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的一個早晨,,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區(qū)的薩尼池市出現(xiàn)了一道與往日不同的風景,,家家戶戶門前整齊地排列著一對塑料高桶,一灰一綠,。原來,,這天是收垃圾的日子,只是往日各色各樣的垃圾桶不見了,,只剩下了現(xiàn)在這一灰一綠——灰桶中的垃圾將照舊送至填埋場,,綠桶則囊裝了餐廚垃圾和花園垃圾,將運往另外的地方積肥,。 餐廚垃圾單獨分類并不是薩尼池市的創(chuàng)舉,,這在舊金山、西雅圖,、哈利法克斯和多倫多等地都已實施多年,。維多利亞大區(qū)也有幾個市早兩年就起步了,只是現(xiàn)在薩尼池市也趕了上來,。為什么要實行這種垃圾分類呢,?不妨先從垃圾場講起。 維多利亞地區(qū)唯一的垃圾填埋場,,叫作哈特蘭,,面積329公頃,供34萬人口使用,。這里所傾倒的垃圾中,,有一半是家居的日常廢物,。據(jù)分析,其中餐廚垃圾比重很高,,占垃圾總量的30%,。在已經(jīng)將玻璃瓶、鋁罐,、廢紙,、硬紙板等多種垃圾轉移出填埋場后,如果再能減除餐廚垃圾,,填埋場垃圾量有望大大減少,。本來,這個填埋場到2035年就要被填滿,,那將意味著又有新的土地會被占用來存放垃圾,。去除餐廚垃圾,則填埋場的使用壽命可以增加17年,。而且,,餐廚垃圾中還蘊藏著一筆價值巨大的財富:本地餐廚垃圾每年有大約三萬噸,如果用來積肥,可以生產有機肥料1.7萬噸。 早在2010年,,薩尼池市就開始考慮實行餐廚垃圾單獨分類。然而,,從那時到今天的全面實施,這之間卻花了數(shù)年時間,。這一小小的動作看似簡單,,成本卻相當高。從收集的基本設備,,到存放和積肥的土地,到人工運作,,每一步都要花錢,,每一分錢都將分攤在各戶居民身上,所以要精打細算,。其中,,需要考量的細節(jié)很多。比如,,多長時間收一次餐廚垃圾,?一次的普通量應當是多少?需多大的桶盛放比較合適,,是80立升,、100立升,,還是130或140立升?超過正常量的垃圾,,是否應當收取額外費用,,收取多少?收垃圾時,,是工作人員到每家后院拿�,。ㄟ@是要增加垃圾工人的工時的),還是居民自己把垃圾放到路邊,?誰來收垃圾,?原來薩尼池市的家庭垃圾一直由政府人員收取,商業(yè)垃圾則由承包商負責,。餐廚垃圾是政府直接雇人,,還是承包給私人公司? 垃圾的管理費用,,原本已達到每年每戶160多加元,;增加餐廚垃圾的分類后,這個費用將進一步提高,。政府還需考慮居民的經(jīng)濟負擔,。從居民手中巧取豪奪是萬萬不可的,政府也不能擅自為民做主,,他們的責任只是為市民提供服務,,幫助管理,身份不過是一個大管家,,每一分錢的使用都要聽取市民意見,。 在參照早些年維多利亞地區(qū)其他兩市試驗性回收餐廚垃圾經(jīng)驗的基礎上,2012年春季,,薩尼池市也在兩個生活小區(qū)開展了試驗,,小區(qū)內90%的家庭參與了這一行動。三個月后,,市政府下發(fā)調查問卷,,聽取參與試驗的583戶人家的反饋意見。據(jù)此,,市政府又做改進,,然后再進一步安排回收細節(jié)。開始,,政府就收取垃圾的方式提供了兩種選擇,,一種是請市民將垃圾桶在收垃圾日自行放到路邊,這樣每個家庭只需多交6加元的管理費;另一種方法,,是由垃圾工到每戶后院的垃圾存放處拿取,,這樣,每戶的費用將增加20元,。經(jīng)過調查和多方的民意測驗,,最后遵從了大多數(shù)居民的意見,選擇了第一種做法,。 最關鍵的是,,政府要在任何一項政令和法律實施前,提供詳細的信息和咨詢,,而不是只著眼實施后的嚴格懲罰,。在全面展開餐廚垃圾分類回收之前的幾個月里,市政府的工作尤其細致周到,。他們向居民詳細解釋餐廚垃圾的回收程序:首先告知大家什么是餐廚垃圾,,即所有廚房食物加工后的剩余,包括蔬菜,、水果,、肉類、骨頭,、奶制品,、肥油,以及餐巾紙等一切可以腐爛的自然材料,;然后解釋存放方式,,餐廚垃圾的存放分大小兩個桶,小桶用于收集每日的殘渣剩飯,,小桶裝滿后再轉放入大桶,。在發(fā)放垃圾桶的同時,各家各戶還得到幾個餐廚垃圾袋樣品,。這種袋子看上去像塑料袋,,但實際上是可以和食物一起腐爛的。 政府還建議居民把肉類和骨頭類殘渣先放入冰箱,,等到收垃圾日再拿出來放入大垃圾桶,,以免造成臭味泛濫,特別是避免招引來動物,。 經(jīng)過幾年的醞釀、試驗,、咨詢和推廣,,去年春天終于實施了這一行動。最初三個月實踐下來之后發(fā)現(xiàn),每日有6.5噸餐廚垃圾送去積肥,,減少了37%的填埋垃圾,,比預測的量還要大。等居民逐漸習慣了這種分類回收后,,政府打算在2015年正式通過相關法律,,禁止把餐廚垃圾和一般垃圾混放。 話題回到維多利亞的哈特蘭垃圾填滿場,。這座垃圾場離市區(qū)十來公里遠,,坐落于一片居民區(qū)的尾端空地。這里聞不到任何垃圾腐爛的味道,,也見不到山包狀的垃圾裸露,。視野所及,是一大片如龜背一樣畫著橫道豎道,、規(guī)整得井井有條的土地,。場內每填滿一片七米厚的垃圾,就會覆蓋密封起來,。這里稱得上是世界上最清潔,、最衛(wèi)生的垃圾場之一,對垃圾腐爛過程中的氣味,、空氣質量,、地面水、地下水,、土質,、有毒物質的滲透等等,都有一系列監(jiān)測和環(huán)保措施,。填埋場的周邊,,有處理沼氣的設施,還有儲存引流雨水的清澈池塘,。這里保持著故有的自然生態(tài),,成為雀鳥天堂,天空中不斷有大批飛鳥盤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