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眼下,,浙江農村正掀起一股農房改建高潮。浙江省計劃從2009開始,,利用四年時間改造農房11萬戶,,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圖為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前林村村民在拆除舊房,。張賽佳
攝 |
今年以來,,在浙江農村掀起了一股拆舊房建新房的熱潮。從2009年開始,,這個省決定用四年時間改造農村危舊房115萬戶,。延續(xù)著新農村建設的勢頭,金融危機沖擊下的浙江大張旗鼓地推進農房改造寓意深刻,。
農民渴望破解建房難與亂
麗水市蓮都區(qū)碧湖鎮(zhèn)的里河村是個人均年收入只有4000元的小村莊,,村里380多戶人家近300戶至今仍住在老舊的土房內。不少農民急切盼望改善居住條件,,卻又苦于手頭沒錢,。另一方面,早年村子里蓋房時缺乏規(guī)劃,,造成了土地的極大浪費,,如今村民想蓋房也難以拿到土地指標。 里河村農民在建房問題上遭遇的困境,,是眼下浙江不少地區(qū)的農民都不得不面對的,。記者了解到,由于受經濟條件,、土地指標等因素制約,,在部分地區(qū),蓋房子這一農民心目中的頭等大事,,成了農民最難的事,。 浙江省有關部門進行的調查顯示,“建房難”與“建房亂”是該省農村住房建設領域的兩大突出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民居住水平的提升,。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統(tǒng)計,2008年浙江省農村居民人均建設用地達112.7平方米,,大大高于全省人均60-80平方米的農村居民用地標準,。農村居民點布局和村莊建設規(guī)劃不盡合理,不少地區(qū)農民建房存在土地資源浪費現(xiàn)象,,一些地區(qū)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不經濟,、不完善。 同時,,農村困難家庭危舊房改造的任務依然繁重,。浙江省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的全省農村危舊房現(xiàn)狀調查表明,,2008年底全省農村低保標準(2007)150%以下困難家庭中,住房質量安全狀況為“差”(即危房)的還有15.2萬戶,。 盡管近年來,,浙江省通過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下山脫貧”工程、農村群眾住房救助等工作,,累計解決了近40萬戶農民住房困難問題。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農民改造住房,,提升居住環(huán)境的意愿十分強烈,。 浙江省有關部門的調查表明,,2009-2012年全省有改造住房意愿的農戶達到115萬戶,。臨海市江南街道上江村已有16年未建新房了,,村民陳良說:“建新房是我多年的心愿,否則兒子的婚事都沒辦法安排,�,!�
不僅僅是簡單的拆拆建建
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布置,正在推進的農村住房改造建設,,不是過去一般意義上簡單的村落改造和農民住房的拆拆建建,而應具有"兩集兩提高"的戰(zhàn)略性,,即農村人口和社會公共服務要素集聚,,農村生產經營要集約,;農業(yè)生產力水平要提高,、農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要提高。 記者了解到,,浙江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已近萬元,農民對住房的需求已開始從生存型向改善型轉變,。因此,浙江省將農村住房改造工程不僅僅定義為一場消滅危舊房的運動,,而是農村居住環(huán)境的綜合性大變革,�,!� 麗水市是浙江省農村危舊房改造的先行地區(qū),,麗水市農辦副主任何敏說,,作為經濟較發(fā)達地區(qū),目前浙江農民不僅改善居所條件的愿望十分強烈,,改善居住環(huán)境的意識也在覺醒,�,!耙虼藢嵤┺r村危舊房改造,,不僅是為幫助困難群眾消滅危舊房,,還是整體推進農村居住環(huán)境的一次契機。對農村來說,,這不失為一場新的住房革命,�,!� 為避免大規(guī)模農房建設帶來“有新房無新村”的局面,,浙江省此輪農村住房改造過程中,,提前規(guī)劃被放到了重要位置,規(guī)定沒有規(guī)劃不得實施,。各地嚴格依據村鎮(zhèn)規(guī)劃,,控制農房占地面積,、建筑面積,建筑層次和建筑高度等,。