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6月份的短暫回落,7月份的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再度回升,。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意味著當月資本流入的回升。
央行19日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我國金融機構的外匯占款增加約2205億元,較6月份的1427億元多增778億元,,出現明顯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今年以來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的單月第二高水平,。此前,,5月份的新增外匯占款為2425.65億元,創(chuàng)下年內新高,。 對于2205億的新增外匯占款,,國泰君安固定收益總部高級研究員林朝暉認為,沒有太大的驚喜,,但在6月下滑后重拾升勢,,說明資本流入正在緩慢回升,。 據了解,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下的“外匯占款”是統(tǒng)一考慮銀行柜臺市場與銀行間外匯市場兩個市場的整個銀行體系(包括央行和商業(yè)銀行)收購外匯所形成的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資金投放,。外匯占款增量可作為考查外匯資金流動的重要指標,。 建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告訴記者,與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的外匯占款相比,,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的外匯數據更能反映外匯資金的流動狀況,,單純用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來判斷資金流入回升不夠準確。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央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機構的外匯資金流動變化不大,,判斷7月份的外匯資金凈增加是沒有問題的。 對于新增外匯占款增加的原因,,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這與近期中國經濟出現復蘇跡象有密切關系。不過有必要指出的是,,雖然新增外匯占款環(huán)比有所增加,,并且達到年內次高水平,但是與金融危機爆發(fā)前單月動輒三四千億的增長相比仍相差甚遠,。 談及接下來幾個月外匯占款可能的變化,,林朝暉指出,預計在人民幣總體保持微幅升值預期之下,,外匯流入暫不會明顯加劇擴展,。 中投證券研究所近期發(fā)布的報告以為,由于國際金融體系再度擴張仍需時日,;資本項目下的管制將抑制權益投資資金大規(guī)模流入國內,;人民幣的吸引力指標目前并未大幅走高,未來半年大幅走高的概率也不大,;經常項目增長已見頹勢,,貿易條件下滑推波助瀾,過去三四年間外匯占款重新大幅攀升的年景在未來6個月再度恢復的可能性并不大,,預計2009年下半年月度外匯占款規(guī)模大約在2000億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