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BIS)3日在其最新的金融市場季報中指出,,期貨市場的交易數(shù)據(jù)顯示,,以日元和瑞郎等低息貨幣為載體的套利交易在過去兩年出現(xiàn)了顯著增長,。分析人士提醒說,套利交易泛濫,,可能給國際金融市場帶來巨大風險,,尤其是在日本等國利率趨升且美國次級債危機加劇市場動蕩的背景下。
日元與瑞郎領銜
BIS的報告指出,,來自期貨市場的數(shù)據(jù)顯示,,押注英鎊、澳元與新西蘭元升值,,同時賭日元及瑞郎貶值的交易已“顯著增加”,,特別是從2006年以來,增勢尤其明顯,。
報告表示,,期貨未平倉合約的變動情況,也印證了過去兩年間套利交易增加的趨勢,。 自2006年初以來,,新西蘭元對日元累計升值20%。目前,,新西蘭與日本的基準利率相差7.75個百分點,,這促使投資人大量借入低息日元,轉投高收益的新西蘭元債券等,。通常情況下,,套利交易的投資人都會借入低息貨幣,轉投高收益的貨幣資產,,賺取兩者之間的利差,。 BIS的報告特別提到,國際貨幣資金流動顯示,,日元和瑞郎作為套利交易融資貨幣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日本的利率為0.5%,,在主要發(fā)達經濟體中排在最后一位,而瑞士的利率也僅為2.5%,,排在倒數(shù)第二,。 報告指出,近年來,,來自瑞士的貸款大量增加,,并流入了東歐國家。在2002年第二季度至2007年第一季度之間,,預計有約150億美元的資金從歐元區(qū)流入了匈牙利,、波蘭及克羅地亞等市場。
套利交易熱情再燃
在近期美國次級債危機引發(fā)全球市場動蕩期間,,日元套利交易者為規(guī)避風險大量平倉,,這使得新西蘭元等貨幣升幅收窄。不過,,隨著金融市場趨于穩(wěn)定,,套利交易似乎又有卷土重來之勢。 以新西蘭元為例,,自6月中旬以來,,其對日元漲幅逐漸縮小。BIS的報告指出,,這主要是因為信貸市場動蕩加劇了匯率波動,,增加了套利交易的風險,所以不少投資人選擇了平倉,。 不過,,BIS也指出,8月底的匯率變動情況顯示,,隨著金融市場波動趨于減弱,,部分套利交易頭寸已重新恢復。BIS的報告表示,,在近期發(fā)生金融動蕩后,,部分市場正在恢復正常。有跡象顯示,,融資套利活動正在恢復正常,。 分析人士表示,一般來說,,可能引發(fā)日元套利交易平倉的有兩個因素,,一是低息貨幣持續(xù)加息,使得其與投資標的貨幣的利差收窄,,壓縮套利交易的套利空間,;二是投資人的風險意識因為金融市場波動加大而增強,,進而大舉撤離高風險資產。 以日本為例,,摩根大通的策略師估計,,在最鼎盛時期,有近7萬億日元(合600億美元)被對沖基金和個人借出并轉移到海外市場進行投機,。據(jù)該行測算,,總共有接近3500億美元的日本國內存款通過共同基金投資到海外市場。但是,,由于此前的市場波動令投資人風險意識提升,,套利交易者紛紛平倉。據(jù)估計,,在截至8月17日的一周中,,日本個人投資者平倉的套利交易頭寸約有300億美元。
潛在風險不容小視
據(jù)估計,,國際市場上目前的套利交易規(guī)模高達數(shù)千到上萬億美元,,一旦從事這些交易的投資者被迫在短期內平倉,,可能給國際金融市場帶來巨大沖擊,。“量子”對沖基金創(chuàng)始人索羅斯此前就表示,,日元長期零利率所“滋養(yǎng)”的套利交易,,是引發(fā)今年“2·27”全球股市暴跌的“罪魁禍首”。 而在上個月全球股市持續(xù)大跌期間,,日元匯價也持續(xù)走高,,顯示套利交易平倉增加,進而推高日元需求,。但套利交易的大量平倉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波動,。 日本央行上月再度宣布維持利率在0.5%不變,央行行長福井俊彥隨后表示,,大部分投機性日元套利交易頭寸已被迫平倉,。不過專家指出,日本央行的不作為可能為一些投機者“壯膽”,,國際市場上的套利交易正在恢復,。 日元套利交易是近年來最為流行的國際投資策略,從冰島到南非,,從土耳其到新西蘭,,日元套利交易肆意推高高利率地區(qū)資產價格,而一旦相關交易在短期內突然被迫平倉,,往往會給相應地區(qū)帶來幾何倍數(shù)的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