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以前,,郎咸平這個名字還不為廣大中國人所熟知,。可如今他出版的書卻是一本比一本暢銷,,并且其關注的視野也隨之日益廣闊:從早期幾乎純業(yè)務的《公司治理》到后來縱觀行業(yè)內外的《產業(yè)鏈陰謀》;從去年氣勢磅礴的《誰在謀殺中國經濟》再到今年“危言聳聽”的《新帝國主義在中國》,。
而到這部最新出版的《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這里,讀者們光憑書名已經很難猜測其究竟屬于何種題材了,。它看上去可以是涅克拉索夫的悲鳴詩《誰能在俄羅斯過上好日子》,,或者是咼中校的血淚文《深圳,你被誰拋棄?》,,更可以是摩羅,、周國平筆下的某則詠嘆調。而事實上它是包含著郎咸平“最廣闊野心”的最新文本,。在書中作者已經跳出傳統“財務分析專家”的藩籬,,試圖為全社會做上下之求索,化身“民族良心”了——“一個中國經濟學家的良心話”,,這正是本書的副標題,。 這部書一共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用若干章節(jié)討論了“為什么在中國生活這么難”、“為什么醫(yī)改,、教改和房改這么難”,、“為什么企業(yè)過得這么難”、“為什么中國的環(huán)境這么糟”以及“為什么中國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五大問題,。假如是經常收看廣東衛(wèi)視《財經郎眼》節(jié)目的讀者,,將不難發(fā)覺本書中的絕大部分章節(jié)均已在上述節(jié)目中談論過,甚至許多段落的內容完全就是電視里的文本拷貝,。然而這似乎一點兒也沒妨礙本書的熱銷,。其中原因在于,首先《財經郎眼》是一個非學術的經濟類脫口秀,,因而集結成書后也就不像其他一些高屋建瓴,,充滿雄糾糾氣昂昂公式、定理,、數據,、模型的經濟圖書那樣令人望而生畏。其次郎咸平以其一貫鮮明銳利的風格,,讓本書處處浸潤著一種質問官家,、為民請命的氣息——這種氣息在絕大多數外方內圓,慣用“基本上”,、“部分”,、“不排除”等詞匯的經濟學者身上是聞不到的。 本書所列話題無一例外均是當前民眾最為關心的熱點和焦點,。雖然有一些看起來更屬于政治,、人文、教育,、環(huán)保等范疇,,但郎咸平就是能給你找出其中的經濟線索來。套用一句《財經郎眼》的口頭禪,,就叫做“生活無處不經濟,,郎眼看來不尋常�,!倍渲写_實有不少題材,,在跳出原有歸屬改用經濟視角分析后能變得倍加清晰透徹。比如以地溝油為代表的食品安全問題,,難道真的是我們的檢測部門技術不過硬嗎,,難道真的是我們的監(jiān)督執(zhí)法部門人手不夠多嗎?非也!在本書看來,這是由于地溝油回收再生產利潤極高,,因此鑄就了從回收到凈化,從提煉到美化,,再從運輸到銷售的完整產業(yè)鏈,。書中嘆道,,這一產業(yè)鏈的運作是如此的高效,從提煉加工到分裝運輸再到公關行賄等環(huán)節(jié)無不凝結著國人高超的手腕與智慧,,豈是小小的執(zhí)法檢測部門可以輕易撼動的,。 僅僅瀏覽本書各章的目錄,就已足夠讓每一個中國人發(fā)出悲鳴:為什么活在當下會變得如此之難,?物質層面上購買力萎縮,,物價瘋長,還遍布有毒有害產品,。在精神層面上信仰缺失,,拜金流行,簡樸奮斗已成笑柄……本書是以將所有這些問題聚攏起來,,并為之開出一劑劑郎氏藥方,。這些藥方很多尚未被選用,有些則貌似于事無補,。比如房價上跳之瘋狂,,簡直已到了百“藥”不侵的程度。另一方面,,病患的機體也存在著對診療的反作用,,《財經郎眼》節(jié)目就一度被迫歇業(yè)搞內部裝修。然而盡管如此,,仍有大量讀者不顧購買力日漸低下解囊捧回這部書,。大概他們覺得,即便暫時不能痊愈,,那么把傷口割開,,讓膿血在太陽底下曝曝光,對患者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痛快吧,。(文字有刪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