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身處綿陽的長虹集團在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生產經營受到重大影響,,財產遭受巨大損失。在巨大的災難面前,,長虹選擇了坦然面對和堅強承受,讓人們看到了國有大型企業(yè)應對巨災考驗的勇氣,、力量與責任,。 地震發(fā)生后,長虹的公司領導們迅速意識到,,面臨這場特大自然災害,,必須要發(fā)揮長虹作為一個大型企業(yè)組織的作用。技術中心門口的小廣場迅速支起了幾頂紅色的帳篷,,這正是震后第一時間迅速成立的長虹抗震救災臨時指揮部,。 指揮部由董事長趙勇任總指揮、總經理劉體斌任副總指揮,,兩部內部電話調轉為指揮部電話,,迅速布置企業(yè)抗震救災工作。 劉海中說:“以后的日子,,這幾頂帳篷成為了長虹本次抗震救災各項決策的核心,,指揮部徹夜不息的燈光成為了震后廣大長虹員工和大量受災群眾的定心丸�,!� �,。保踩眨保稌r,裝備動力部門調度就位,、車輛就位,、發(fā)電機就位,,電力搶險隊、動力管道搶險隊,、設備搶險隊就位,,領導干部現場指揮,忙碌的救災工作就此展開,。到5月12日晚間,,迅速進入應急體系的長虹已經進入有序的自救階段。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劉體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對災區(qū)企業(yè)來說,盡快恢復生產,,穩(wěn)定運轉,,就是對抗震救災最大的貢獻。地震發(fā)生后,,長虹采取一系列舉措迅速恢復生產,,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是恢復“大腦系統”,即組建的恢復生產指揮部,,實現“一切行動聽指揮”,;二是恢復信息系統,長虹ERP,、OA、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客戶關系管理系統、電子郵件,、網站及海外ERP等主要信息系統迅速恢復正常運行,,為恢復生產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翟拢常叭�,,長虹全面恢復生產,達到震前水平,,相應的管理系統,、研發(fā)系統、財務系統,、信息系統,、生產系統、營銷系統運行平穩(wěn),,總部基地高效運轉,。 “如果災難注定要來,,只能選擇勇敢面對�,!眲Ⅲw斌說,,“突發(fā)的地震災難,是對企業(yè)決策,、管理,、應變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全體員工凝聚力和意志力的考驗,�,!� 截至6月8日,長虹已累計組織兩萬多人次志愿者參加公共服務活動,。與此同時,,長虹還派遣車輛1000多臺次,全力投入到各項救災工作,,累計轉運賑災物資1900余噸,,裝卸各類物資2500余噸,從災區(qū)運送受災群眾13400余人,。累計為受災群眾送餐12萬余份,,發(fā)放物資29車約258噸,組織捐款捐物819萬元,。 此外,,長虹公司主動安置北川中學獲救的受災學生,決定將外界向長虹捐贈的現金,,全部轉贈出去,,用于北川中學的重建,預計這部分資金超過700萬元人民幣,。然而,,作為同樣身處災區(qū)的企業(yè),長虹默默承受著自身近1.5億元的直接損失和艱難的恢復重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