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經濟體目前的經濟形勢不僅好過于十年前那場危機,,甚至好過于大部分發(fā)達經濟體,。盡管匈牙利,、韓國等市場還存在各種問題,,但總體來看,,新興經濟體這些年的經濟發(fā)展還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雖然目前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使得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但我們仍預計它們的經濟增長率會大大超過發(fā)達經濟體,,仍將吸引長期資本的不斷流入,促使新興經濟體取得長足發(fā)展,。 我們對于新興經濟體長期前景看好,,但是我們仍然建議長期投資者目前保持觀望態(tài)勢,甄別時機進行合理的交易,。
亞洲已成投資者首選
盡管亞洲多數經濟體擁有貿易順差和財政盈余,,但在2008年這場金融風暴中也未能幸免于難。發(fā)達經濟體金融危機的加劇,,給亞洲經濟體帶來了流動性減弱,、資產大幅縮水的惡果。這種情景我們似曾相識:在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香港恒生指數連續(xù)暴跌,、韓元也大幅貶值。不過,,亞洲的經濟實力已經今非昔比,。不斷深化的改革、持續(xù)增長的外匯儲備,、以及更加健康的企業(yè)資產負債表,,都使亞洲經濟比十年前更有活力。 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作為全球制造業(yè)基地的亞洲,,其出口深受外需下降的影響。亞洲經濟體開始意識到,,必須改變以往過分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局面,。于是,各經濟體政府都開始致力于拉動內需,,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而且,亞洲經濟體今后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必然將會進一步拉動內需,,使其成為推動經濟發(fā)展另一股強有力的力量。 不過,,由于亞洲經濟體眾多,其各自的經濟發(fā)展前景也有著不同的特點: 由于海峽兩岸關系的不斷改善以及亞洲市場對電子產品需求的不斷上升,,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臺灣的經濟發(fā)展和資本市場將受益良多。 印度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受害較小,。盡管熱錢撤出使股市受挫,,但由于石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通貨膨脹率也隨之回落,政府有了空間來進行進一步的降息,。 韓國的情況則不容樂觀,。GDP增長率放緩至4年來最低,韓元貶值至8年來的新低,,貿易逆差額更是創(chuàng)下史上最高紀錄,。政府被迫大幅度降息來釋放流動性,以確保韓國經濟免于全面崩潰,。 馬來西亞和印尼將受益于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盡管經濟危機暫時導致大宗商品需求減弱,但長遠來看,,亞洲各國未來的飛速發(fā)展會導致對資源需求的不斷上升,,馬來西亞和印尼將從中獲益。 總的來看,,在這場經濟危機中,,亞洲各大股市市值大部分縮水一半以上,其經濟增長也受到歐美經濟體經濟衰退的拖累,。盡管如此,,經歷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2年互聯網泡沫的破裂后,亞洲股市的表現仍大大強過于發(fā)達經濟體的股市,。并且,,這場經濟危機也給了投資者以更合理的估值來投資亞洲高成長企業(yè)的機會。今后,,擁有良好的商業(yè)前景,、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以及穩(wěn)定的現金流的公司將成為投資者的首選。
巴西有望領銜新興市場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巴西良好的經濟前景更加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作為拉美地區(qū)最大的經濟體,近20年來巴西一直在致力于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并在控制惡性通貨膨脹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從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巴西的經濟發(fā)展一直深受惡性通貨膨脹的困擾,。直到1994年,,巴西政府推出了三大宏觀經濟新政(控制通貨膨脹率、采取浮動匯率政策,、采取更審慎的財政政策)以后,,這種現象才得以改善。在先后兩任總統卡多索、盧拉的努力下,,巴西從1997年的貿易逆差68億美元轉變?yōu)楝F在的貿易順差約250億美元,。同時,外債占GDP的比重從1999年的約41%降低為現在的不到15%,,外匯儲備也從2002年的400億美元增加到如今的2030億美元,。 巴西經濟改革的另一個重要措施是實施了一系列健全的財政政策:如問責超出部門財政預算的負責官員、消減貨幣掛鉤債券規(guī)模以優(yōu)化國債結構等等,。這些政策的實施得到了包括英國《金融時報》在內的媒體一致稱贊,。 由于巴西政府對經濟全局的良好把握,外商投資接踵而來,,資本市場欣欣向榮,;國內中產階層不斷擴大,成為拉動內需的主力軍,。而投資和內需兩大因素的共同作用,,已經改變了巴西以往過分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 巴西由于其穩(wěn)定的宏觀經濟政策,、不斷降低的實際利率,、有效的政府監(jiān)管、日益壯大的中產階層,,已經越來越成為全球投資者的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