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2日至3月22日,,敦煌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亮相,,從展出首日起,,接待參觀者人數(shù)就多次超過了中國美術館的正常接待數(shù),。參觀過程中,,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大三學生小石看到,,很多參觀者占用了館內的無障礙坡道,、電梯和殘疾人衛(wèi)生間,,這讓他開始思考,,我們城市里的公共設施,是在為什么人服務呢,?
身邊的例子正在提醒我們,,城市公共設施日益完善的同時,市民對公共設施的利用率卻不是很高,,尤其是一些特殊群體,。近日,,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和騰訊網(wǎng)聯(lián)合開展的一項有1113人參加的調查顯示,75.6%的公眾認為,,公共設施只實現(xiàn)了為部分人服務的功能,。
家住積水潭地鐵站附近的王大爺說出了老年人搭乘地鐵的顧慮�,!拔乙话悴粫谏习鄷r間乘坐地鐵,,人多且不說,光是地鐵換乘的上下臺階,,已經(jīng)足夠折騰的了,。而且,電梯常常只上不下,,很想自己坐地鐵到處轉轉,,可沒人陪著出門,家里人都不放心,�,!蓖醮鬆敹嗌儆行o奈。
41.6%的調查參與者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看到殘障人士到公共場所來,。對于此種情景,更有15.1%的人表示,,“從來沒見到過”,,選擇“經(jīng)常看到”的人只占2.3%,。
是因為我們的殘疾人數(shù)量少,?還是他們都不出門?殘障人士為什么難以進入普通人的視野,?另一組數(shù)據(jù)可以反映一部分原因,。
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老人,、兒童或者殘疾人使用公共設施時曾經(jīng)遇到諸多困難,,比如:
殘疾人專用設施(如盲道、專為坐輪椅者安裝的電梯按鈕等)被破壞,、占用或根本沒有(67.6%),;
大部分公共設施都有臺階,同時配備輪椅緩坡的很少(58.0%),;
公共衛(wèi)生間使用不方便(57.7%),;
公交車或地鐵進不了站或上不了車(52.2%);
公交車和地鐵換乘不方便(49.5%);
建筑物的入口有臺階,,不方便進入(47.3%),;
無法使用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43.0%)。
在1984年6月的洛杉磯殘疾人奧運會上獲得跳遠冠軍的盲人平亞麗,,一直居住在北京,。雖然她是全國為數(shù)極少的擁有導盲犬的盲人,可是,,她還是經(jīng)常感受到殘疾人在北京出行的諸多不便,。“自從我牽了Lucky(導盲犬的名字)以后,,發(fā)現(xiàn)有了導盲犬反倒哪兒都不能去了,。”
在國外,,導盲犬是無障礙出行的標志,,如果有人牽著導盲犬,便會一路無障礙通行,,人們都會主動提供幫助,。而平亞麗帶著Lucky不能進超市,不能乘坐公交車或地鐵,,公安機關也不給Lucky上戶口,。在遇到類似情況時,她經(jīng)常會感到郁悶:“導盲犬是盲人的眼睛,,導盲犬受到歧視,,實際上是對盲人的歧視�,!�
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在北京地鐵1號線國貿站里,殘疾人專用的黃色候車區(qū)域經(jīng)常站立著大批候車乘客,,而建國門地鐵換乘站多達百級的臺階讓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和老人望而卻步,。已經(jīng)通車的1號線、2號線,、13號線都缺少殘疾人的專門設施,,一旦需要換乘,就十分不便,。
可喜的是,,新修建的地鐵5號線設置了殘疾人使用的直梯,可以直達站臺,,電梯扶手刻有盲文,,車廂內有專門為殘疾人設計的輪椅固定裝置。人性化的設計大大方便了殘疾人出行,。
其實,,即便不是老弱病殘人士,有時也會在使用公共設施時遇到麻煩,。
最近,,某公司職員王先生需要把一大箱資料拿回家,他下班后拖著十幾斤重的行李箱乘坐地鐵5號線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2分鐘就走完的地鐵臺階,,這次用了將近20分鐘。因為沒有緩坡通道,,王先生的箱子不能拖著走,,他只能拎著箱子下臺階,不僅危險還非常累,。王先生第一次發(fā)現(xiàn),,地鐵通道的緩坡如此重要�,!叭绻麖娜肟谔幘陀幸粭l為老年人或提重物的人設置的緩坡路段,,大家都會省去不少麻煩。等急用的時候發(fā)現(xiàn)沒有,,那叫一個郁悶,。”他說,。
本次調查中,,48.2%的人對目前城市公共設施現(xiàn)狀不太滿意,36.4%的人選擇了“很不滿意”,,“很滿意”的比例僅為0.7%,。
今年3月28日,由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改善對殘疾人的服務,,健全殘疾人服務體系,加快無障礙建設,,發(fā)展殘疾人服務業(yè),。
另據(jù)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介紹,截至2007年年底,,我國目前共有8296萬多殘疾人,,而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shù)更是超過了1.43億。
“現(xiàn)在城市里的公共設施,,不是只為健康的年輕人建造的,,等你老了、病了、累了,,你會覺得有個扶手真好,,沒有臺階真好�,!庇芯W(wǎng)友留言說,。
經(jīng)常往來香港辦公的廣州市民黃小姐告訴記者:“香港的公共交通無障礙建設做得非常好,所有路口全部坡化,,主要路段人行橫道口都裝有盲人過街發(fā)聲指示器,,地鐵站均設有升降機,并帶有盲文的按鈕,,每列地鐵列車都有專門車廂設有輪椅席位,,盲道從地上一直鋪到地鐵站臺。希望我們可以借鑒香港的經(jīng)驗建設無障礙城市,,還要鼓勵大家愛護殘疾人專用設施,,讓行動不便的人方便出門�,!�
優(yōu)質的城市公共設施能為市民提供各種公共服務,,方便所有人的生活,提升整個城市的生活品質,。這些都有賴于政府部門的規(guī)劃建設和全體市民的共同維護,。在本次調查中,公眾認為城市公共設施建設應優(yōu)先考慮以下方面:“設計細節(jié)要盡量人性化(90.5%)”,,“為老人,、小孩、病人和孕婦的使用考慮(72.2%)”,,“為不同類型的殘障人士考慮(61.7%)”,,“建設數(shù)量要足夠多(56.2%)”和“要為正常人的特殊需求考慮,比如拿重物或有行李者(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