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熱的說虧,買熱的喊貴——供熱成本仍是一筆糊涂賬
今年冬季,,不少北方城市熱費價格上漲,。在各地相繼舉行的聽證會上,供熱企業(yè)詳盡闡述了煤價上漲造成企業(yè)虧損運行,、調價勢在必行的理由,。可消費者對漲幅有著不同的理解,,認為漲幅過高,,熱價難以接受�,!百u熱的說虧,,買熱的喊貴”已成為供熱領域的一個“怪圈”。
在北方城市,,“供熱成本到底是多少”是許多居民關注供熱的一個焦點,,他們期待熱費成本能真正透明。哈爾濱市民劉天曉說,,既然“熱”是商品,,就必須把成本算清楚,這樣才能讓消費者錢花得明明白白,。
一些市民表示,,供熱成本不應成為無法破解的“百慕大”。而供熱企業(yè)計算的成本,可信度是個未知數,。例如,,與發(fā)達地區(qū)相比,哈爾濱的經濟發(fā)展狀況尚有差距,,但熱費價格在全國一直處于較高水平,。該省內一些城市取暖期并不比哈爾濱短,供熱費用卻可以比哈爾濱低,,供熱企業(yè)的成本計算難以讓人認同,。
哈爾濱是我國最冷的省會城市,供熱期長達6個月(每年10月20日開始全面供熱,,直到次年4月20日),。今年10月15日,在哈爾濱市召開的城市居民供熱煤熱價格聯(lián)動聽證會上,,市供熱協(xié)會代表全市供熱企業(yè)提交的《關于城市居民供熱實行煤熱價格聯(lián)動的申請》稱,,燃煤是哈爾濱市供熱的主要燃料,約占供熱成本的60%�,,F行煤價每噸約536元,,比2005年制定現行熱價測算時的每噸340元上漲了196元,漲幅超過了57%,,不漲價,,企業(yè)都面臨虧損。
哈爾濱城市供熱協(xié)會副會長,、哈物業(yè)供熱集團鍋爐供暖公司總經理程德和說,,僅此一項,導致每平方米使用面積供熱成本增加10.24元,。再加上水,、電、人工費,、材料費價格的上漲,,供熱成本總計增加12.22元。供熱企業(yè)通過提高效率,、節(jié)能降耗,,可以自行消化承擔10%的燃煤上漲因素,因此建議煤熱價格聯(lián)動標準為每平方米使用面積上漲9.22元,。
此次聽證會共有33名聽證代表,,其中有17名消費者代表,5名經營者代表,,以及來自人大、政協(xié)的代表和專家學者,、相關部門代表,。圍繞城市居民供熱實行煤熱價格聯(lián)動申請,,聽證代表陳述了各自的觀點和看法,許多消費者代表認為,,申請?zhí)岢龅?.22元的上漲幅度過高,。他們表示,熱價調整應充分考慮哈爾濱市的經濟現狀和百姓的收入水平,,昂貴的熱費價格會使居民難以承受,。
聽證代表陳羽然說:“來之前,我在社區(qū)做了調查,。一些居民說:‘漲價是大勢所趨,,我們也沒有辦法,如果漲幅過高,,超過我們的承受能力,,只能不交!’這樣一來,,恐怕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綜合各方面因素,,經哈爾濱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確定,,由供熱企業(yè)消化煤價上漲因素20%,即每平方米要消化1.78元,。這樣每平方米使用面積平均上調7.14元,。居民住宅的熱價,由政府財政按煤價上漲因素的15%補貼供熱企業(yè),,即1.34元,,然后每平方米上調5.8元,即,,由現行34.55元調至40.35元,上漲16.8%,。
這個上漲幅度是歷年最高的,哈爾濱市民劉先生公開表示,,5.8元的漲幅讓他無法接受,。事實上,在制定熱費價格上“企業(yè)說虧,、居民喊貴”的現象一直存在,,根本原因在于,熱費成本到底應該是多少,,誰也說不清楚,。
哈市供熱協(xié)會在聽證會上稱,僅燃料費上漲一項,就導致每平方米供熱使用面積增加成本10.24元,。企業(yè)消化煤價上漲因素的10%后,,建議熱費上調9.22元。而哈爾濱市物價局成本調查隊對哈爾濱22家區(qū)域和分散鍋爐供熱企業(yè)進行成本監(jiān)審表明,,每平方米使用面積燃煤單位成本上漲8.92元,。
