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10日發(fā)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8003億美元,,同比增長29.5%,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為我國6年來首現季度貿易逆差,。 我國的長期貿易順差使得經濟增長方式面臨國際國內的雙重挑戰(zhàn),國內以犧牲勞動力價值為主的粗放式出口已經走到盡頭,;國際上對中國掀起的貿易爭端不斷,,各種貿易壁壘使得中國出口受阻。同時,,長期貿易順差導致中國外匯儲備急速增加,,使得央行被動發(fā)行貨幣,造成貨幣超發(fā),,給通脹埋下巨大隱患,。在這種國際國內形勢下,擴大進口,,平衡貿易,,顯得異常迫切和必要。一季度對外貿易6年來首先逆差,,表明正在朝著調控方向前行,,貿易平衡正在逐步向好,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出現積極信號,,優(yōu)化進出口結構初現效果,。但是,在看到有利形勢,、出現積極信號的同時,,其背后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隱患和憂慮。有些還需要盡快加以應對,。 憂慮之一:輸入型通脹加劇,。一季度進口快速增長,進口值為4006.6億美元,增長32.6%,。這與國際商品價格特別是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是同步的,。也就是說,我國一季度進口商品都是在國際商品價格高位買進的,。這對于中國國內本已經在高位的通脹無疑是雪上加霜,,而這種輸入型通脹是國內貨幣政策無法應對、無能為力的,。比如:國際油價已經暴漲到110美元以上,,中國石油海外依存度已經達到56%,按照現行石油集團保賺不賠的定價機制,,國內油價可能還會上漲,足以看出對中國通脹的推力之大,。在國際商品價格普遍處于高位之際,,中國進口大增,出現季度逆差,,輸入型通脹壓力將會越來越大,。 憂慮之二:出口下滑對經濟的影響。中國出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僅僅一個人民幣持續(xù)不斷升值已經把許多出口企業(yè)逼到了死角,,逼得其瀕臨破產倒閉。中國經濟長期依靠出口拉動,,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出口對經濟拉動與國內消費一樣是實實在在的拉動,。解決三駕馬車平衡拉動問題,,不是大幅降低出口絕對量,而是要大幅增加消費拉動力,。出口轉到技術創(chuàng)新,、科技進步上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提高消費拉動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出口無論如何不能下滑,�,!币患径荣Q易首現逆差說明出口下滑太快,對經濟增速影響已經顯露出來,。出口下降,、投資不可持續(xù)、消費難以啟動,、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大,、汽車產業(yè)大幅下滑,,筆者憂慮中國在失去傳統經濟增長點、拉動力的同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拉動力在哪里呢?值得深刻思考,,需要立即應對。 應對輸入型通脹要求在國際商品價格暴漲階段適度控制進口高物價商品,。對于諸如石油等國家定價商品,,在價格已經很高基礎上應該立即停止?jié)q價,減少輸入型通脹壓力,。對于兩大石油壟斷集團利潤計算應該是從進口,、煉油到成品油銷售整個環(huán)節(jié)計算利潤,而不是僅僅計算煉油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得出虧損的情況,。 應對出口下降對經濟的影響關鍵是把控好人民幣匯率走勢問題,。這段時期人民幣匯率基本處于放任升值的境地。中國銀行高級研究員譚雅玲所言極是:人民幣不能再升了,,需要調節(jié)一下,,即便有升值空間,也需要歇息調整一下,,否則會有很大的風險,,警惕和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