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秋分,,也是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目前全國秋糧陸續(xù)進入收獲季,,田間地頭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今年秋糧播種面積穩(wěn)中有增,,達13.1億畝,,比上年增加700萬畝左右,,特別是高產作物玉米面積增加較多,。根據近期農情調度,大部分地區(qū)秋糧長勢良好,,有望再獲豐收,。
走進河南省衛(wèi)輝市薛屯村的田間地頭,成片金黃的玉米植株挺拔,、顆粒飽滿,,大型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脫稈摘穗,、粉碎秸稈,、裝車運輸流程井然有序。村民牛素英望著院中堆成小山的玉米棒,,心里樂開了花,。
目前,衛(wèi)輝市玉米大部分接近成熟,,花生處于飽果成熟期,,大豆處于鼓粒成熟期。今年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整體長勢良好,,尤其大豆單株結莢數明顯增多,,病蟲害較輕。
“現在種田省心多了,,我種了20多畝地,,平時有農技人員勘研指導,秋收有政府幫助聯絡農機。今年玉米產量好,,收益應該能達到3萬元,,所以我們也有信心繼續(xù)擴大流轉土地的規(guī)模來種植玉米、紅薯等糧食作物以及大豆,、花生等糧油作物,。”牛素英對記者說,。
圖為河南省扶溝縣永珍家庭農場,。受訪者供圖
在河南省扶溝縣永珍家庭農場,一棟棟鐵絲圈制成的圓柱形糧囤整齊排列,、格外耀眼,,村民們將收獲后的玉米儲存起來,等待脫粒,、晾曬,、烘干。
“今年的玉米長勢喜人,,個大飽滿,,估算畝產可達1500斤左右?!苯衲?1歲的農場主穆永珍看著滿地金燦燦的玉米,,滿懷喜悅之情。他告訴記者,,過去耕地,、播種、收割全靠人工,,如今全變成了機械化作業(yè),,經營的1200畝地玉米只要四五天時間就能全部收完,不僅省時省力,、節(jié)約成本,,還實現了秸稈綜合利用,一舉多得,。
圖為河南省扶溝縣永珍家庭農場,。受訪者供圖
河南省農業(yè)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河南秋糧面積穩(wěn)定在7600萬畝以上,,穩(wěn)中有增,,整體長勢好于去年,種植密度明顯提高,。玉米畝均種植密度較去年增加200株以上,,奪取秋糧豐收有基礎有條件,。截至9月22日17時,全省秋作物已收獲3797萬畝,,占比31.9%,。
今年,我國重點針對大豆玉米兩種作物,,開展了大面積提單產行動,,按區(qū)域制定技術方案。選擇200個玉米主產縣開展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
當前,,山東省玉米已進入灌漿成熟期,大豆進入鼓粒期,,預計九月底十月初將迎來大面積秋糧收獲
山東省農業(yè)農村廳種植業(yè)管理處處長池方說,,目前看,山東全省秋糧長勢好于去年,、好于常年,,在后期不出現極端異常天氣情況下,全省秋糧將會大面積單產提升,、大幅度總產躍升,,又是一個豐收年,。去年秋糧種植面積6551.3萬畝,,今年穩(wěn)中有增。
眼下,,也正值中稻成熟季節(jié),,江西省吉安市百萬畝中稻正在收割。
這兩天在吉安市吉水縣金灘鎮(zhèn),,一簇簇沉甸甸,、金燦燦的稻穗鋪滿了稻田,收割機,、運糧車來回穿梭,,“我今年中稻種了1200畝,畝產量達到1500斤,。因為今年全程機械化種,,所以收益比原先要提高20%?!狈N糧大戶徐建和介紹道,。
近年來,當地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多措并舉提高水稻單產水平和稻米加工品質。今年,,吉安全市中稻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預計九月下旬全部收割完成。
為了減少機收損失,,提高作業(yè)質量,,當地還培訓機手根據地塊實際情況,選用靈活收割方法,,根據地形高低,、水稻起伏,準確控制割臺的升降和作業(yè)速度,?!敖M織農機手和廣大農戶分批開展培訓,提高了農機手的收割技術,,降低了農機損失率,。目前,全縣的農機收割率達到了100%,,農機收割損失率控制在1%以下,。”吉水縣農業(yè)農村局農技人員江友友面露喜色,。
圖為在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qū),,一望無際的稻田。受訪者供圖
在“稻蟹之鄉(xiāng)”遼寧盤錦市,,164.57萬畝水稻也將迎來豐收,。今年汛期雨水偏多,盤錦市派出了300余名技術專家通過組織培訓班,、舉辦農業(yè)課堂,,講解用藥、田間管理等技術,?!凹夹g指導上去了,農民的科學施肥,、病蟲害防治措施都很到位,,在后期沒有大的自然災害情況下,今秋水稻豐產已成定局,?!北P錦市農業(yè)農村局水稻專家李佰雙說。
圖為在盤錦市大洼區(qū)高坎村,,農戶在收割水稻,。 受訪者供圖
在盤錦市大洼區(qū)河蟹養(yǎng)殖戶齊豐的稻蟹田內,,金燦燦的水稻由近及遠鋪開,齊豐夫妻倆正在田埂邊往稻田地里投放河蟹飼料,。齊豐告訴記者,,今年他種得600多畝水稻,全部采用“稻蟹共養(yǎng)”模式,,每畝稻田能多增收400元,。在盤錦市,稻蟹綜合種養(yǎng)面積達到95萬畝,,今年河蟹產量可突破8萬噸,。
圖為在遼寧省昌圖縣東興村,豐收的鮮食玉米堆放在院內,。 新華記者 武江民 攝
在遼寧“產糧狀元縣”昌圖縣東興村,,一輛輛滿載玉米的拖拉機緩緩駛入,一穗穗玉米經過扒皮,、切頭去尾,、高壓清洗、蒸煮風干……實現了從農產品到商品的蛻變,。今年年初,,東興村嘗試種植了1400畝鮮食玉米,每畝地能實現增收500元,,豐收后留下的秸稈還能做青儲,,實現一地雙收。
秋糧占全年糧食總量的四分之三,,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國夏糧獲得豐收,、早稻實現增產。眼下,,秋糧豐收在望,,全年糧食生產形勢良好。
?
近年來,我國貨運行業(yè)呈現出“車多貨少”的趨勢,,這給有著超十萬輛貨車運力的江西省高安市帶來新課題,。
中國建筑國際以國內大循環(huán)吸引全球資本要素,創(chuàng)新投資業(yè)務模式,,開拓國內大規(guī)模的基建市場,,服務產業(yè)轉型和民生改善。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