)行不到位,,審批搞彈性。在易地建設費的收取標準等方面,,存在過大的自由裁量權。
——人少,、圈子小,,容易形成“關門腐敗”。一個市級人防辦往往只有十幾個人,、兩三個業(yè)務科室,,只要班子成員“思想統(tǒng)一”,就容易形成一個腐敗暗生的封閉運行體系。
——外部監(jiān)督弱,,內部不自律,。人防部門的公眾認知度小,社會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弱,,如果內部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等履行不到位,缺乏監(jiān)督的權力就容易失控,。
據悉,,針對存在的問題,安徽重點圍繞人防行政審批,、易地建設費收取,、竣工驗收、防護設備采購,、采購招投標等方面,,采取政治引領、問題排查,、追責問責,、長效治理等七項機制進行系統(tǒng)整治。其中,,安慶市已建立健全8項制度規(guī)定,,追繳1.77億余元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
近期召開的安徽省人防系統(tǒng)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專題推進會提出,,要進一步加快工作節(jié)奏,,開展專項治理“回頭看”。對排查出的問題,,今年年底前必須無條件完成整改,,做到“見底清零”。
![]() |
人防工程,被喻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下長城",。安徽"人防反腐風暴",,揭開的一系列貪腐行為令人觸目驚心,,暴露出長期存在的制度與監(jiān)管漏洞。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