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帶來的政治挑戰(zhàn)
這是一個需要人類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勞動力充?,F象如果確實存在,,其出現無疑是技術進步的結果,。如今,,拼命工作以求謀生的時代已經遠去,,人們努力追求的是怎樣減少工作時間,。像利用呼叫中心解決客戶問題,,或者在倉庫中扛大包之類的工作,如果沒有技術上存在的必要必然會被社會逐步淘汰,。如果有辦法實現這些工作的自動化,,或者通過任務共享讓工作者減少繁重壓抑的工作時間,,這顯然是一種進步。
對于擁有充裕勞動力卻不知如何處理的現代化國家來說,,這種進步可以通過技術的豐盛來創(chuàng)造和實現,。就像一座大型金礦或油井,強大的數字技術可為人類帶來巨大的財富,,這種財富無須每個社會成員工作即可實現。從這個角度而言,,烏托邦式社會很快就會出現(近期有多本作品對此進行討論,,其中包括保羅·梅森的《后資本主義》13),唯一需要管理的是如何逐步減少人類在瑣碎工作中投入的時間,,以及怎樣在生產技術推動實現的共同富裕社會中進行全面的收入分配,。
但是這樣理想的工作時代能否出現呢,?幾十年來,,學者一直都在設想它的出現,。1930年,,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曾撰文描述人類的經濟未來,。14當時的世界經濟正處于嚴重蕭條之中,他在文章《我們孫輩的經濟可能性》中開篇寫道:“當前,,我們正深受經濟悲觀主義的困擾,?!?/p>
在文章中,,他建議讀者忽略短暫的痛苦,,從長遠看待涉及人類福祉的經濟增長和進步,。經過1000多年人類生活標準難以覺察的緩慢變化,,西北歐國家在陷入蕭條前的兩三個世紀中已經明確擺脫了傳統(tǒng)經濟時代的束縛,。在技術進步的作用下,,這些國家出現了顯著的財富增長。盡管面對蕭條時代的傷痛,,凱恩斯還是敏銳地覺察到潛在的技術進步遭遇了擱淺,。
凱恩斯認為只要度過蕭條期,,世界經濟就會繼續(xù)增長,,人類生活標準也會像以前一樣繼續(xù)提高,。他認為快速出現的技術變革會導致一些短期不適(“臨時調整階段”),他敦促讀者要學會放眼未來,。他寫道:
也就是說,,長期來看人類將會解決這些經濟問題。我預測100年后,,進步國家的生活標準會是今天的4~8倍,。即使根據目前的情況來判斷,,未來形勢也很樂觀,。認為未來經濟時代存在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Γ@種看法并不是愚不可及的,。15
鑒于如此巨大的進步,他認為未來時代的人們將不再擔心如何滿足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人類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將會縮短到每周15個小時,,直至完全不需要再工作。那時,,人們要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打發(fā)高度充裕的閑暇時光,。
凱恩斯對于未來生活標準的預測被證明是正確的??鄢畛杀镜娜司杖氤霈F了巨大增長,,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生活標準至少實現了4倍的增長,。16到2030年,,至少個別國家可實現8倍的增長,。但是,,所謂的充裕在哪里呢?人類的安逸生活,,每周15個小時的工作制為何沒有出現呢,?
事實似乎表明,凱恩斯對于人類經濟問題的描述并不準確,。凱恩斯擔心人類會在技術繁榮時代感到無聊煩悶,,他沒有考慮到國家和政府阻止其出現的可能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全球經濟的繼續(xù)發(fā)展,,我們清晰地發(fā)現尋找烏托邦最難的地方不在于如何生產更多產品(這個目標人類可以實現),,而在于如何進行有效分配。
換句話說,,我們沒做到的是如何通過勞動果實的平均分配推動人類工作時間的全面縮減,。這個目標沒有實現,是因為從政治角度來說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要實現工作和分配之間的可持續(xù)平衡極其困難,。富人和權貴階層不愿出錢補貼窮人,窮人會感到富人提供的分配方式很不公平,,在有產者和無產者之間制造了難以跨越的巨大收入鴻溝,。窮人不滿自己在經濟中無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心安理得地接受來自政府的援助,。如果財富再分配處理不當,,社會中聰明、有抱負的個體就會失去促進經濟發(fā)展的動力,,導致增長停滯,,沒有足夠的額外社會福利進行全民分享,使生活標準無法繼續(xù)提高,。
凱恩斯或許預見到了這個問題,,他是那個時代國家政治活動的密切關注者。20世紀30年代當世界各國備受經濟悲觀主義困擾時,,歐洲已經歷了工業(yè)革命之后100多年的階級斗爭,。150年的工人運動和革命造成的威脅,,就像幽靈一樣時刻縈繞在精英統(tǒng)治者的心頭。這場進步運動似乎站到了有利于勞動者的一邊,,工人一次次發(fā)揮影響并獲得勝利:他們獲得了組織工會的權利,,把公民權擴展到無產者和婦女,甚至建立了面向勞動者的政黨和社會主義政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下簡稱“二戰(zhàn)”)結束時,,工人階級在針對雇主的權利斗爭中取得了全面勝利。此時的戰(zhàn)后西方社會,,各國也在蓬勃發(fā)展,,大量經濟活動得到管理,富人需繳納很高的所得稅,,政府建立起“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面福利待遇,。
但是后來的政治風向很快又開始轉變,技術進步和貿易逐漸掏空了勞動黨派的力量,。戰(zhàn)后幾十年的經濟繁榮創(chuàng)造了史無前例的中產階級,,其代表形象是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的白領階層。20世紀60年代,,米爾頓·弗里德曼17等知識分子主張建立不同的,、更具市場導向性的經濟。最終,,隨著二戰(zhàn)后史無前例的經濟繁榮的謝幕,,以及70年代低增長、高通脹時代的到來,,國際政治舞臺開始風云變幻,。
(文章摘自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人類的財富》,作者:[美] 瑞安·埃文特)
![]() |
共享醫(yī)療模式能夠降低社會資本辦醫(yī)的投入和運營成本,但仍存在醫(yī)保體系尚未打通等難題,,真正檢驗這項改革是否成功,,還要看百姓是否認可以及質量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今年國慶前,國家旅游局印發(fā)《關于規(guī)范旅行社經營行為維護游客合法權益的通知》,,其中專門對出境旅行社收取出境游保證金行為予以規(guī)范,,明確出境社收取出境游保證金,必須采取銀行參與的資金托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