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有多位讀者向《理財周報》投訴渣打部分理財產品,。以下為其中兩個案例。
案件一:180萬3年78萬巨虧渣打瞞天過海
南京人李玫(化名)是渣打的忠實客戶,也是受害之集大成者,。
自2007年底至2008年3月,,她累計投入180萬元買入渣打銀行6款產品,在2010年贖回時總計虧損78萬元,。更因渣打種種的行為,,李玫遂于2010年11月,將渣打銀行告上法庭,。
“QDII200710”“被零虧損”
2007年12月11日,,李玫投入14.95萬元購買渣打銀行“美林聚焦亞洲結構性投資”(編號“QDII200710”)代客境外理財產品。
渣打銀行2008年5月份寄給李某的一份代客理財計劃月結單上顯示:“美林聚焦亞洲結構性投資(QDII200710)”清楚地寫明“結束日結余2萬美元”,,也就是當初購買時投入的本金,。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李收到的對賬單,,產品結余金額均顯示為本金,。對于這些賬單,李表示,,“看著賬單,,我一直覺得自己沒賺也沒賠�,!�
2008年8月,,李玫考慮贖回,此時收到的對賬單,,突然顯示產品出現(xiàn)大幅度虧損,。截至2010年11月26日贖回金額度是86335.32元,虧損達42.25%,。
“QDSN08002P”被拖延贖回時間
2008年2月5日,,李玫投入534350元購買渣打銀行“美林歐元新興亞洲”(編號“QDSN08002P”)。
“2008年9月26日,,我提出贖回,,被告知要一個月后才能結算拿回錢。銀行還說,,結算日需要延后,、正在算,后來又說還沒有算出具體數(shù)字,,還以美林缺錢等種種理由予以拖延,,到最終結算出來后已經過了近兩個月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內,,我又損失了近20%,�,!�
記者注意到,李是在2008年9月26日提交贖回單,,直到2010年11月13日才到賬的,。而根據(jù)這款產品的合同條約約定,“提前贖回執(zhí)行后5個工作日再后3個工作日”到賬,。
截至2008年11月13日,,贖回金額239987.2元,,虧損55.08%,。
“QDSN08023EC”竟無銀監(jiān)會備案
2008年3月1日,李玫投入530768元買入渣打銀行“美林1年期澳元環(huán)球農業(yè)股票掛鉤可轉換結構性票據(jù)”(編號“QDSN08023EC”),。2010年11月24日,,贖回金額是304087.43元,虧損42.7%,。李稱,,美林一年期澳元環(huán)球農業(yè)股票掛鉤可轉換結構性票據(jù)(編號:QDSN08023E產品),是一款股票掛鉤型產品,。23EA在到期后,,轉換成所謂的23EC產品。
“在QDSN08023E產品快到期時,,我收到渣打銀行通知說,,產品出現(xiàn)虧損。但是,,我可以選擇將其轉換產品變成QDSN08023EC,。沒想到,在2010年11月24日贖回時,,虧損了42.7%,。”李說,。
“一開始我們也不清楚這款產品沒有向銀監(jiān)會備案,,法庭講究的是證據(jù),渣打無法提供EC產品的報備書,,我們才知道這里面還有問題,。”康達律師事務所南京分所張弛,,即李的代理律師告訴記者,。
“渣打銀行的委托律師,國浩律師事務所(深圳)的薛義忠,、陶云峰并沒能提供出報備記錄,。渣打提供的只有一個23E產品的延期方案,,而且這款產品無論從幣種上還是構成上,均與此前產品不同,,作為公開銷售的一款產品,,23EC名稱已經正式成為產品,但是并沒有向銀監(jiān)會備案,�,!�
據(jù)理財周報記者檢測,23EC幣種已經由美元轉為澳元,,而原本掛鉤三個股票產品,,現(xiàn)在已不是組合性投資產品,已轉換成單獨的ADM股票,。
同時,,李同時購入另外三款產品,“瑞銀投資大師”,、“貝萊德世界能源基金”以及“寶成環(huán)球民生基礎基金”,,亦虧損近18萬元。
案例二:一串關于60萬貸款的連環(huán)局
浙江金華一家家居生活用品工廠的朱琪(化名),,2008年底急需60萬資金周轉困境,。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渣打銀行上海分行的業(yè)務員季某,。
2008年11月,,朱琪和季某取得聯(lián)系,稱要以他在上海的一套房產作抵押,,貸款60萬元,,期限是一個月�,!翱戳朔孔拥馁Y料后,,季稱還可以增加貸款額度,且一口答應兩三個星期就能辦下來,�,!�
2年到6年,公貸變私放
幾經周折,,直到2009年1月5日,,朱琪才盼來一份奇怪的貸款協(xié)議,“貸款金額漲至76萬,,但是貸款期限已經延長至6年,。”朱先生回憶說,,“簽約前談好的延長至兩年也能接受,,現(xiàn)在卻變成了6年,。這意味著借款的年利率也相應上漲至5.94%,3年內提前還款還需支付一筆違約金,�,!�
燃眉之急加之季某的要求,朱琪無計可施,。朱琪向記者表示,,這只是開始。
當天協(xié)議剛簽完,,季就對朱琪說,,春節(jié)前銀行的貸款暫時都放不出來,不如她自己從朋友那里想辦法,,先借一筆錢給朱,。待銀行發(fā)放貸款后,,朱再行歸還,。
朱稱,軟磨硬泡之后,,他同意了,。
2009年1月12日,季約朱到上海公證處辦理最后的抵押手續(xù),。季還把朱的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房產證,、上海銀行存折原件悉數(shù)抵押至指定人黃某,朱方拿到了60萬元的借款,。
《抵押貸款協(xié)議》顯示,,“乙方向甲方借款陸拾萬元整,該筆借款系無息借款,�,!�
但事后,朱計算,,這筆60萬元的貸款,,他共計繳納了4810元律師費,800元的房屋估價費,,1800元的公證費,。且上述費用都只有收條,收條上沒有任何單位蓋章,,更沒有正規(guī)發(fā)票,。
且實際上需支付約定的3.5萬元利息,。60萬元,月息達3.5萬元,,月利率為5.83%,,按照央行當時的基準利率為0.405%,該筆私放貸款的利率是基準利率的14.4倍,。業(yè)內俗稱“砍頭息”,。
私刻公章取出客戶資金
2009年2月18日,朱收到渣打發(fā)放75萬元貸款的通知,。
然而,,當天他拿到的除了正常的交接清單及材料外,季還給了朱一張電匯憑證(圖6),,顯示2009年2月17日,,朱在渣打銀行賬戶中75萬元的貸款,其中60萬元已經匯至“黃某”在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的賬戶,。
朱稱,,當時仔細一看,電匯憑證上“匯出行簽章”一欄所蓋的朱及其公司的圖章,,兩個章都不是朱平時所用的圖章,。
朱告訴記者,事情遠沒結束,。在2009年2月2日,,季幫朱在渣打開立了一個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并且為朱辦理了一張借記卡,。渣打銀行規(guī)定,,對這類小額賬戶每個月需支付100余元的賬戶管理費。
“考慮到賬戶的安全,,隨后我將在這家銀行的企業(yè)賬戶里剩余的15.2萬余元,,立即轉至其他銀行。季所刻的兩枚成本低廉的橡皮圖章,,最終也被我沒收,。”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