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5-11 趙勇 來源:現(xiàn)代快報 |
|
|
中國的大學生很難做,,無論是政府,、社會,還是他們的爹媽,,總是對他們寄予太高的期望,期望過高,,針對他們的改革措施也就越頻繁,。昨天我們剛聽說碩士生教育要從兩年變回三年,今天又有消息說,,大學語文教育又要重回高校課堂,。據《北京晨報》5月10日報道,教育部要求高校開設中國語文課,,北大,、清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開大學等多家高校已相繼把語文課列為各專業(yè)必修必選課,。 這次,人們難能可貴地表揚了一下教育部(網絡調查顯示,,支持教育部者呈壓倒性優(yōu)勢),,然后對現(xiàn)在的大學生漢語言水平之低表現(xiàn)出了痛心疾首的姿態(tài)�,!艾F(xiàn)在的大學生�,。 币呀洘o可爭議地成為了一句流行語,,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大學生寫不好字,甚至大學生喜歡談戀愛,,都無一例外地會遭遇這句感嘆語,。 大學生不懂漢語拼音、畢業(yè)論文錯別字連篇等問題,,從表面上來看是完全可以成為人們鄙視大學生漢語水平低之理由,;復旦大學某次漢語言大賽的冠軍被外國留學生奪走,,也足以讓國人顏面掃地,。但在我看來,這并不是大學生們的錯,,恰恰就是教育部的錯———漢語拼音,、錯別字等這些基本的語文問題,難道是高等教育所要解決的嗎,?語文教育應當從大學生抓起嗎,? 咱們中國還有一句流行語,叫做“XXX,應從娃娃抓起”,,從以往發(fā)生過的奇聞軼事來看,,抓腐敗、學英語,、搞時裝表演,、選美等等這些課題,都喜歡從娃娃抓起,,但唯獨沒多少人對抓漢語教育感興趣,。相信我的這個看法,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時齡教授肯定贊成,。據《新聞晚報》5月10日報道,,鄭時齡教授經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現(xiàn)象:現(xiàn)在小學語文課的課時是外語的一倍多,,初中語文的課時和外語一樣多,,高中外語課時要超過語文,到大學后,,學生基本只學外語不學國語,。 基礎教育不重視語文教育,才會導致大學生的語文水平不高,。追問其原由,,我認為應當是中國當前教育的“工具化”傾向導致的———教育被設計成了就業(yè)的工具,哪門課程“吃香”就重視哪門課程,。盡管我不太贊成將漢語教育同英語教育混為一談,,但我仍然認為,中國人對英語教育的癡迷程度,,掩飾不了功利化的追求,。假如漢語水平在就業(yè)、考研,、評級等事項上能起到相當于英語哪怕是僅次于英語的作用,,相信當前中國語文的基礎教育都不至于淪落如斯。 現(xiàn)在各高校洋洋自得地把漢語和英語放在同等位置,,大概是因為最近兩年不斷有人批判中國學校對英語教育熱過了頭,,但最應當重視此事的實在不該是高校。高校贏得了掌聲,,但那些基礎語文知識沒學好的大學生可遭了殃,,本來負擔就不輕的這些年輕人,又不得不代替錯誤的基礎教育方式承擔責任,。 毫無疑問,,語文教育從高校抓起是抓反了方向,,我建議教育部首先到幼兒園去調查一下,孩子們究竟有多少時間是用來學漢語的,,然后調整一下語文教育的方向,,并嘗試在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中,把語文變成“必須過關”的科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