“供熱企業(yè)的利潤一直不透明,供熱成本也是一筆糊涂賬,�,!币晃痪W友在網上發(fā)帖說,在計算供熱成本時,,應按采暖期的室外平均溫度來核算耗煤量,。供熱企業(yè)多是按照煤的平均發(fā)熱值買煤,但是計算成本時卻是按照煤的最高價格計算,�,?涩F在煤價降了,熱費卻不降,。另外,,煤燃燒后的廢物——爐灰渣可以制磚,熱水還可以賣給浴池,,這些費用都應沖抵成本,。企業(yè)也應加強管理,節(jié)能降耗,。
室溫達標,,還是覺得冷——熱費漲了供熱標準卻未提高怎么辦
最近,哈爾濱市氣溫驟降,,供熱標準再次成為市民議論的焦點,。
根據市供熱辦規(guī)定,每天6時至21時的居民室溫要達到18℃以上,,其他時間不低于16℃,。然而許多市民反映,室溫即使達到18℃還是感覺很冷,。
“晚上睡覺鼻尖冰涼,,有時半夜被凍醒�,!奔易」邢惴粎^(qū)白毛小區(qū)老區(qū)11棟樓的馬女士說,。白天她在家需要穿棉襖,晚上睡覺要穿上厚絨衣,。家人多次找到物業(yè),,但物業(yè)卻稱室溫已經達到了政府規(guī)定的供熱標準,。“溫度雖然達標但居民還是感覺冷,,真不知道這個標準是怎么定的,。”馬女士無奈地說,。
和馬女士有相同感受的市民不在少數。家住南崗區(qū)沙曼小區(qū)一街區(qū)2單元的孫先生告訴記者,,他家溫度確實達到了政府規(guī)定的18℃,,可穿絨衣絨褲在屋里呆一個小時就手腳冰涼,必須穿上棉衣或活動活動,,才能暖和些,。孫先生呼吁,哈市應該提高室溫標準,,讓百姓暖暖和和地過冬,。
根據哈市有關部門規(guī)定的供熱標準:居民居室內6時至21時的溫度應當達到18℃以上,其他時間不得低于16℃,。然而國家氣象局發(fā)布的一項實驗結果表明,,當室溫為18℃時,50%的人會感到冷,。
據介紹,,國家《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中規(guī)定,冬季室內舒適性溫度應在18℃—22℃之間,。國家質檢總局和建設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住宅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臥室、起居室(廳)和衛(wèi)生間的采暖設計溫度標準為18℃,。而哈爾濱執(zhí)行的供熱標準卻是最低溫度僅為16℃,,供熱時才不低于18℃。
其實,,供熱溫度最低標準應高于18℃的呼聲由來已久,。由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法制辦、省建設廳2005年聯(lián)合編纂的《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釋義》一書中指出,,在2004年舉行的立法聽證會上,,特意就居民室內溫度一條進行聽證,結果顯示,,居民要求室內供熱溫度達到18攝氏度以上,。而供熱單位則表示,由于設備陳舊,,尤其是間歇供熱的分散鍋爐很難保證全天達到18攝氏度,。
記者了解到,,《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實施后,哈爾濱市供熱價格2006年和2008年分別進行了兩次提價,,可供熱標準卻沒有提高,。
隨著城區(qū)改造和市政設施的完善,哈爾濱陳舊老化的供熱設施大部分得到改造,。實施集中供熱工程以后,,哈爾濱市依托集中供熱項目和區(qū)域鍋爐熱源,對耗能高,、污染重的分散熱源實施聯(lián)并網改造,,逐步淘汰小鍋爐,全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62%,,但小鍋爐每天間歇性供熱的情況仍然存在,,問題也就多數出現在這些小鍋爐供暖上。
用多少熱 收多少費——計量收費何時能實現
目前,,哈爾濱市的供暖方式主要有暖氣,、地熱、電熱膜,、分戶供暖和集中供暖等幾種形式,,而無論供熱時間長短、供熱溫度高低,,統(tǒng)統(tǒng)實行單純的按照供熱面積收取熱費的方式,。這使得許多市民大為苦惱,為什么用熱就不能像用水,、用電那樣,,想用多少自己說了算呢?
