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界貨幣體系怎樣演變才能避免系統(tǒng)性風險?
答:現在的貨幣體系主要是用美元結算的,。這種體系當年是通過前蘇聯(lián)的幫助確立的,。原來美元只是美國本國的支付貨幣,在上個世紀60年代,,前蘇聯(lián)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就把一部分美元放在倫敦用于國際結算,于是出現了在歐洲的美元,。后來在日本又形成了亞洲的美元,,最后的格局就是使美元形成了全世界的貨幣結算體系。
那么,,現在這個體系一定有那里不是那么好,。要不然歐洲人不會在用了60年后,最終努力創(chuàng)建了歐元,。如果未來歐元還能夠再存在60年,,那么歐元在全球儲備貨幣中所占的比重可能將從25%上升到35%。如果人民幣能夠再使用60年,,人民幣在國際的儲備貨幣中會占到15%的比重,。那么歐元和人民幣加起來,占的比重就可能達到50%,,再加上占總比重10%的黃金和瑞士法郎,,那就是60%。到那個時候,,美元也就只占40%,。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投資者,、每一個貿易者,、每一個生產者和每一個老百姓在選擇資產的時候就可以在美元、歐元,、人民幣和其他的貨幣中間有一個對沖風險的選擇,。
但是如果歐元在未來幾年便消失了,不存在了,那全世界還有選擇嗎,?在全球治理結構,、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中,大家要想不遭受系統(tǒng)性的風險,,就必須要讓世界貨幣體系一步一步地朝穩(wěn)定的均衡的貨幣格局演變,。所以說,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使我們知道了全球化的風險究竟是什么和如何化解全球化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