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別山區(qū)的河南商城縣,今年夏天有多人被蜱蟲咬傷后感染疾病致死,,引發(fā)恐慌,。8日晚,河南省衛(wèi)生廳通報,,共監(jiān)測發(fā)現此類綜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點集中在信陽市商城縣、浉河區(qū),、光山縣和平橋區(qū)。(新華網9月8日)
蜱蟲是一種黑色蟲子,,只有芝麻粒大,,有八個爪,鉆到人肉里,,摳都摳不出來,,吸血后會脹大幾十倍,比黃豆還大,。專家說,,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蜱蟲存在,蜱蟲本身無毒,,但跟蚊子一樣,,會攜帶病原體而讓人畜染病。
蜱蟲確實比較常見,,筆者幼年在山村時就沒少和這種蟲打交道,。我們叫它牛蜱,它喜歡趴在牛身上吸血,,我們常用棍子將蟲撥下來踩死,,都是血。現在想起來都有點后怕,,當時真是無知者無畏,。雖然蜱蟲咬人后導致的疾病可防可控,臨床死亡率大約在2%%~8%%之間,,與流感差不多,,但村民談之色變。畢竟,,人命關天,,1%%的可能對個體而言,就是100%%的不幸,。
蜱蟲也許不可怕,,可怕的是鄉(xiāng)村醫(yī)療條件的缺失和簡陋,公共衛(wèi)生投入的不足,,以及基層政府應急水平的低下,。記者探訪的7起疑似病例死亡者,初發(fā)病時首先找的都是村醫(yī),,且都被診斷為感冒,,可治療此病的關鍵是不要誤診。“只要不被誤診耽擱的話,,這病太好治了”,;“一旦誤診,出現并發(fā)癥就很難救回來,�,!钡珕栴}恰恰出在這里,商城縣人民醫(yī)院一位負責人說,,農民往往想省錢,,只好去找村醫(yī);而輸液是村醫(yī)賺錢的主要項目,,不排除有村醫(yī)為了賺錢,,“先掛幾天水再說”。“不明真相”的群眾,,不明就里的就醫(yī),,讓延誤治療的病例不斷出現,人為加劇了蜱蟲之害,。
這就是鄉(xiāng)村的現實困境,。相較于城里對非典、甲流的抗擊,,每天實行疫情報告,,查體溫、隔離,、免費治療等措施,,對蜱蟲疫情的群防群治在河南農村就顯得相形見絀。信息的閉塞,,讓群眾缺乏應有的警惕與防治知識,,外界無從知曉,也不能據此監(jiān)督當地的疫情防控進展,。同時,,不能引起廣泛關注,也讓當地失去了獲得外來幫助的機會,。
困難并不可怕,,困境中的無助與看不到希望,才讓人恐懼與絕望,。小小蜱蟲成為鄉(xiāng)村的“恐怖大王”,,正是其作惡后缺乏有效防護網所致。于是,,這種擔憂就會被放大,,蜱蟲就會被妖魔化,。中國蜱蟲病治療專家鄭元春說,他所在的醫(yī)院每年收治1000多例被蜱蟲咬傷的患者,。但長久以來,,一些醫(yī)院對蜱蟲致病并不重視,“無形體病國外有分離到病毒,,我們也在做,,但是科研投入差�,!�
對鄉(xiāng)村潛在流行病重視不夠,正是一只蜱蟲咬出的問題,,值得我們深刻反思,。這個問題不解決,還會出現下一波的無妄之災與恐慌,。因為鄉(xiāng)村處于大自然的一線,,潛伏著眾多與蜱蟲一樣的致病源、疾病傳播媒介,,任何一種昆蟲或老鼠之類的動物,,都可能引發(fā)危及農民健康的疫情,那些熟悉的自然界伙伴,,都會突然變得陌生與可怕,。對鄉(xiāng)村公共衛(wèi)生及應急系統的建設,該給予足夠重視了,。切不可小洞不補,,而讓生命蒙受戕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