同時,加大農村配套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推進城鎮(zhèn)基礎設施向公共服務和農村延伸,,統(tǒng)籌安排、配套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收集等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活,、生產條件,。 記者在臨海采訪時注意到,,當地在解決建房問題的同時,,村民自發(fā)地對環(huán)境進行整治,對基礎設施進行徹底改造,村內路寬,、水清,廁入戶,、房成行,,村容村貌發(fā)生巨大變化�,!� 在湖州市,,該市委書記孫文友介紹說:“過去許多不起眼的村莊,,現(xiàn)在都成了令人流連忘返的景點�,!痹谵r房改造過程中,,湖州把農房改設與歷史古跡修復,、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等結合起來,著力彰顯出了村莊傳統(tǒng)的水鄉(xiāng)農居風貌和文化特色,一個個美麗鄉(xiāng)村正在崛起。
拉動農村消費 為保增長助力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社會效益顯著外,,在金融危機導致出口下滑,,國民經濟增長急需消費拉動之際,浙江省在2009年全面啟動農村危舊房改造工程,,還有著重大的經濟意義,�,!白プ∞r村住房改造建設這項工作,,就是抓住了拉動農村內需的關鍵,�,!闭憬∥瘯涄w洪祝說,。 在最先開始探索這項工作的麗水市,市委書記陳榮高說:“當前和今后至少一兩年內,,特殊的經濟形勢決定了擴大城市投資和消費需求的局限性空間有限,。而在農村,,這幾年來農民改造住房的積極性非常高,,因此推動農村危舊房改造工程可以有效拉動經濟增長,,為實現(xiàn)保增長的目標助力,�,!� 根據測算,浙江農民每戶建房投入在10萬至20萬元不等,,加上配套基礎設施投入,戶均投入一般在25萬元左右,,未來四年內改造建設115萬戶農房將直接拉動投資和消費2500億元。 浙江省的領導認為,,加快推進農村住房改造建設,有利于擴大農村投資和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有利于改善廣大農民的居住條件、實現(xiàn)“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有利于引導農村人口和生產要素有序集聚、促進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有利于優(yōu)化配置農村土地資源,、為城鄉(xiāng)建設發(fā)展贏得空間。是一項保增長與惠民生,、保耕地與促發(fā)展,、推進新型城市化與建設新農村有機結合、一舉多得的大好事大實事,。
憑空“造”地 坐地“生”錢
浙江發(fā)動農民開展規(guī)模超過百萬戶的農村住房改造工程,,地從哪來?錢又從哪來,? 記者了解到,,在農村住房改造過程中,浙江省按照“宜改則改,、宜遷則遷,、宜并則并”的思路,因地制宜多形式開展,。具體到每家每戶拆不拆,、建不建、遷不遷的問題,,則充分尊重農民自身意愿,。
[觀點]農民建房政府該如何作為
眼下國內不少地區(qū)都在進行大規(guī)模的農房改造。蓋房子是許多農民一輩子的頭等大事,面對此類民生工程,,政府該如何作為大有講究,。 若違背農民自主自愿的原則,政府過多替農民“操心”,,強拆強建,,那么民生工程就會不得民心反惹民怨。若政府在農民建房過程中當“甩手掌柜”,,任由農民各家各戶隨意大興土木,,那么農房改造帶來的很可能是有新房無新村的爛攤子。由此看來,,農民建房過程中,,政府不能無所作為,也不能亂作為,。
相關鏈接
衢州市農村住房改造建設扶持政策
加強土地政策扶持,。各地要確保將當年可用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總量的10%以上用于農村住宅改造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建設用地復墾指標要優(yōu)先保證農民建房。省每年安排用于農戶下山脫貧和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等專項用地指標,,必須按要求用于相關項目,,不得挪作他用。對城鎮(zhèn)規(guī)劃區(qū)外的示范中心村,,通過改進建房方式節(jié)約出來的建設用地,,以及村莊內的服務網點,,在符合村莊規(guī)劃的前提下,,可作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公開出讓,但不得用于商品住宅開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