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6.4%,創(chuàng)3年新高,,加重市場對政策調控的預期。昨日,,國內商品期貨整體疲弱,,橡膠,、棉花兩品種大跌超過3%。分析人士認為,,宏觀經濟和政策走向復雜,,下半年商品市場面臨諸多變數。
上周六國家統(tǒng)計局提前公布6月份重要經濟數據,,其中CPI從5月份的5.5%跳增至6.4%,,超過市場普遍預測范圍,。中國海關公布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商品進口已大幅放緩,,印證了之前采購經理指數(PMI)下滑,,和對于經濟放緩的判斷,。受此影響,,昨日國內商品期貨工業(yè)品集體大跌。其中,,橡膠,、棉花跌幅超過3%;鉛,、鋅跌幅約1.5%;但農產品則在通脹預期支撐下表現較強,,大豆,、豆油均以紅盤報收,。
對于下半年商品市場和CPI的走向,,目前市場分歧很大。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葉燕武認為,,CPI并未在6月見頂,可能還要繼續(xù)走高,。因為從CPI分項數據來看,,6月份食品價格上漲14.4%,非食品價格上漲3.0%,,消費品價格上漲7.4%,,服務項目價格上漲4.0%,,這是全面性的上漲,。
據他分析,現在CPI數據引發(fā)的躁動和去年年中的市場格局很相似,。去年7月份,大宗商品調整半年之后出現了一波報復性的上漲行情,,俄羅斯干旱、國內政策放松和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都是背后推動因素。而現在很多機構又同樣在預測中國6月份CPI見頂,,政策將放松,。但若真正如此,,那商品必定掀起新一輪漲勢�,!巴浐拓泿耪哒{控的預期,,本來是個悖論,不能把預測當成事實,�,!�
南華期貨研究所所長朱斌則認為下半年CPI將會逐漸回落。他指出,,當前CPI有很一大塊是食品推動的,,這和農產品緊密相關,而農產品價格主要受供應影響,。相較而言,,工業(yè)品受宏觀需求影響大,對CPI作用并不是太直接,。
從下半年影響CPI因素來看,,一是國內貨幣緊縮政策影響逐漸顯現,包括農產品在內的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前期都已回落,,而緊縮政策至少保持到第三季度,,預計還可能加息,商品市場難有趨勢性上漲機會,。二是由于翹尾因素,,去年下半年農產品大幅上漲,形成較高的基數效應,。而國內雖遭受天災,,但對農產品供應沒特別大沖擊,預計價格會比較平穩(wěn),。
“如果CPI控制住了,,國內貨幣政策應該會有所變化,宏觀需求將對工業(yè)品產生有利影響,,預計工業(yè)品期貨可能有一些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