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多年前英國人胡潤的第一屆“中國內地50富豪榜”上,,只有張朝陽一個博士。十年后的今天,,富豪榜上的前100名富豪中已經有接近半數的人獲得了碩士及博士頭銜,。對于急于獲得博士頭銜的富豪來說,似乎財富仍不能證明其價值,,而博士帽才足以彰顯其成功,。

十大“博士”富豪
抄近道的鍍金者
陳啟源和萬玉華,這對被稱為“洗發(fā)水行業(yè)首富”的廣州夫妻近日忙得焦頭爛額,。原因是香港媒體《壹周刊》7月14日一篇題為《霸王致癌》的報道稱霸王系列洗發(fā)水含致癌物“二惡烷”,,引發(fā)了軒然大波。霸王“中醫(yī)世家”的金字招牌一夜之間大打折扣,,股價在3天內跌去了25%,,陳萬二人身家隨之縮水28億元。 這家位于廣州郊區(qū)的制造業(yè)企業(yè),,是從小作坊開始起家的,。一直到去年赴港上市之后一個多月,,其董事長陳啟源和總裁萬玉華才一起告別了那間面積只有40多平方米、掛著一幅“馬到成功”字畫的辦公室,。彼時萬玉華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兩個小時內,,一口水也沒有喝,甚至坐在椅子上的姿勢也始終如一,,她很拘謹,。不過,當談到有不少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高材生被她招至麾下時,,她兩眼放光。 陳啟源和萬玉華現在都是加拿大國籍,,都擁有“加州美國大學(又稱加利福尼亞美洲大學)”工商管理博士(DBA)學位,。不過,霸王的上市招股書中,,并沒有提及這兩頂博士帽,,而只提及陳啟源“從2007年起擔任北京大學公共經濟管理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和萬玉華“于1998年在華南農業(yè)大學取得植物遺傳學學士學位”。 有趣的是,,“加州美國大學”招生簡章稱其博士學位論文中國答辯委員會主席團學術主席為北京大學公共經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黃恒學教授,,而去年一份“加州美國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博士DBA學位深圳班招生啟事”顯示,交8.8萬元人民幣,,并在職于深圳學完一到一年半學制的相關課程后,,論文通過答辯即可獲得加州美國大學博士學位,且“優(yōu)秀博士生可特聘為北京大學研究員”,。 “加州美國大學”也曾是方舟子多年前的打假目標之一,,且雙方之間險些打起官司,彼時看到這一機構所雇律師的一份要控告自己誹謗的信函后,,方舟子堅稱這所大學是“做不實招生廣告的‘克萊登大學’(錢鍾書先生小說
《圍城》里虛構的野雞學校)”,。 在企業(yè)做到一定規(guī)模后開始為自己“鍍金”的企業(yè)家并不僅僅是陳萬兩人,保利協(xié)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共山也是如此,。 今年52歲的朱共山是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熱電專業(yè)委員,,江蘇省政協(xié)委員,去年以97億元的個人資產成為“2009胡潤能源富豪榜”首富,。他于1981年畢業(yè)于南京電力�,?茖W校,24年后,,他又獲得了菲律賓國立比利勤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一份“菲律賓國立比立勤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課程班”的啟事顯示,交9.8萬元人民幣,,在北京大學修完指定課程并通過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博士學位,,且這一學位“與校本部修讀學員獲得的證書完全一樣”,“菲律賓外交部可提供相關證明”,。 中年企業(yè)家愛戴博士帽,,有人說這是他們求知欲的表現,也有人批評他們虛榮心作祟,。事實上兩個原因兼而有之,,不過還有第三個原因——節(jié)約成本。中國一所高校的EMBA項目負責人對南方周末記者稱,,相比于國內知名大學EMBA學位費用動輒二三十萬元人民幣的情形,,一些企業(yè)家或經理人以不及其半價的成本,拿到的是博士學位,,且獲得的服務非�,!叭诵曰保麄冏匀悔呏酊F了,。
真博士鳳毛麟角
