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兩市駐京聯(lián)絡處花了66萬多元,,買了777瓶假茅臺,,成為輿論焦點。雖然相關涉案人員已被刑拘,,但此事余波難平,。
駐京聯(lián)絡處應該算作政府派出機構,,那么,這66萬多元應該由地方政府埋單,,換言之,,應該是政府“公務支出”中的一項。現(xiàn)在,,66萬多元買了假酒,,這酒大概是不能喝了,但這錢能否全部追回,?如果不能如數(shù)追回,,這筆賬誰來認呢?地方政府最后以什么名義核銷呢,?
無獨有偶,,最近有記者在江蘇常州某鎮(zhèn)采訪,偶爾瞥見一份招待用煙流水賬,。從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期間,,這個鎮(zhèn)招待用煙共用去了5277包,約為530條,,均為“中華”香煙,。鎮(zhèn)辦公室的一位主任還振振有詞:“有什么標準來衡量我們招待用煙超標呢?”
一個鎮(zhèn)4個月530條“中華”用于“招待”,,著實令人咋舌,。招待用煙,顧名思義,,也是政府掏錢,,和上述“茅臺”一樣,當然也應納入“公務支出”,,只是不知道這些“中華”有沒有假的,。
政府部門正常運轉,就會產(chǎn)生成本和費用,。問題是,,對“招待煙”,、“招待酒”這樣的公務支出,有沒有制度性的監(jiān)督,?這些煙酒都“招待”誰了,?為什么事情“招待”他們?“招待”之后產(chǎn)生的效益是什么,?這些問題,,對于普通群眾而言,幾乎是個謎,。另外,,正像常州那位鎮(zhèn)辦公室主任反問的那樣,招待用的煙酒有沒有個標準,?花多少錢就算超標呢,?這恐怕只能靠政府部門自己把握。
長期以來,,我國行政成本居高難下,行政管理費占財政總支出的20%左右,。這些行政成本中,,當然遠不止這些“招待煙”、“招待酒”,,還包括比如“三公”(公車私用,、公款吃喝、公費旅游),,比如豪華辦公大樓等,。
公務支出缺乏公開透明,缺乏有效監(jiān)督,,缺乏成本核算,,缺乏效益評估,這是“假茅臺丑聞”背后的真問題,。因此,,對于慷公家之慨,對于借公務支出之名,,行中飽私囊之實,,光靠“不準”、“嚴禁”之類的強調還不夠,,更需要從制度上加以完善,。比如,限定行政成本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公務支出的審計和監(jiān)督。監(jiān)督不僅來自有關職能部門,,也應當讓社會參與,,這就需要提高公務支出的透明度。
嚴控公務開支,,不僅是個節(jié)約的問題,,更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對于這個問題,,中央一直高度重視,,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就在前不久,,兩辦還下發(fā)了《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若干問題的通知》,,國家發(fā)改委也公布了《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在3月24日國務院召開的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強調,,今年是我國進入新世紀以來經(jīng)濟發(fā)展最為困難的一年,政府要帶頭勤儉節(jié)約,,確保資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睂τ谡块T來說,,更需要嚴控支出,因為政府花的是納稅人的錢,、老百姓的錢,,因為浪費和貪污都是極大的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