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中市一輛垃圾車正在卸載廚余回收桶,。 | 從2001年開始,臺灣相關部門由點到面,,逐步推動廚余回收再利用,,縣市政府和各地民眾都積極配合,到2006年3月底,,這項措施在全臺319個鄉(xiāng),、鎮(zhèn)、市全面推行,。來自臺灣“環(huán)保署督察總隊”消息說,,廚余回收再利用政策推行這些年來,廚余回收量由當年的平均每日80噸,,提高到去年的平均每日2000噸,,相當于兩座垃圾焚化廠日處理量。這些足以說明廚余回收再利用成效卓著,。 臺灣“環(huán)保署”官員說,,由于民生富裕與飲食習慣的關系,民眾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中,,往往含有極高比例的“廚余”,,包括剩飯菜、菜葉,、果皮,、食物殘渣等物質,約占一般家庭垃圾量的二至三成,。以往農村社會,,收集泔水喂豬是極為普遍的行為,但在發(fā)達的都市,,泔水的收集容易形成臟亂,,破壞市容,遭到民眾抗議,。所以2001年以前,,臺灣大部分地區(qū)的廚余都是與一般垃圾混雜在一起,送去焚化爐或掩埋場,。但實際上廚余由于水分高且鹽分也高,,不適合做焚化處理,。而送到掩埋場,也可能造成臭味及滲出水污染問題,,也不合適,。于是,相關部門轉而推動包括廚余在內的資源回收再利用,。從2001年開始,,“環(huán)保署”開始逐步推動這項環(huán)保新政,出錢出力出人,,幫助全臺各鄉(xiāng),、鎮(zhèn),、市逐步建立廚余清運回收再利用系統(tǒng),,以促使各鄉(xiāng)、鎮(zhèn),、市全面推動廚余回收,。 回收再利用,廚余變黃金,。據(jù)了解,,目前臺灣廚余回收后的再利用方式,主要為高溫蒸煮作為養(yǎng)豬飼料,,約占77%,,由于大宗谷物價格上漲,促使價廉物美的養(yǎng)豬廚余成為搶手貨,。其他廚余再利用方式為堆肥占22%,,剩下的1%才是制成干飼料養(yǎng)雞、小區(qū)再利用等,。 早在1999年6月,,臺塑集團創(chuàng)辦人王永慶先生就指示成立了“臺朔環(huán)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8月率先在云林縣麥寮建立一個實驗性的廚余堆肥工廠,。2001年1月正式進行廚余回收工作,2002年3月推出“臺朔環(huán)�,?萍肌庇袡C肥系列產品,。為了方便民眾響應廚余回收,臺塑集團還不惜花費5.6億元新臺幣,,在全臺灣送出700萬個專用回收桶,。目前,“臺朔”廚余堆肥不僅技術純熟,,而且成本很低,,品質與價格在市場都具競爭優(yōu)勢,,為企業(yè)帶來了可觀的利潤�,?春们熬�,,“臺朔環(huán)保科技”計劃在全臺灣設置8座廚余處理廠,。 臺灣的廚余回收成績斐然,,但是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碍h(huán)保署”官員說,,目前全臺各縣市公告回收的廚余類別,主要是針對養(yǎng)豬廚余,,對只適合堆肥卻不適合喂豬的堅果殼,、蛤蜊殼、榴蓮殼等廚余,,以及修剪的花草樹木,,除部分縣市有回收外,大部分尚未回收再利用,。據(jù)“環(huán)保署”估計,,這部分的家庭廚余,估計每日約有2000噸,。如果能回收再利用,,每年可制成18萬噸、價值22.5億元新臺幣的有機堆肥,�,!碍h(huán)保署”已經將此作為今年的工作重點,戮力推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