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fā)布《關于1元以下應納稅額和滯納金處理問題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稱,自8月1日起,,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繳稅憑證上的應納稅額和滯納金為1元以下的,,應納稅額和滯納金為零,。此舉旨在提高征收效率,降低征收成本和納稅人負擔,。 在公告的解讀材料中,,相關負責人表明,各地稅務機關在征收1元以下應納稅額時,,“通用繳款書的印制成本,、財稅庫銀橫向聯(lián)網系統(tǒng)繳稅費用、POS機劃卡繳稅費用等”征收成本明顯增高,�,?傊�1元以下免稅”新政的最大意義是國稅總局要降低征稅成本,。 “提高征收效率,,降低征收成本”的理念是值得肯定的。今年3月底,,加拿大政府宣布,,1分錢硬幣的加幣鑄造成本早已超過面額,將停止其在市面流通,。據悉,,每枚1分錢硬幣的制造成本約是1.5分,停止鑄造每年可節(jié)省約1100萬加元,。由此推斷,,中國實施“1元以下免稅”新政可降低稅務系統(tǒng)內部成本也將相當客觀。 但減稅不能只考慮降低征收成本,,公告中關于“降低納稅人負擔”觸動了人們的敏感神經,。 試問,中國會有企業(yè)拖欠1元稅嗎,?減稅已經呼喚多年,,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卻是1元以下免稅,未免令人失望,。如此給納稅人“1元”減負,,力度太小。 去年,,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的榜單顯示,,中國內地的“稅負痛苦指數”居全球第二,這是繼2009年中國內地首次排名第二后,,再次位列該名次,。 同樣是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2%,而全國財政收入增長24.8%,。稅收增幅高速快跑的同時,,中國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yè)稅負過重,,已是不爭的事實,。正如中共中央黨校周天勇(微博)教授所言,“不偷稅漏稅,,九成中小企業(yè)可能會倒閉,。” 近年來,,減稅已成共識,,但減多少稅卻離共識很遠,。每次減稅措施出臺,,都與公眾的預期相差甚遠,都是屬于局部減稅,,而不是結構性減稅,,減稅的效果無形中大打折扣。事實上,,相對于2011年全國將近9萬億元的稅收收入,,此次減稅的力度甚微。 7月13日,,中國將發(fā)布國內生產總值數據,。美銀美林預測,中國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將是中國當前經濟周期中的最弱增速之一,,預計中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將同比增長7.5%,,這可能是探底速度。 對此,,曾“提議減1萬億元的稅”的獨立經濟學家,、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謝國忠認為,對于中國經濟來說,,短期內惟一有效的辦法就是減稅,。 顯然,減稅必然受到利益階層的阻撓,,從“1元以下免稅”到結構性減稅,,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