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看到微軟的維權方式“值得商榷”,更要看到部分國民對知識產(chǎn)權的忽視及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輕薄,。
10月20日開始的“微軟黑屏”事件引發(fā)的各界熱議仍在升溫,。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前日對媒體稱,國家版權局對著作權人正當維護權利的行為予以支持,,但是“維權也要注意方式”,,微軟是否應采用這種方式值得商榷。閻同時批評了微軟的價格政策,,“它沒有考慮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對價格的承受能力不同于發(fā)達國家,,所以微軟應該考慮對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價格�,!�(10月27日《新京報》)
相比起一些網(wǎng)民的激憤和喧囂,,國家版權局無疑是謹慎的———作為以版權保護為主要職能的行政機構,國家版權局不可能對包括盜版在內的任何侵犯知識產(chǎn)權的行為表示任何的支持,,將盜版行為的存在歸咎于微軟的價格政策也有理有據(jù),。然而從盜版的角度看盜版,所謂“價格政策”卻并非問題的實質,。一個被普遍忽略的細節(jié)是,,微軟在啟動所謂“正版軟件增值計劃”之前,已將其“office
2007家庭和學生版”降到了199元,,而僅僅在今年7月,,這個版本的價格還是1451元。如果說“199元”的價格還是沒能適應“中國對軟件價格的承受能力”的話,,那么,,合理的價格區(qū)間究竟何在?
于公共媒體上,,從對微軟的價格政策出發(fā)來批評“微軟黑屏”的例證舉目皆是,。評論家們一面用著盜版的微軟寫作,,一面狠狠地罵著他所侵害的對象———可以肯定的是,微軟在中國其實找不到一個合理而有效的價格區(qū)間,。即便將windows和office定價在100元甚至更少,,盜版問題也不可能解決。在5元一張的盜版面前,,想以價格來挽回正版市場注定只是一廂情愿,。
還好閻副局長的回應較為謹慎,只是提醒微軟在維權時要注意使用“恰當?shù)姆绞椒椒ā�,。在今天,,依法維權大概是不能被指責為“不恰當?shù)摹薄D敲�,,微軟“恰當�(shù)姆绞椒椒ā�,,是要微軟采用法律救濟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嗎?果真如此,,對盜版者而言,,那就不是“黑屏”問題了,而是一系列數(shù)額巨大的侵權損害賠償,。就在今年4月,,微軟等三家美國公司聯(lián)合狀告青島某公司,指后者安裝并使用了其公司的盜版軟件,。4月16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該公司賠償微軟等三家國外公司近200萬元人民幣。當“微軟黑屏”陷入中國網(wǎng)民的集體指責時,,難道我們在逼迫微軟把盜版者一一告上法庭,?
微軟當然不會這么做,微軟在操作系統(tǒng)和辦公軟件上的壟斷性地位,,很大程度上正是歸功于廉價的盜版,。當我們在便宜地消費微軟的時候,我們卻成了微軟行壟斷之實的幫手,。既要看到微軟的維權方式“值得商榷”,,更要看到部分國民對知識產(chǎn)權的忽視及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輕薄。尤其在國家正處于從“中國制造”轉型為“中國創(chuàng)造”的關鍵時刻,,連對知識產(chǎn)權的起碼尊重都沒有,,還談何“創(chuàng)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