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圣彼得堡冬宮 |
![]() |
圣彼得堡伊薩基輔教堂 |
![]() |
圣彼得堡郊外夏宮 |
資料顯示,,1712年,,俄羅斯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圣彼得堡定都200多年。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當時俄羅斯同德國是敵對國,因為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語發(fā)音,,當局決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1924年列寧逝世后,為了紀念列寧,,城市改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9月6日,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頒布法令宣布列寧格勒恢復圣彼得堡舊名,。
圍城900天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激戰(zhàn)正酣,。
素有“北方首都”之稱的列寧格勒,不僅是蘇聯第二大城市,、工業(yè)中心,,更是重要的海港,、鐵路及河運樞紐,,同時也是蘇聯波羅的海艦隊基地,。列寧格勒的軍事戰(zhàn)略意義不言而喻。
德軍迅速向列寧格勒方向襲來,。列寧格勒已是兵臨城下,。
“用我們的胸膛擋住敵人前進的道路!”列寧格勒人,,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法西斯侵略者只有一個回答-——拿起武器,,戰(zhàn)斗到底。
德軍對列寧格勒進行了猛烈的空襲,,列寧格勒與后方間的糧食運輸線完全被切斷,。
饑餓,使數百萬列寧格勒軍民陷入史無前例的大災難中,。
兇惡的敵人想要列寧格勒不戰(zhàn)而降,。
秋季,列寧格勒居民的面包定量連續(xù)降低多次,,每個人的糧食配給都降至最低限量,,工人都只有每人每天幾百克。
城內,,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人因饑餓而喪生,。正在生產的工人餓死在機床旁,指揮交通的民警餓死在崗亭里,,正在搶救危重病人的醫(yī)生餓死在手術臺前,,年老體弱的居民餓死在購糧途中……
盡管在巨大、危急的戰(zhàn)爭陰影下,,列寧格勒人仍沒有放棄過有尊嚴的精神生活:劇院天天夜里開演,,劇照貼滿大街小巷,觀眾座無虛席,;學校準時開學,,上課鈴聲從不間斷……
每天有數萬人在修筑防御工事,在德軍的炮火下堅持生產,。士兵們在前線的戰(zhàn)壕里仍能常常吃到熱騰騰的飯菜,,供應隊伍會在夜色的掩護下把食物送來。為了保溫,,很多食品都是被放在懷里抱過來的,,那是一個又一個“喀秋莎”的懷抱。
北方的嚴冬,,在重重封鎖中降臨了,,但正是這嚴寒卻帶來了生的希望——城外的拉多加湖開始結冰了,,列寧格勒人冒著德軍瘋狂的炮火開辟了一條冰上“生命之路”。
當這條“冰上運輸線”剛通車時,,湖面的冰層還不是很厚,。卡車駛過時,,冰層發(fā)出嘎吱嘎吱響聲顯得那么刺耳,、驚心。司機們冒著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寒和狂風,,日夜行駛在隨時都有被壓裂危險的湖面上,。一趟,又一趟,,就這樣,,糧食、燃料和其他急需物資運進被圍困的城市里,,婦女,、兒童、傷員以及最重要的設備和文化珍品則被撤離出城,。
據說,,司機們在駕駛時都把駕駛室的車門打開,為的就是萬一遇到冰裂時,,能夠迅速跳下車,。但,還有是有數十名司機,,永遠的沉睡在了拉多加湖那終年冰冷的湖心里,。
盡管德軍都能從望遠鏡里看見列寧格勒城里伊薩基輔大教堂的穹頂和海軍部大廈的金尖,但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
900個日日夜夜,,終于,列寧格勒人從莫斯科電臺播送的最后新聞節(jié)目中突然聽到播音員以激動的聲調大聲宣告:“封鎖線突破了,!”“列寧格勒解圍了,!”
