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金融風暴,,中國首先恢復,它也不是偶然的,,它和民族的特性,,民族的文化有關聯(lián)。
■世界上很少有國家不接受別的國家的援助,,他可以不援助別的國家,,但是他一定接受別的國家的援助。
■今天我們隨著國內(nèi)的增長,,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我們對外援助在增多。
沈竹:財經(jīng)下午茶,,天天有好茶,,大家下午好!我是沈竹。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可以接著跟吳建民先生,,賈慶國先生聊一下對外援助的相關知識和歷史故事。提起對外援助,,我們知道二戰(zhàn)是一個分水嶺,,二戰(zhàn)之后很多國家因為戰(zhàn)后重建需要別人的幫助。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國家之間,,國際之間開始了對外援助?具體是什么時間呢,?
吳建民:二戰(zhàn)期間就有相互援助,,當時美國向中國提供了不少援助,那時我在重慶,,就聽媽媽講,,羅斯福給了中國人一些援助。
沈竹:您還記得呢,?幾歲的時候,?
吳建民:很小了,大概4,、5歲的時候,,當時美國派了一個飛虎隊,陳德大將軍也來了中國,。
沈竹:您都記得,? 吳建民:不是,我不記得,。小的時候聽媽媽講過這個事情,。
沈竹:你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那時候就跟你講國際,? 吳建民:家庭婦女,。
沈竹:但是她為什么了解這個? 吳建民:她拿到分配下來的物資,。
沈竹:當時每家都受惠了,?
吳建民:有的,你看羅斯福,,還是給中國一些幫助的,。中國當時比較貧窮,為了抗擊日本法西斯,,我們出了很大的力氣,,這些國際上的援助為的是共同打敗法西斯,戰(zhàn)爭期間有,,戰(zhàn)后也有,。戰(zhàn)后主要是說戰(zhàn)爭與革命時代,,國際眾隊去幫助西班牙。那是革命戰(zhàn)爭與革命的時候,,到了世界大戰(zhàn)后國與國之間的幫助就很多了,。
吳建民:當時我們也接受了蘇聯(lián)的援助,156項工程也是一種援助,。
沈竹:在戰(zhàn)后日本特別積極的參與對外援助項目,,因為他們已經(jīng)在外交上、政治上沒有了優(yōu)勢,,他們就以經(jīng)濟為前瞻進行對外援助的開路,?
賈慶國:我想就是戰(zhàn)爭期間吧,更多的是以救災救濟的形式來出現(xiàn)的,,比如說這個國家有大災難了,,或是出了問題了,受到別的國家侵略了,,這方面的援助,。
沈竹:包括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時候,當時猶太人的那艘船,,其實也是我們對外援助的方式,,戰(zhàn)亂的時期有它的形式。
吳建民:那個時候沒地方去,,希特勒搞排油,,猶太人很可憐,但是中國上海接受了兩萬多猶太人,,猶太人對此還是記得的,。
沈竹:對,我去上海的時候一位猶太商人對我說,,當時就是上海人民救了他們,,所以他們在傷害經(jīng)商,他們覺得是回家的感覺,,說的我都非常感動,。
賈慶國:當然這種對外援助就是幫助別的國家重建發(fā)展的,戰(zhàn)后才真正大規(guī)模進行的,,蘇聯(lián)當時給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援助,,包括給中國的援助;還有美國的馬希爾計劃對西歐國家經(jīng)濟的復蘇重建和復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都是在冷戰(zhàn)的間展開的以國家發(fā)展,、以經(jīng)濟發(fā)展為目的一種援助。
沈竹:您在那個年代應該還很小吧? 賈慶國:那時候還小,。
沈竹:賈先生在童年時期記憶中還有一些對外援助的事情,,就是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吧?
賈慶國:那時候是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已經(jīng)工作了,。當時唐山發(fā)生地震,很多人死了,,中國政府說我們不接受國外的援助,當時國際上有很多國家和組織要求給中國提供援助,,但是我們國家沒有接受,,當時我感覺很郁悶的。
沈竹:您當時做什么工作,,在哪呢,?
