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假洋鬼子”倒掉了。金燦燦的達·芬奇家具動輒數十萬身價,如果不是媒體曝光,,消費者又怎會想到,,在“純進口”的厚厚粉飾下,竟是產自東莞的本土家具,。 據央視等媒體昨日報道,著名高端品牌達·芬奇家具檢測不合格。記者歷時半年,、遍訪京滬成渝深的達·芬奇門店、東莞制造廠和意大利后,終于摸清了無良商家把東莞代工生產的家具
“出口轉內銷”,,價格暴漲10倍的
“鍍金”把戲,。西洋鏡拆穿,相信達·芬奇家具將因欺詐面臨消費者的怒火和有關部門的追責,,然而在假洋品牌層出不窮的今天,,為何總是媒體在窮追不舍,我們的市場監(jiān)管者又在哪里呢,? 僅以達·芬奇家具為例,,在國內長達12年的經營中,曾多次出現消費者投訴,,質疑其質量與價格不相符,。去年9月該公司就曾被北京媒體曝光售出的價值200萬元家具有異味和裂痕,與這次事件如出一轍,,當時顧客就懷疑其并非進口產品而拒付貨款,。對于達·芬奇家具令人咋舌的標價,媒體也曾向有關部門提出疑問,,而北京市發(fā)改委的回答是
“只要達·芬奇商品的價格,,不超過市場平均價格、平均差價率,、平均利潤率的合理幅度,,物價管理部門就不能干預和處罰�,!� 其實達·芬奇家具的商品標價與產品實際價值明顯偏離:開價以十萬元計的家具居然是貼皮制造,,號稱意大利進口的罕有木雕花只是樹脂產品……檢查這些瑕疵并不需要什么高深手段,特別是消費者投訴后,,有關部門做一下調查也沒什么難度,。那么為何一個假洋品牌能做到年營業(yè)額幾個億的龐大規(guī)模,還享有較高的品牌
“美譽度”呢,?對于那些花了大價錢的消費者,,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達·芬奇家具玩的出口再進口把戲也并不高明,,把家具從深圳出口,,又從其他口岸報關進口,搖身一變就成了國際品牌,,如果達·芬奇家具可以這么干,,那么其他進口家具商以及其它所謂的進口產品,諸如進口奶粉,、進口食品等,,是否存在類似的出口轉內銷情況,?顯然這一事件提醒我們,對報關商品的原產地證明應該有更嚴格的把關,。這是否能引起質檢、工商,、海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歷數假洋品牌案例,在
“意大利達·芬奇”家具之前,,還有 “德國歐典”地板,、 “美國施恩”奶粉、 “日本丸美”化妝品……如果有人愿意列一張表,,就會發(fā)現市場上幾乎每一個行業(yè)都混進了各色
“假洋鬼子”,,他們有的只是起個洋名混淆視線;有的收購或注冊一個洋商標實際上賣的還是本土貨,;有的則性質更惡劣,,如達·芬奇家具就涉嫌偽造產地欺詐消費者。這些案例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由媒體曝光,,而非監(jiān)管部門主動出擊所獲,。在虛假的洋品牌光環(huán)后面是缺乏監(jiān)管的市場亂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