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出臺統(tǒng)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揭示出中國人口戰(zhàn)略所面臨的挑戰(zhàn)。自從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全國共計少生了4億人,。這對今日的經(jīng)濟起飛,無疑貢獻卓著,。
展望未來,,中國社會正在迅速進入老齡化,但人口增長有其慣性,,總人口還是以每年800萬-1000萬的速度上升,。控制人口增長,,仍然是當今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現(xiàn)在的中國,與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初期的中國已經(jīng)非常不同,。雖然控制人口的目標沒有變也不應該變,,但具體的人口政策則無法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當時的中國,,并沒有面臨老齡化的挑戰(zhàn),現(xiàn)在則開始進入老齡社會,;第二,,當時的中國是計劃經(jīng)濟,,如今已經(jīng)變成了市場經(jīng)濟。這兩大變化,,都對人口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第一個變化,要求我們的人口政策更復雜,,有一箭雙雕之效,。第二個變化,則實際上削弱了現(xiàn)行政策的有效性,。當年在計劃經(jīng)濟的體制下,,憑借嚴格的戶籍制度,還無法杜絕“超生游擊隊”,。如今戶籍制度日漸松動,,流動人口遍布全國,如果單靠行政命令的手段,,也很難實現(xiàn)目標,。應該說,現(xiàn)行的人口政策,,必須直面這兩個挑戰(zhàn),。
因此,我提出一個新人口政策的構想,,把控制人口和解決老齡化問題結合起來一塊解決,;同時發(fā)揮市場經(jīng)濟的作用,使年輕一代自愿少生孩子,。具體的辦法,,就是用計劃生育的資金,建立一筆農村婦女獎學金,,鼓勵育齡的農村婦女接受更高級的教育,。
這一政策的理由是,農村一直是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難點,。農村人口超生比例高,,主要一個原因是缺乏經(jīng)濟機會,文化程度特別是婦女的文化程度太低,。從世界各國的經(jīng)驗看,,出生率和婦女的文化程度呈反比,而婦女的文化程度和下一代的人口素質成正比,。
在現(xiàn)代工業(yè)化國家,,一個婦女高中畢業(yè),馬上要上大學,,很少會結婚,。大學畢業(yè)后,,又有良好的工作機會,或者要進一步深造,,現(xiàn)實的誘惑實在太多了,,誰喜歡呆在家里生孩子。
結果,,婚期越拖越后,,高齡母親越來越多,不生孩子甚至獨身的婦女也越來越多,,生育率一落千丈,。
從如今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年輕白領階層中就已經(jīng)能夠看出苗頭:單身,,晚婚,不要孩子的婦女越來越多,。你就是放開讓她們生,,她們也不會生。現(xiàn)在的問題是,,我們能不能給農村的育齡婦女提供城市婦女那樣的教育和經(jīng)濟機會,?
如果我們給大量剛剛高中畢業(yè)的農村女孩子一筆教育貸款,讓她們結合自己的實際進城進修,,并簽署協(xié)議:只要她們不超生,,這筆貸款就不必償還,;那么,,這些女孩子有多少日后會成為“超生游擊隊”呢?這比把她們限制在農村,,讓計生委的人一天到晚跟蹤查問,,是否要更有效呢?
更重要的是,,“超生游擊隊”的母親生出來的孩子,,由于教育方面經(jīng)濟投入的限制,長大后恐怕多難獲得收入較高的崗位,。而民工一個月就掙幾百塊,,掙扎在生存線上,怎么可能再拿出錢來養(yǎng)活日益增長的老年人口,?拿農村婦女獎學金進城進修的女孩子們,,日后多成為城市中堅,少生孩子不說,,生了也會好好教育,。
她們的子弟日后更可能成為高素質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每月拿出一些錢養(yǎng)活老人,也輕松得多,。
中國未富先老,,是個不容置疑的事實。世界上有許多發(fā)達國家人均收入比我們高幾十倍,,沒有一個敢保證老齡問題很容易解決,。
(作者為旅美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