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播報
北京近半月零簽約
在各地房價松動之下,追漲殺跌的持幣待購風越刮越烈,。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上的數(shù)據顯示,,11月上半月,北京商品房住宅項目零簽約,。
京城半月無簽約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上的數(shù)據顯示,,11月上半月,北京共有13個商品房住宅項目入市銷售,,包括遠洋天著景園,、世華泊郡家園、清河嘉園等,,合計提供4014套住宅量,。不過截至15日,所有項目的簽約率皆為零,,且僅有14套預定量,,占比近0.35%。
記者發(fā)現(xiàn),,13個入市商品房住宅項目中,,朱雀門家苑、潤西山苑,、翡麗華庭,、遠洋天著景園等樓盤預售均價在每平方米3萬元以下,,其余樓盤預售均價基本在每平方米2.5萬元以下,屬于典型的剛需盤,,其中北京密云樓盤中加錦園的預售均價更是低至8500元/平方米,。
對此,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研究總監(jiān)張大偉向記者分析說,,各種地產調控政策疊加后,,目前的購房資格審核手續(xù)更復雜,因此對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上所反映出的簽約數(shù)據會有一定的影響,。4014套房源大批量入市銷售,,預訂套數(shù)僅為入市房源零頭,且偌大的京城半月簽約量為零,,這折射出京城樓市的成交清淡已到極點,。
而對于成交的深度僵持,張大偉主要認為基于兩點:首先,,北京限購令已實施近一年半,,“三有”人群日益被稀釋;其次,,目前不管是媒體還是業(yè)內,基本形成了房價將下降的輿論環(huán)境,,導致購房者持幣待購,。
對于持幣待購風的盛行,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近日在一個財經論壇上說,,貨幣長期超發(fā)背景下,,時下中國的住宅已被炒作成一種投資品,這也就意味著這個投資品市場中的人同樣遵循一個投資規(guī)律:追漲殺跌,,即在房價上漲時,,大家都爭著去買;在房價松動或下跌時,,大家都開始觀望不肯出手,,以持幣在手。
庫存疊加
北京中原的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截至日前,,年內北京共新增135個新建期房住宅項目,房企向政府部門申請到手的預售許可證共有180次,,合計供應56729套房源,,供應面積高達727.41萬平方米,但簽約量僅為23878套,,平均簽約率為42.1%,,創(chuàng)造了歷史同期新低,。
伴隨成交清淡,京城樓市庫存量不斷疊加,。機構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北京加強版限購令落地生效的2月17日,北京一手住宅庫存量為92900套,,而到了本月9日,,庫存量已疊加至120411套,期間新增庫存量27511套,,增長近30%,。
今年以來北京供應的郊區(qū)化趨勢日益明顯,導致北京郊區(qū)庫存壓力極劇加大,。比如在新增積壓的27511套住宅庫存量中,,大興、通州,、昌平,、順義、房山等5個郊區(qū)縣就占近2萬套,,占比近73%,。5郊區(qū)縣庫存量在北京全市的庫存量占比過半,郊區(qū)去庫存化壓力更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