賈慶國:當時我在國際旅行社北京分社工作,那天晚上我值班,,被震下來了,,出去以后抱著收音機在那聽,想知道怎么回事,,等了很久才知道有地震,,中國政府發(fā)表聲明說不接受援助,當時為什么郁悶呢,,是因為到那個時候我已經(jīng)知道了中國給別的國家提供了很多的援助,,為什么我們能夠給別的國家提供援助,當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不能接受別的國家給我們的援助呢,,我當時真的不理解。
沈竹:那時候的賈先生心里有點不平衡,,吳大使在當時是怎么想的,?那個時候聽到這個消息是不是也有些不理解?
吳建民:當時情況不一樣,,我人在紐約,,第一個關心的是家里是不是平安,然后才從電視上看到當時中國人在地震中的表現(xiàn),,那個時候外國記者不能到唐山去,,我在紐約看CBS、NBC,、ABC這三大電視臺報道中國的地震的消息,,有一點直到今天還留在我腦子里面。那時候北京人都轉(zhuǎn)移到大街上、院子里去住了,。
賈慶國:住在帳篷里,。
沈竹:我媽媽老給我講地震棚的故事,那時候家里在天津,,沒有屋子,,沒有人敢住在屋子里,全都是地震棚,。
吳建民:外國記者的評論給我的印象太深了,,他說,大災大難來臨的時候,,中國人都很平靜,,晚上看地震棚里的老百姓在唱京戲、打撲克,,不是那種愁眉苦臉以為大難來臨了,,他說中華民族非常了不起,這是中國人的特點,。中國人應對大災大難的能力,,全世界大概很少有其他民族可以超過,這是我們長期的歷史造成的,,我們西邊是沙漠是大山,,東邊是海,只能生活在這塊地方,,這個歷史環(huán)境造就了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它應對災難的能力非常強,。
吳建民:包括這次金融風暴,,中國首先恢復,它也不是偶然的,,它和民族的特性,,民族的文化有關聯(lián)。
沈竹:對,,我們很樂觀,,但是當時在紐約聽到了我們不接受援助,是不是因為您很清楚我們的政治背景,?
吳建民:當時因為文化大革命,,有些觀念走向了極端,認為自力更生不需要人家?guī)椭�,,完全靠自己,,還覺得這是一種有志氣的表現(xiàn),。
沈竹:那時候中國整個大環(huán)境就是既無內(nèi)債又無外債,所以不接受是一種自信心的表現(xiàn),?
吳建民:就是很自豪,,現(xiàn)在看來這個觀念是狹隘的,要不然那時候我們封閉,,我們既無外債又無內(nèi)債,,當時很自豪,但是這能發(fā)展起來嗎,?根本發(fā)展不起來,。
沈竹:可能有歷史的局限性。
吳建民:這就是歷史的局限性,,我們的觀念封閉應當說是受了這種影響,。
沈竹:我們國家遇到過這種情況,其他國家有沒有不接受外界援助的情況發(fā)生,?
吳建民:世界上很少有國家不接受別的國家的援助,他可以不援助別的國家,,但是他一定接受別的國家的援助,。
賈慶國:是。 沈竹:所以這也是比較少見的情況,。
吳建民:少見,。 賈慶國:非常罕見。
吳建民:非常罕見,。 沈竹:后來的轉(zhuǎn)變也是非常大的努力,?
吳建民:是,我們長期封閉是不行的,,世界發(fā)展有一股潮流,,你不入行嗎,不入流就大大落后,,我們?yōu)槭裁?1年大發(fā)展,,全球化的潮流我們進去了,先進的技術(shù)我們學習了,,外國的市場我們利用了,,中國市場也被人家利用了,兩種市場兩種資源我們用起來了,,如果沒有這些東西,,那我們還要差的很遠了。
沈竹:對外援助也給我們上了一課,,就是你給我,,我給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能這樣互相交匯的過程也是全球化必須要做到的一步,,這種狹隘的東西都要變成開放的心態(tài)。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比如說我們給別人了援助,,但是人家不承認,一次兩次就會很傷心,,然后就慢慢的......,?