雖然還沒有奪取最后的勝利,但是人們已經忍不住熱淚盈眶,,奔走相告這期待已久的喜訊,。所有人都興奮得像個孩子一般沖到屋外,在鵝毛大雪中盡情釋放著,。
列寧格勒,,在饑餓、嚴寒,、機槍掃射和炮彈轟炸下,,完成了自己的“鳳凰涅槃”,。
復活的溫柔都市
當我坐在家里的沙發(fā)上閱讀這座城市的歷史時,覺得她是堅強而不屈的,;但當我飛越整個亞歐大陸,,終于踏上這塊土地時,我一下子就迷失在了涅瓦河那瀲滟的波光里,。大學時代能有幸在這里進修一年時間的俄語,,我不再是城市的過客,這里留下了我心的一部分,。
“北方威尼斯”,這是人們送給圣彼得堡的又一個親切稱呼,??v橫交錯的小運河將整個圣彼得堡溫柔地攬入懷中。坐在小船上,,慢慢欣賞那些在橋上和圓柱上,,屋檐下以及窗戶上的精致雕刻,你的眼睛在不知不覺間已飽享淡籃,、青綠,、明黃、水粉……
在連接數十座小島的上百座橋梁中,,有20多座橋是很會和初來乍到的游客開玩笑的,,因為它們在凌晨會“開橋”,讓大型輪船通過,,同時也就“無情”地把你攔在了河對岸,。想要回賓館休息嗎?那就等上幾個小時吧,。
但如果是在夏季,,其實回不了賓館也完全不是什么損失,因為此時圣彼得堡的凌晨反倒是一天中最值得期待的時光,。由于地處高緯度,,仲夏時節(jié),圣彼得堡上空的落日余暉久久映照天際,,在短暫的黃昏之后,,又開始出現晨曦朝霞,剛落下的紅日再次冉冉升起,。這就是每年夏季的“白夜”奇觀,。
戰(zhàn)爭,給城里的老建筑帶來了巨大的破壞,,但是圣彼得堡人本著“修舊如舊”的理念,,將其中的絕大多數就地重建或是原貌重現,。他們深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話:“美能拯救世界”,他們要把這里再次建成一個充滿古典芭蕾舞和宮廷舞會,、藝術和文學,、茶和魚子醬的天堂。
所以今天的人們依然可以站在維絲利瓦斯基島上,,一眼就看到河對面的優(yōu)雅冬宮,。
傳說冬宮的建筑師愛上了當時執(zhí)政的伊麗莎白女皇,于是他給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的宮殿穿上了女皇喜愛的淡綠色“外衣”,;用白色古典的圓柱來表現女皇白皙無瑕的肌膚,;而宮殿的金頂則是女皇金色的發(fā)冠。
漫步涅瓦大街,,當讓人群從你身旁匆匆走過時,,請一定要留意,說不定“俄羅斯詩歌的月亮”――安娜·阿赫瑪托娃正在小河邊放飛她的《白色群鳥》,,而普希金則在你剛剛經過的小咖啡館里喝下了他此生最后一杯咖啡,,然后就拿著槍,為了他心愛的女人而走上決斗場……
“轉角遇到愛”這句話,,也許真的很適合送給名勝古跡比鄰而建的圣彼得堡市中心,。
永恒的紀念
第七交響樂,當肖斯塔科維奇在戰(zhàn)火紛飛的列寧格勒寫就的這首“戰(zhàn)歌”,,再次在馬琳斯基劇院里響起時,,人們不會忘記,在那整整900個日日夜夜里,,百萬人失去了生命,。
位于圣彼得堡市北郊的比斯卡洛夫斯基紀念公墓,埋葬著大約47萬名死于圍困的人,。公墓的龐大規(guī)模和埋葬死者的大坑,,也許本身就比任何統(tǒng)計數字都讓人倍感寒意。
人們把列寧格勒英勇保衛(wèi)者紀念館建在了距當年的前線僅幾公里的地方,,這里曾是列寧格勒防御圈的重要關卡,。
俄羅斯人有個習慣,就是幾乎每對新婚夫婦都要穿著潔白的婚紗來到無名烈士墓前,,向逝去的英雄們獻上最美麗的鮮花,。而墓前的火焰也一直會燃燒下去,伴著墓志銘上的鏗鏘字句:“你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你們的業(yè)績萬世永存,!”