1999年,,英國小伙兒胡潤制作的第一屆榜單“1999中國內地50富豪榜”上,排在第50名的是35歲的張朝陽,,他是這張榜單上唯一的“博士富豪”(于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如果從國際上的知名度來講,他要壓過排在富豪榜前10位當中,、后來同樣為我們所熟知的劉永好,、吳炳新、黃宏生等人,。 基于當時中國特有的國情,,這一榜單上的“草根富豪”占了絕大多數——高中以下畢業(yè)的有35人,占比70%,,本科和大專畢業(yè)的有14人,,占比28%,張朝陽顯然是“碩士及以上學歷”中惟一一個,,占比2%,。 4年之后,也就是民營經濟地位首次受到肯定,,許多民營企業(yè)家獲得了政治身份后的第一年,,胡潤發(fā)布的“2003胡潤百富榜”中,100位上榜富豪的個人總資產超過1900億元,,是中國上一年GDP總量的2%,,其學歷構成也有了根本上的改觀——高中以下畢業(yè)者只有23人,占比23%,,本科及大專畢業(yè)的有57人,,占比57%,,碩士及以上學歷者有20人,占比20%,。 2009年的胡潤百富榜其實變成了“千富榜”,,1000位上榜富豪的總資產為3.88萬億元,是上一年中國GDP總量的12%,,胡潤此后更是稱中國內地千萬富豪人數達87.5萬人,。南方周末記者分析這1000位富豪中的前100位的學歷構成發(fā)現,高中以下畢業(yè)者只有陳發(fā)樹等寥寥10人,,占比10%,,本科及大專畢業(yè)者38人,占比38%,,而碩士及博士則有42人(包括在職完成的EMBA或獲得的
“榮譽博士”),,占比42%。 42人當中,,頭頂博士帽的有近10人。不過,,這10人當中,,除朱共山等花錢抄近道修得的海外博士,以及如魯冠球等后來獲得的榮譽博士之外,,按部就班,、不打折扣的博士學位獲得者鳳毛麟角,尚德太陽能的掌門人施正榮便是其中之一,。 施正榮兩年前曾被通用電氣高管羅琳·波爾森稱為是“10年后超過比爾·蓋茨的全球巨富熱門人物”,,從長春理工大學本科畢業(yè),到赴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念碩士,,再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后,,他才開始參加工作,在澳大利亞奮戰(zhàn)了8年,,然后于2000年回國創(chuàng)業(yè),,成立無錫尚德。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他是學者創(chuàng)業(yè)型的富豪和企業(yè)家,,對習慣了“野蠻生長”的中國企業(yè)家們來說,這種路徑顯然是不可復制的,。 不同于張朝陽和施正榮這種海歸博士,,張文中等民營企業(yè)家則是在國內高校拿到的博士學位。張文中是物美控股集團前董事長,,1962年生于山東,,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南開大學讀的,,25歲取得碩士學位后被分配到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五年后,,他在擔任世界銀行和國家“863”科技基金支持的一研究課題組長中表現突出,,受到部委領導好評,不久后他于中國科學院獲得系統(tǒng)工程學博士學位,;1994年他在北京創(chuàng)建物美商城,。 張文中2006年身陷囹圄,兩年后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8年,。引人關注的是,,接替張文中任物美董事長的他的創(chuàng)業(yè)伙伴吳堅忠,亦有中科院系統(tǒng)工程學博士學位,。更有趣的是,,張文中的簡歷中稱曾到美國斯坦福大學做博士后研究,而吳堅忠曾在美國密歇根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且與張文中時間段相同,,真可謂“黃金搭檔”。 企業(yè)家在國內高校讀博,,常見的一種情形是該校原本就是其母�,;蛳嗷ブg有著緊密聯系。近兩年飽受爭議的中國最大民營擔保公司中科智集團董事長張鍇雍屬第一種情形,,他是深圳市政協(xié)委員,,1982年從中南礦冶學院(后并入中南大學)金屬材料系本科畢業(yè)時,他沒有想到自己最后在金融行業(yè)嶄露頭角,,中南大學校友會的網站上稱張鍇雍后來“先后攻讀了經濟學和國際金融學兩門博士學位的全套課程”,,而中科智的官方網站上直接稱其獲得的是“金融工程學博士”。 國內最大民營鋼企之一的河北建龍集團董事長,、曾被稱為“鋼鐵首富”的張志祥屬后一種情形,。他1989年畢業(yè)于浙江工業(yè)大學工業(yè)自動化專業(yè),1994年開始創(chuàng)業(yè),,2000年時已聲名鵲起,,之后除其母校外,他還與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合作頻繁,,獎學金是一種合作基本形式。他同時與北京科技大學聯合成立了“特殊鋼技術聯合聯發(fā)中心”,,并任東北大學校董會常務董事——搞校企聯合,,推進建龍在東北的鋼鐵版圖。 2006年張志祥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稱自己在東北大學讀冶金專業(yè)的博士,,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拿到了博士學位,。