“用多用少一個樣,,不用熱也要交費,!”杜先生每年都要去南方過冬。然而,,自己卻仍然要為即將空置的住房交納熱費,,這讓老人為自己花的“冤枉錢”憤憤不平。
杜先生說,,既然熱是商品就應該具備商品的屬性,,不管給居民供多少熱,都按全價收費,,顯然不符合商品的特性,。應該像使用水、電,、煤氣一樣顯示出使用量來,,并可以進行有效控制,。這樣既節(jié)能,百姓又省錢,。
幾年前,,哈爾濱市對分戶供暖的用戶可以申請“報停”,。也就是在供暖期開始前的一定期限內提出申請,,供熱公司在確認沒有陳欠的情況下,允許用戶交納一定比例的熱費就可以停止供熱,。但杜先生所在的樓房還沒有進行分戶供暖改造,,所以無法申請停熱。
在哈爾濱市,,有相當一部分分散小鍋爐冬季只能間斷供熱,居民室內忽冷忽熱,,溫度甚至不達標,,無法像集中供熱區(qū)域內的居民那樣24小時享受溫暖,但這些用戶卻要和全天供熱用戶一樣交費,。他們認為,,應該根據不同的供熱形式,制定不同的價格,。
道里區(qū)新華小區(qū)是小鍋爐供熱,,居民朱先生說,每年供熱情況都不理想,。冬天一天只供熱兩三小時,,陰面的屋子非常冷�,!拔覀兌啻蜗蛴嘘P部門反映,,希望能并入集中供熱管網,但還沒得到批準,�,!�
香坊區(qū)楊先生說:“我們小區(qū)用小鍋爐供熱,不能連續(xù)供熱,,室內溫度經常不達標,。但居民卻要和集中供熱用戶交一樣的熱費,不合理,�,!�
哈爾濱市規(guī)定,供熱期內,,熱電聯(lián)產,、區(qū)域鍋爐要采取連續(xù)供熱方式,,不具備連續(xù)供熱條件的分散鍋爐要延長供熱時間,確保每日6時至21時居民居室內溫度要達到18℃以上,,其他時間不低于16℃,。
然而,一些供熱企業(yè)為了節(jié)約成本,,有的在規(guī)定的供暖期限上“想辦法”——晚供熱,、早停熱;也有的在每天供熱時縮短供熱時間,,或減少供熱次數,。哈爾濱市撫順大廈的用戶發(fā)現,今年的供熱不如往年好,,原來物業(yè)公司自己規(guī)定,,在12月之前,每天只給居民家里早晚供熱兩次,,而且每次供熱時間也只有三四個小時,。為此,居民提出了少繳熱費的要求,,但收費時,,物業(yè)公司一分也沒有少收。
哈市南崗區(qū)大眾新城小區(qū)部分居民家10月29日才開栓供暖,,居民要求供熱公司退還9天的供暖費,。據小區(qū)215棟6單元的一位住戶介紹,自10月20日開栓起,,他家的暖氣一直就沒熱過,。10月25日檢修人員來了,說是因為上水管沒打開,,打開后就能熱了,。可是,,打開后暖氣仍不見熱,,直到10月29日才熱起來�,!斑@種情況,,供暖公司是否應該退還9天的供暖費?‘熱’已經是一種商品,,我們沒享受到這種商品,,就不該花這筆錢�,!�
隨著熱費價格的上漲及居民維權意識的增加,,用熱計量問題越來越成為市民關心的熱點,。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在熱費收繳方式上尚未實現計量收費,。居民熱費的收繳無法真正反映居民用熱的多少,,也使得收費的公正性遭到了一些居民的質疑。許多熱用戶認為,,分戶計量并不是一項科技含量較高的工程,,如果能給每家熱用戶安裝上供熱取暖的計量表,每年的熱費就不再是一筆“糊涂賬”了,。
只有三成,,簽合同——剩下七成居民怎么維權
每年進入供暖期后,涉及供熱質量的投訴就沒完沒了,�,!盁豳M早就交了,但家里卻始終沒有熱氣,,我要求退費,。”“室溫不達標,,多次找供熱部門,但就是解決不了,�,!苯穸崞诘絹碇螅鳛楣峒m紛的解決部門——哈爾濱仲裁委員會的咨詢電話響個不停,,但絕大多數的居民維權要求卻難以實現,。原因是,供熱單位與居民間沒有簽訂供熱合同,,居民申請仲裁維權難有依據,。
