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征點調整,,這意味著民眾的生活負擔將進一步減輕,;這拉近了政府與民眾的距離,,收獲遠遠大于減少的那一點稅收。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昨日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修改后的個稅法規(guī)定,,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35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3%至45%,并從9月1日起施行,。
起征點調整,,使得國家全年稅收減少1600億左右,約6000萬之前須納個稅的人無需再繳納,,意味著這些群體的生活負擔將進一步減輕,,這是發(fā)展成果惠及全民的務實措施。熱議差不多半年之久的個稅改革,,終于得出一個讓大多數納稅人滿意的結果,。
此次個稅修改,是在1981年推出個人所得稅后僅有的幾次稅改中,,討論最廣泛,、民眾參與程度最高的一次。從今年2月底溫家寶總理在與網民交流時第一次提出個稅改革,,先后經歷了兩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的審議,,期間還由全國人大發(fā)起了向民眾征詢意見的活動。
財稅部門最初提出的方案是將起征點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000元,,盡管這一增幅已達50%,,但由于我國目前正處物價上升的活躍期,民眾還是普遍對此感到不滿,,使得全國人大發(fā)起的征求意見活動短短一個月收集意見23萬條,,這些意見被集中到了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而財稅部門最終也順應民意,,將起征點再提高500元,。
起征點提高,對于財稅部門來說,,意味著未來稅收的減少,。但是,應該看到,,它將直接保證民眾的收入增加,,從而對推動內需的活躍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GDP增長很快,,現在甚至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但是這種增長更多地是依靠貨幣增發(fā)之下的投資來拉動的,而國內市場的消費一直處于短板狀態(tài),,究其原因就在于民眾的收入增長未能跟上GDP的增長,,消費力嚴重不足。
我國經濟宏觀調控的一個首要目標就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進程,,推動內需市場的活躍,,而這有賴于民眾的收入增加。提高個稅起征點,,雖然不是增加民眾收入的惟一途徑,,但政府可以通過這種努力來引導全社會向這個目標靠攏。因此,,表面上看,,個稅起征點提高使財稅部門“少收了三五斗”,卻拉近了政府與民眾的距離,,收獲遠遠大于減少的那一點稅收,。
當然,我們還必須看到,,我國個稅改革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此次圍繞個稅改革所進行的討論中,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普通百姓,,都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比如,個稅起征點和CPI掛鉤,,推進綜合稅制改革等,,這些不應隨著此次個稅改革的結束而被擱置。
這次稅改的意義,,其實已超越了經濟上的一般意義,,實際上成為我國民眾參與國家大事管理,政府部門與民意積極互動的一次成功實踐,。在全國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這一順應民心之舉,,更具標桿意義,,因為聽民意順民心、執(zhí)政為民,,也是執(zhí)政黨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