榮譽博士們
還有一類企業(yè)家,,他們頭上的博士帽是“榮譽博士”。譬如今年65歲的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他只有小學文化,,但是卻將一間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逐步打造成了營業(yè)收入(2009年)超過500億元的民企集團,;他在去年胡潤百富榜上的財富為210億元,。 2001年11月21日,魯冠球被香港理工大學授予工商管理博士學位,。彼時與他同獲殊榮的還有香港永亨銀行董事長馮鈺斌,、香港長江制衣公司董事長陳瑞球等人。年過半百的魯冠球非常興奮,,這是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yè)家由于歷史原因錯過高等教育,,而后收獲高學歷時內心的一處寫照。此后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魯冠球的名片都印有“博士”的頭銜,。 李寧公司董事長、曾被稱為“體操王子”的李寧于2008年10月23日也獲得了由香港理工大學頒發(fā)的人文學博士學位,。這是他的第二頂“博士帽”了——早在2005年,,李寧就被英國拉夫堡大學授予了榮譽博士學位;李寧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在鳥巢點燃火炬后,,這一以體育科學著名的大學亦不失時機通過BBC等傳媒向全球推介自己。 與魯冠球同城的浙江廣廈集團董事長樓忠福,,是于2008年1月23日獲得榮譽博士學位的,。這一天,一個名叫“世界華人協(xié)會”的組織在香港向37人頒發(fā)了“世界杰出華人獎”,,37人中的絕大多數同時獲得了“美國西阿拉巴馬州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除樓忠福之外,其中的企業(yè)界人士還包括恒大地產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等,。 獲得榮譽博士的富豪企業(yè)家,,還有富華集團董事局主席陳麗華、雅居樂地產董事局主席陳卓林,、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等,,他們三人在2009胡潤百富榜上的財富分別為230億元、210億元,、280億元,,他們獲得的也都是美國高校的榮譽博士學位。鳳凰衛(wèi)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曾于2006年11月獲得了香港城市大學頒發(fā)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與上述企業(yè)家有所不同,,曾受到中國多位國家領導人接見的臺州“縫紉機大王”邱繼寶頭上的“榮譽博士”是另外一種情形,。 邱繼寶曾被前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戲稱為“國寶”,兩年前的全國“兩會”期間,,因受到一些中央領導的肯定,,邱繼寶又一次在央視新聞聯播露臉——盡管彼時飛躍集團資金鏈緊繃,四面楚歌,。當然,,飛躍集團最終平安無事,因為從浙江省到臺州市,,愿意出手相助的人太多了,。 邱繼寶于2006年3月11日這一天取得了“美國內申大學”(又稱美國國家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博士帽是“送貨上門”的——臺州市市場營銷協(xié)會和美國內申大學合作的“大中華區(qū)第五期美國內申大學DBA,、MBA班開學”典禮在臺州舉行,,邱繼寶現場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并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呼吁臺州企業(yè)家們都來參與學習并領取博士學位,。這個場景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后來成為了“美國內申大學”的營銷和宣傳工具,,在一個名為“美國內申大學中華文化藝術學院”的網站里,,“校友邱繼寶”的風采盡現,他和多位國家領導人的合影悉數收錄在內,。南方周末記者尚不清楚這一榮譽博士學位是邱繼寶花錢所得,,還是作為代言人獲得的“贈品”。 一份“2008年北京大學房地產博士總裁研修班暨美國內申大學DBA(博士)學位招生啟事”顯示,,交11.8萬元,,隨報隨學,每兩月參加一次學習(地點是“中共中央組織部萬壽莊賓館”),,每次3-4天,,修滿學分、完成論文答辯可拿到“四大高權威證書”,,分別是“北京大學房地產總裁博士研修班結業(yè)證書”,、“美國內申大學房地產工商管理博士學位證書和畢業(yè)證書”和“高級房地產管理師證”。
