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日),中金所通報了近期股指期貨市場交易情況,中金所稱,,股指期貨持倉規(guī)模從31.96萬手降到23.7萬手,,成交持倉比升至17倍左右,盡管持倉多空平衡,,不存在國外現貨市場上所謂的“裸賣空”,但反映出短線投機氣氛加劇,。
為抑制短線過度交易,中金所研究決定,,對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合約按照報單委托量差異化收取交易費用,,擬于8月1日前組織實施,。同時,,優(yōu)化相關合約及交易規(guī)則,,進一步加強市場異常交易監(jiān)管,,對各合約交易量,、持倉量前50名的客戶進行重點排查,防范和打擊蓄意做空行為,,嚴厲查處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希望廣大投資者在防范風險的同時,,理性參與期指交易。
對此,,東證期貨高級顧問方世圣表示,,根據相關規(guī)定,QFII,、RQFII只能進行套期保值交易,,中金所網上公布的套期保值管理辦法表明,在對套期保值額度審批時,,必須有現貨基礎,,期貨的空頭頭寸不能高于現貨資產價值,需要提交近期現貨等市場交易情況及相關資產證明,、套期保值套利交易方案等材料。
上海中期副總經理蔡洛益稱,,多頭方面,8類機構投資者均增加持倉;空頭方面,,僅保險公司,、QFII及RQFII增加持倉,,增倉規(guī)模合計6212手。從數據看,,6月15日股市持續(xù)下跌以來,,機構投資者沒有集中做空。
從靜態(tài)時點數據看,,在股市持續(xù)下跌前后,,股指期貨機構投資者空頭持倉規(guī)模持續(xù)大于多頭持倉,。6月15日,,機構投資者凈空倉16.34萬手;7月2日,機構投資者凈空倉為13.44萬手,。從數據看,,機構投資者大多以套期保值為主:其作為股票市場主要參與人,在股票現貨市場買入持有股票后,,面臨風險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同等數量的股指期貨。如果沒有股指期貨機制,,機構投資者失去套保工具,,那么在面臨股市下跌時,機構投資者將可能直接在股票現貨市場拋售,,以7月2日持倉規(guī)模計,,會轉化為股票市場約2500億元的賣盤。可見,,股指期貨起到了分流股票現貨市場賣壓的作用,。
國泰君安期貨金融衍生品研究所副所長陶金峰也表示,6月15日到7月2日,,股指期貨持倉規(guī)模大幅減少,,從31.96萬手下降到23.70萬手,降幅達到25.84%,。持倉規(guī)模的大幅下降體現出投資者市場預期的不確定性增強,。這段時間以來,股票市場持續(xù)震蕩,,監(jiān)管部門相繼出臺政策,,非套保持倉過夜風險較大。相當一部分投資者減少期指持倉,,市場觀望情緒明顯增加。從具體數據看,,股指期貨減倉主要集中于符合投資者適當性制度要求的自然人投資者,。14個交易日全市場股指期貨持倉規(guī)模共計減少8.26萬手,自然人投資者多頭累計減倉9.08萬手,,降幅33.25%,,空頭累計減倉6.12萬手,降幅56.3%,,多空減倉分別占到全市場減倉規(guī)模的110.02%及74.89%,。這是由于自然人投資者期指交易以套利及投機目的為主,不像機構投資者那樣存在長期套保需求,,因此,,市場環(huán)境及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更加直接地體現為自然人投資者持倉的快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