2006年9月,哈爾濱市供熱辦發(fā)出通知,,要求各供熱企業(yè),、供熱單位按《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規(guī)定逐戶簽訂《城市居民供用熱合同》(也稱供熱合同)。今年10月,,哈爾濱市政府又下發(fā)方案,,緊急督促供熱單位與用戶之間應簽訂供用熱合同。
但很多居民都把錢直接交給物業(yè)公司或供熱企業(yè),,卻沒與其簽訂供用熱合同,。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哈爾濱市推行供熱合同制度3年,,供需雙方真正簽訂合同的,,每年只在30%左右,。
哈爾濱仲裁委員會工作人員介紹說,簽訂供熱合同,,是對供熱單位與居民雙方權益的保護,。如果享受不到熱,市民可依此維權,;而對于供熱部門,,發(fā)現居民欠費,也可討回,。
哈爾濱市2006年首次引入仲裁機制解決供熱糾紛,,受理情況卻不盡人意。截至目前,,近百個供熱糾紛投訴中,,真正可以維權的也就三成左右。
家住哈爾濱市撫順街的陳女士,,前段時間因供熱不好,,與物業(yè)公司交涉了幾次才達到供熱標準。前幾天在交熱費時,,她要求與對方簽訂供熱合同,,但沒想到竟被拒絕。負責收取熱費的物業(yè)工作人員表示:“沒有供熱合同,,從來沒有簽過合同,,也很少有居民索要合同的�,!�
哈爾濱市松北世紀花園小區(qū)居民高先生也向記者反映,,“我們小區(qū)倒是簽了供熱合同,而且一直簽到了2010年,。但今年熱費提高了,,我要求供熱單位重新簽訂合同,卻被拒絕,�,!�
記者走訪熱費收費點發(fā)現,大部分供熱單位并不主動簽訂合同,。一家供熱單位負責人私下透露說:“新建的小區(qū)管網設備新,,如果鍋爐沒問題,溫度還可達標,。但也難免有出問題的時候,,比如為了效益,在供暖末期肯定提早停熱幾天;而如果是老房子,、舊居民樓,,那就更不能簽合同了,不論怎么燒都會出現難達標的情況,。如果簽訂了合同,,對方肯定會起訴和申請仲裁維權,那樣我們供熱單位就要給用戶賠錢,,承擔合同中規(guī)定的責任,。雖然我們合同文本在手,一般還是抵制簽合同的,�,!�
該負責人還表示,也有供熱單位主動簽合同,,居民不愿意簽的,。因為有的供熱合同中約定了費用交納時間和時限,一些居民只交了當年費用,,而往年欠費,。同時,一些小區(qū)供熱一直很好,,居民也就主動放棄了簽合同,。
高盛律師集團律師李濱提醒說,市場經濟條件下,,“熱”是商品,,供熱質量好壞,在供熱合同簽訂時就已經約定生效,。居民要想維護自己的權益,必須與供熱單位簽訂供熱合同,,對供熱期間的室溫,、熱費交納辦法、違反合同后的賠償等問題作出明確規(guī)定,。由于供熱單位原因造成停熱72小時以上不能恢復供熱的,,應當給用戶適當補償。
然而多數市民在接愛采訪時表示,,不簽訂供熱合同的責任在于供熱企業(yè),。“只有交了費才能簽合同,,不交費人家也不跟你簽�,。 币晃痪用癖硎荆m然有規(guī)定必須簽,,但是卻對不簽訂合同的企業(yè)缺少處罰措施,,甚至對供熱不達標企業(yè)也沒有強制性辦法。
今年10月出臺的《哈爾濱市供熱質量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規(guī)定:各供熱單位須按其供熱規(guī)模向供熱所在市,、區(qū)(縣,、市)供熱主管部門交納供熱質量保證金,用于事前質押,、事后結算,。對因供熱單位出現停熱或棄管現象,市,、區(qū)政府組織臨時接管的,,因供熱單位延期供熱或提前停熱,對熱用戶拒不履行賠付的,,所發(fā)生的費用從其交納的供熱質量保證金中支付,。
