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2008年4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8.5%,。其中,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47.9%(豬肉價格上漲68.3%),,而糧食價格上漲7.4%,。相對來說,由于肉價屬于大漲,,肉價對CPI的漲幅“貢獻”巨大,;而糧價則屬于小漲,糧價對CPI的漲幅“貢獻”要略為小一些,。然而,,就國計民生之大局而言,對肉價的大幅度上漲固然要充分關注,,而糧價則更加重要,,切不可因為糧價漲幅相對小一些而掉以輕心。 與肉價不同的是,,相對于8.5%的CPI,,糧食價格上漲7.4%或多或少能夠暫時拖一下CPI的上漲節(jié)奏。從去年到現(xiàn)在,,肉價上漲已經(jīng)讓許許多多城鄉(xiāng)居民感到壓力,,特別是一些低收入的群體更是苦不堪言�,?墒�,,如果糧價一旦失控,,影響會遠遠大于肉價。且不說與肉價47.9%的漲幅看齊,,即使糧價上漲幅度僅僅達到肉價的一半,,老百姓都會受不了。 首先,,現(xiàn)階段,,中國大多數(shù)居民的消費水平也不過是溫飽無憂,吃飽沒問題,,而吃好卻不容易,。顯然,糧食消費的彈性要小于肉價,。對低收入群體來說,,肉價漲了,咬咬牙,,流流口水,大不了不吃,,而對高收入者來說,,肉價漲了,想吃也還能吃得起,,再說許多高收入者的當務之急是解決營養(yǎng)過剩帶來的高血脂等富貴病,。可是,,糧食卻不可一日不吃,。糧價一旦大幅度上漲,老百姓還是要吃,,特別是對低收入的老百姓來說,,由于不排除“馬鈴薯悖論”顯靈,有可能吃的更多,,老百姓的福利損失也會更加大一些,。 其次,由于投機,、壟斷以及發(fā)展生物能源等問題,,近年來國際市場糧食價格大漲,泰國含碎率為10%的大米一年前也不過是每噸380美元,,而現(xiàn)在要每噸920美元,,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價格這些日子也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現(xiàn)在,,全世界的糧食都緊張,,據(jù)說,,糧食短缺有可能會影響33個國家的政局穩(wěn)定。所幸的是,,中國已經(jīng)連續(xù)4年實現(xiàn)糧食豐收,,風景這邊獨好�,?墒�,,居安也要思危。在糧食貿(mào)易上,,中國不可能長期游離于國際市場之外,,國際市場的價格信號必然會傳導至中國,否則,,就不免會扭曲國內的價格體系,,加大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的隱患。況且,,隨著資本市場的日益開放,,國外糧價“借道”資本流動環(huán)節(jié)來向中國傳導也未嘗就做不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4月份糧價只上漲7.4%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制度與政策“勒韁繩”的結果,,并不說明糧價沒有充足的上漲動力。 其三,,從產(chǎn)業(yè)鏈條角度來看,,肉類在產(chǎn)業(yè)鏈條上處于相對末端的位置,屠宰出的肉大部分被人民直接食用,,用于加工罐頭等肉制品的比例并不是很大,。隨著肉價大幅度上漲,居民受到的影響基本上也就是在菜市場和超市的肉類柜臺上可以看到,�,?墒牵Z食在產(chǎn)業(yè)鏈條上處于相對的位置要比肉類靠前一些,。除了口糧,,大約一半的糧食用于食品加工、飼料,、化工,、釀酒等環(huán)節(jié)。糧價一旦大幅度上漲,,影響面積肯定要大于肉價上漲,。屆時,糧價至少不會像肉價一樣,,在構成CPI的各類商品中鶴立雞群,,肯定會帶動許多商品價格的上漲,,起到一呼百應的效果。 不難看出,,盡管國內糧價暫時未對CPI上漲帶來大的“貢獻”,,但對糧價的憂慮卻要強于對肉價的憂慮。由此,,我切切實實體會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句話的分量之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