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到底會對中國經濟發(fā)生怎樣的影響?在具體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之前,,誰也無法得出準確的結論。但有關方面應未雨綢繆,,以經濟應急的心態(tài),做好應急、重建工作。
地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為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
從宏觀方面來看,對我國控制物價不利,。此次大災將推高糧食與生豬供應緊張和價格的預期,。雖然農業(yè)部官員對此表示樂觀,,指出汶川及其周圍地區(qū)并不是主要生豬產地,,目前也不是主要農業(yè)作物的種植季節(jié),但我們不能對市場的負面預期掉以輕心,。
四川是生豬飼養(yǎng)最大的省,,四川和重慶的可耕地面積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8.2%,2006年谷物產出占全國總產出9.2%,,大米產出占全國9.4%,。鑒于目前全球糧食緊缺,,地震可能加劇大米供應的緊張,對飼料,、豆粕等期貨價格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此外,災后重建將推動固定資產投資加速增長,,進而給建筑材料價格形成進一步的上漲壓力,。
從微觀層面而言,地震對各行業(yè)的影響各不相同,。首先,,對資本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震后政策與市場保持平穩(wěn)是重中之重,。
第二,,災后重建有利于部分上市公司的業(yè)績回暖,從事基礎建設的上市公司面臨一定投資機會,,有關方面有必要在交通運輸網絡,、電網、通訊,、計算機網絡等方面建立服務持續(xù)計劃和災難恢復計劃,,這需要進一步提高基建產品的質量,加大資金投入,。
另外,,高盛發(fā)表報告,將平保及國壽的目標價調高19.8%及11.4%,,這說明震災對保險公司的不利影響,,可能被投資空間的擴大與前期市場下跌釋放風險所沖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