可據記者了解,供熱質量保證金交納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供熱管理部門對供熱單位沒有強制性約束辦法。目前,,惟一能對供熱單位進行制約的手段就是票據,。哈爾濱市決定,今年供熱單位去稅務部門領取發(fā)票之前,,必須出具供熱辦提供的供熱許可證,。而此前,供熱企業(yè)使用的票據都是財政部門下發(fā)的,,由于一些供熱單位還可以使用去年的財政票據,,很多單位利用這些票據進行熱費收繳,因此,,先登記,、后領發(fā)票的政策對這些單位不管用。
錢一次性收齊,,供熱質量沒保障——分期付款能否行得通
哈爾濱市西開源小區(qū)居民住了7年冷屋子,,今年終于把供熱企業(yè)炒掉了。多年來,,該小區(qū)供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供熱企業(yè)服務不好,,居民下一年就拒交供熱費;居民不交供熱費,,供熱企業(yè)就原料儲備不足,,維修資金短缺,就不好好燒或燒不好。
這種例子不在少數,。一邊是供暖單位面臨的收費難問題,,另一邊則是居民擔心交費后保證不了供暖質量。一些市民建議,,熱費收繳,,也應該可以分期付款。這樣,,可化解服務單位和居民雙方的矛盾,,又增加了繳費的靈活性。
退休教師吳女士認為,,哈爾濱每年供暖期大約6個月,,可一些供暖單位卻要求市民,在供暖期最初就全額交齊熱費,,這屬于預期消費,。市民作為消費者,還沒看清或者沒有認同整個商品質量的前提下,,就一次性付款,,當“熱”這一商品質量出現問題時,又不能要求退貨,,更無法索賠,,明顯是不公平的。
對于如何“分期付款”和怎樣付款法,,市民張先生也有建議:可以先繳40%的供熱費,,如果感覺供熱質量不錯,再繳納30%,。到供暖結束后,,如果供熱質量全部達標,剩余的30%可以全部繳上,;如果出現了暖氣不熱的情況,,須經供熱方和居民共同鑒定,從30%的余款中扣除,。
哈爾濱市物業(yè)供暖集團工作人員認為,,雖然哈爾濱的熱費今年漲價了,,但是煤炭的價格也漲了很多,。如果分期交納熱費,供熱公司工作難度將加大,。熱費收不上來直接影響到供暖的效果,,因為資金不足就無法簽定大量購煤協(xié)議。
黑龍江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馬驥教授認為,熱是一種商品,,買賣雙方都應該遵循市場經濟中的公平交易原則,。他認為,一些市民提出分期付款的想法不無道理,。為什么少數供熱企業(yè)收完錢,,卻不能保證供熱質量呢?那就是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和制約機制,�,!百I衣服能看款式,買房子在首付前至少還能看到個沙盤呢,,供熱企業(yè)憑什么沒讓市民感受到熱呼氣就開始全額收費呢,?”
他建議,在執(zhí)行分期付款之前,,應該請供暖單位和市民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參與,,制定一個規(guī)范雙方權利義務的法規(guī),把雙方的責,、權,、利都加以規(guī)范——雙方都按章辦事,大家都有益處,。
目前,,該市個別企業(yè)只對困難職工開辟了“分期付款”渠道。近日,,香坊糧庫下崗工孫麗日前與市熱力公司簽訂了“分期付款”協(xié)議書,,可以安心享受“暖屋子”了。據了解,,在該市的南崗,、動力、香坊熱網范圍內,,一些繳費確有困難的用戶,,也享受到了市熱力公司制訂的熱費可以“分期付款”的優(yōu)惠政策。
據市熱力公司負責人介紹,,對于繳費情況好的用戶,,公司要求開栓前要一次收齊熱費;對于熱費一次結清確有困難的用戶,,公司與他們簽訂還款計劃,,可分期繳納,但開栓前交費的比例不得低于70%,。
但愿,,這樣的政策能惠及更多的人,。也但愿有更多的人,能夠舒舒心心地花錢買熱,,暖暖和和地過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