博士輩出的創(chuàng)業(yè)板和富二代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過去了,。如今的企業(yè)家和富豪群體中,,頭戴博士帽者層出不窮,完全不拘一格,。至少還有兩種類型的博士富豪可圈可點,。 第一種是亦學亦商的“富豪教授”。代表人物是史正富和鐘耳順。 史正富是復旦大學教授和新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他10年前就在上海成立同華投資公司并任董事長,,玩起私募股權投資,迄今為止投資金額超過30億元,,他同時擔任了奇瑞汽車等多家受資企業(yè)的董事,,早在2007年就以15億身家成為胡潤百富榜上人物。他最近一次成為話題人物是去年6月其旗下公司豪擲4.65億元拿下古井集團40%的國有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5個月后,史正富成為古井集團總裁,。 資料顯示,,史正富的學士和碩士學位都是在其任教的復旦大學取得的,而經濟學博士學位則是在美國美利堅大學獲得的,,他同時還是“美國馬里蘭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鐘耳順是去年底掛牌的A股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超圖軟件的董事長和實際控制人。超圖軟件是中國領先的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平臺軟件企業(yè),。鐘耳順的其它身份還包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GIS協(xié)會副會長等,。和史正富一樣,,鐘耳順也是博士出身,他是1991年在北京大學地理系獲得博士學位的,。以2010年7月20日收盤價計,,其所持股份價值4.6億元。 第二種類型是博士富二代們,,代表人物是趙超,。 趙超是步長醫(yī)藥集團董事長,生于1967年,,是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趙步長(今年68歲)之子。這對父子皆是全國人大代表,,均曾參加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不過老爸是在山東代表團,而兒子在陜西代表團,;“步長系”也是資本市場上非常詭秘的一支力量,,多次財務投資都選擇有國有背景的企業(yè)。 趙超于1988年在西北輕工業(yè)學院(后更名為陜西科技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后來又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念了MBA,,最后在西安交通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陜西是民辦教育大省,步長集團十幾年投資創(chuàng)辦了一所名為“陜西商貿職業(yè)學院”的民辦學校,,后來改名為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現在的院長正是趙超。 無論如何,,“趙超們”畢竟是一個非常小眾的群體,,一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企業(yè)家的子女們就算有意讀博士(按部就班那種),,但他們的年齡也不過剛好到就讀年齡或還不及,;二來,就算他們已經獲得博士學位,,但在他們的父輩完全退出家族企業(yè)之前,,他們并不能像趙超一樣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博士企業(yè)家”。 有人說這是一個假命題,,因為中國民營經濟的主要特征是一個“急”字,,無論是“急”還是“被急”,時刻都需思量安身立命之策和突出重圍之道,,除非“富二代”們自己主觀意愿極為強烈,,他們的父輩如何能苦等一個博士接班人的姍姍來遲呢?還是等將來再考慮鍍金吧,。企業(yè)家對博士學位之需求的代際傳承于是形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