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在海外上市(主要是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將要“組團”歸來了,。領頭的是分眾傳媒,,該公司將在今年6月借殼宏達新材實現A股上市。宏達新材作為A股中小板上市公司已于去年12月10日起停牌交易,。而除了分眾傳媒之外,,今年還有多家中概股計劃回歸A股,比如完美世界、世紀佳緣、久邦數碼,、盛大游戲、學大教育等都相繼提議私有化,。在香港上市的天鴿互動等公司也有回歸A股的傳聞。中概股“返鄉(xiāng)潮”有望成為A股的一道風景線,。 一批中概股,,尤其是一些互聯網企業(yè)選擇回歸A股市場,從宏觀角度來說,,當然與國內市場在政策面上對互聯網企業(yè)上市工作的支持有關,。尤其是今年5月7日,國務院公布了《關于大力發(fā)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鼓勵符合條件的互聯網企業(yè)境內上市,�,?梢哉f,政策面的支持,,為一些在境外上市的互聯網企業(yè)回歸A股市場打開了通道,。 當然,這些中概股,,尤其是其中的一些互聯網企業(yè)選擇回歸A股市場,,更與A股市場的高估值有關。如暴風科技于今年3月24日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該股拉出了34個漲停板,,股價由發(fā)行價7.14元暴漲到278.15元,股票市值接近300億元,,是迅雷的8倍多,。因此,面對A股同類公司動輒上百倍甚至數百倍的市盈率,,目前市盈率在50倍左右的阿里巴巴,、騰訊,以及市盈率在30倍左右的百度,,自然很眼饞,。更何況有的中概股市盈率甚至還停留在10倍以下。如在美上市的完美世界只有9倍市盈率,,其A股同類公司掌趣科技,、中青寶的市盈率分別達到137倍,、417倍,。因此,A股的高估值,,對這些中概股公司構成致命的誘惑,。 但這也正是中概股歸來令人擔憂的地方。面對阿里巴巴等一批優(yōu)秀的中國公司赴境外上市,,國內的投資者之所以惋惜,,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失去了分享這些企業(yè)成長果實的機會。如果這些企業(yè)都奔著A股市場的高估值而來,,都希望自己公司的估值達到百倍以上,,那么,即便這些企業(yè)回歸A股上市,,投資者也很難分享到這些企業(yè)成長的果實,。A股的高估值無非是讓這些企業(yè)更好地在股市里圈錢,讓這些企業(yè)的大股東以及高管們在A股市場更多地套現而已,。A股市場因此成了這些公司的提款機,。如此一來,,這些中概股的回歸只是給A股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投資風險而已,并讓A股市場在圈錢市的路上越走越遠,。 不僅如此,,如果這些中概股的回歸只是奔著A股市場的高估值而來,這不僅不利于中國公司走向世界,,讓這些公司在不規(guī)范的A股市場里樂不思蜀,,而且對于這些中概股本身的規(guī)范發(fā)展也是非常不利的。為什么中概股在境外市場的市盈率遠低于A股,,是因為境外市場尤其是美國股市管理規(guī)范,,投資者成熟。實際上,,在境外成熟的市場,,50倍、30倍的市盈率已經不低了,,10幾倍的市盈率也屬正常,。而A股的高估值是市場投機炒作的產物。 如果中概股公司都相中了A股市場的投機性,,都想到A股市場更多地套現與圈錢,。那么這樣的公司只能是鼠目寸光,不可能走上規(guī)范化發(fā)展的道路,。就此而言,,如果這些中概股公司只是奔著A股市場的高估值而來,那么,,A股市場的高估值不只是對投資者利益的損害,,同樣也是對這些中概股公司的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