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銀行家》雜志最新公布的2011年全球前1000家銀行排名顯示,,中國有三家銀行躋身全球十大銀行之列,,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7月1日《新京報》),。 中國的銀行能在國際上“出入頭地”,,作為一個中國人,,應當高興才對。但令筆者感到不解的一個問題卻是,,在榜單公布的這些銀行中,,“最賺錢銀行”為何與“最大”成反比? 中國各大銀行在躋身十大銀行的同時,,也是全球盈利最豐厚的銀行,。比如,“按大小”排名第6的工行,,去年的盈利高達325億美元,,位列全球之首,排名第8的建行,,以264億美元的盈利列第二位,。而作為第二大銀行的摩根大通,卻被排名在第三位,,至于全球老大的美國銀行,,竟然在“最賺錢銀行”的行列中不見蹤跡,。 是那些大銀行經營無方嗎?當然不是,。比如排名第4的美國花旗銀行,,是公認的全世界最好的、最成功的銀行,,也是全球國際化程度最高,、綜合化程度最高的銀行。在這家銀行里,,日常業(yè)務對利潤的貢獻度只有10%,,利潤的大部分來自于信用卡業(yè)務和投資業(yè)務,其中投資業(yè)務最賺錢,。 再看看中國幾家銀行的相關數據,。2010年,工商銀行實現稅后利潤1660億元人民幣,,其中手續(xù)費及傭金凈收入達182.5億元,,同比增長34.7%;而中國建設銀行全年實現凈利潤1350.31億元,,其中手續(xù)費及傭金凈收入661.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61%,幾乎是利潤的一半,。由此可見,,這幾家銀行最賺錢的原因,說白了就是“擅長收費”,。 事實也是如此,。近幾年國有銀行紛紛走向市場,可他們“與國際接軌”的結果,,不是學別人如何從投資中賺錢,,總是盯著老百姓的腰包,什么跨行交易費,、小額賬戶管理費,、零鈔清點費等等。金融監(jiān)管部門盡管也在不斷規(guī)范,,但個別銀行的收費卻是“明減暗增”,,老百姓依然再掏冤枉錢。 作為金融服務機構,,銀行提供了相關服務之后收取一定的費用,,本也無可厚非。但一些銀行不是在提提升服務上下功夫,卻只在收費上“與國際接軌”,�,!白钯嶅X銀行”與“最大銀行”成反比,臉紅的究竟應該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