●Tips
天氣:圣彼得堡的最佳旅游季節(jié)是夏秋兩季,不過這段時間的氣候多變化,時晴時雨,,出門別忘了帶傘,。北方城市氣溫較低,在河上乘船觀賞尤其要帶御寒衣物,。
語言和貨幣:官方語言是俄語,,路上遇到的年輕人普遍能講英語,但其水平就得看您的運氣了,。貨幣是盧布,,美元及歐元兌換點在主要大街上隨處可見。
交通:市內交通首選地鐵,,不僅方便快捷,、四通八達,而且俄羅斯的地鐵站素有“地下宮殿”的美譽,。當然也可以選擇出租車,。另外在俄羅斯,私家車是可以載客的,,但請在上車前確認司機知道您要去的目的地,并談妥價格,。遇到開橋,,不如停下來欣賞。當然,,如果您有急事,,而且沒有租車游覽的話,也可以選擇橋下的小擺渡船過河,,價格還算公道,。
餐飲:伏特加酒、魚子醬和紅菜湯是到俄羅斯必嘗的,。如果您偶爾想念故鄉(xiāng)的美味,,那也沒問題,圣彼得堡的中餐館遍布全城,,涅瓦大街上就有幾家中餐館,。另外,在此向巧克力粉絲們強烈推薦涅瓦大街上的“巧克力博物館”,。其實這只是一家巧克力店,,但店里的巧克力卻完全是按照藝術品的標準制作的,絕對讓你愛不釋手,、不忍下口,。而且它非常好找,就在喀山大教堂旁邊,,且門口還站著一位用“巧克力”做的圣誕老人像,,他一定會帶給你十足的驚喜,。(當然這位圣誕老人不是真的巧克力做的,要不早被曬化了,。)
游覽:圣彼得堡市內的美景固然已讓人贊嘆,,但城郊的精彩則更是不容錯過。位于普希金村(皇村)的葉卡捷琳娜宮里有舉世聞名的“琥珀屋”,;彼得大帝夏宮的噴泉群里您能見到那尊著名的為紀念戰(zhàn)勝瑞典而建的“掰開獅嘴的參孫”雕像,;而在巴甫洛夫斯克的自然之美甚至吸引了眾多“花神”飄落凡間(如果運氣好的話,會在那里遇到藝術學院的學生們正在舉行露天化裝舞會),。
購物:木制套娃是俄羅斯的典型禮品,,很受歡迎。另外,,做工考究的漆器,,蘇聯時期的郵票等也是小巧易攜帶的好紀念品。值得注意的是珍貴文物,、名畫等文化藝術品如要攜帶出境是要出示俄羅斯文化部開具的證明的,。
娛樂:芭蕾舞是俄羅斯的驕傲,圣彼得堡的馬琳斯基劇院是和莫斯科大劇院齊名的文化圣地,,擁有眾多世界一流芭蕾演員,。圣彼得堡馬戲團也是久負盛名,他們的演出驚險之中不乏優(yōu)美,,且伴奏也是水平較高的管弦樂隊,。觀看芭蕾舞等演出,須著裝整齊,,禁穿短褲,、短裙。演出過程中嚴禁拍照,、攝像,,可以在演員謝幕時拍攝。
小費:餐館等服務性場所一般需付小費,,一般不超過消費額的百分之十,。
安全問題:在大部分的旅游景點,安全還是有保障的,,但游覽時還是不要故意露富或是太招搖的好,。
![]() |
由于供水管道分段管理,、居民物權意識弱,、監(jiān)管乏力等原因,二次供水屢屢陷入“物業(yè)公司喊冤,、供水企業(yè)叫屈,、群眾不便”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