賈慶國:現(xiàn)在很多人覺得對外援助效果并不好,沒有達到你的目的,,然后覺得好像對外援助就錯了,,這是不對的。對外援助首先要明確目的什么,,你的目的可能不只是一個,,你有政治方面的考慮,比如說增強國家的形象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另外一個就是經(jīng)濟上希望從對外援助過程中推動自己對外經(jīng)濟的發(fā)展,,比如說投資、貿(mào)易等,,還有安全上的考慮,,你的目的是你幫助他以后兩國之間關系好了,國家之間不會發(fā)生對抗和沖突,,所以對外援助可能有不同的目的,,比如我們對越南人。
賈慶國:當年應該說是要想贏得越南的好感,,結(jié)果沒有實現(xiàn),,但是我們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安全,,我們支持越南,,抗美援越,這個做法實際上幫助我們解決了美國有可能對我們的一種威脅,,這個對于中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給越南援助是非常值得的。
沈竹:我們在這段時間里面了解了一些歷史上的情況,,可能那段歷史有它的局限性,,有些對外援助是出于更多的政治目的,或者是冷戰(zhàn)時期有它的特殊性等�,,F(xiàn)在對外援助是超越了這種天災人禍的,,更多的是經(jīng)濟上的互利互惠,,這其中有什么好玩的故事,我們稍適休息回來聽著兩位專家接著聊,。
沈竹:財經(jīng)下午茶,,歡迎回來,我們說可能有一種說法,,說我們拿美國的貸款可能比較少,,是真的嗎?
吳建民:是的,,世界銀行提供給我們不少貸款,,日本的日元貸款也不少,歐美貸款也相當有數(shù)量,,美國人給我們的貸款比較少,,但是在中國的發(fā)展過程當中美國的市場對我們太重要了,如果制造出來東西沒有市場那是多大的危機啊,。
沈竹:這算是對外援助嗎,,他們援助我們市場?
吳建民:這個應該算是一種共贏,,我們有需要,,他們有需要,兩個需要結(jié)合在一起,,我們向提供他們需要的,他們向我們提供我們需要的,,這就實現(xiàn)了一個互利共盈,,這是一種貿(mào)易關系,不是一種援助關系,。貿(mào)易關系是互通有無,,平等互利的關系,在國際援助過程當中,,他當然會產(chǎn)生很多原來你想不到的結(jié)果,。
沈竹:其實剛才賈先生說到70年代他在唐山大地震時候聽到不接受國際援助的時候,他心理是不平衡的,,我們給人家那么多,,咱們有難了,為什么不能接受一點別人給我們的東西,,現(xiàn)在我們的思想轉(zhuǎn)變了,,可以用以全球化視野去看待事情,但是很多從那個時候過來的人,,他心里并不是這么想,,還會覺得我們應該接受國際援助,,因為我們曾經(jīng)給予的太多了,或者是得到的回報太少了,,會不會這樣,?
吳建民:可能有些人有這樣的想法,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的援助數(shù)量是相當大的,,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唐張)鐵路,(唐張)鐵路我們是1970年到1976年,,幫助(臺商尼亞戰(zhàn)比亞)修了一條鐵路,,全場1860.5公里,中國向他提供9.88億人民幣的無息貸款,,相當于1.5億英鎊,,占中國當時的外匯儲備三分之一以上了。
沈竹:天哪,。 吳建民:這個數(shù)目是非常大的,。
沈竹:那真是傾囊相助了?
吳建民:那個事情人們有各種各樣的評論,,但是我剛才講到,,我們這樣做。
沈竹:您覺得當時這樣做是出于什么樣的目的,?
吳建民:當時毛主席的想法,,就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就發(fā)展中國家,,我們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國家要互相幫助,而過去帝國主義西方國家長期對非洲是一種掠奪,,我們新中國同非洲的關系是一個新型的關系,,是一個平等互利的關系,是一種相互支持的關系,。
沈竹:兄弟姐妹的關系,?
吳建民:所以我們有這個行動,這個行動我剛才講到,,但是后來帶來的結(jié)果出乎了我們的預料,。
沈竹:好?
吳建民:那當然了,。過去外國人幫助非洲修過鐵路,,那是為了掠奪。今天,,中國幫助非洲修鐵路是為了非洲的發(fā)展,。中國人的政策是真誠的幫助,,這是一種新型的東西,它很有吸引力,。非洲人非常高興,,那種對中國的敬佩,溢于言表,,非常感謝中國對非洲真誠的援助,。我們呢,在這件事情做的時候是1970年簽的協(xié)議,,從1971到76年建的,。
沈竹:那個時候正是我們國家物質(zhì)匱乏的時候?
吳建民:對,,但是,,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為什么1971年能恢復,。
沈竹:是因為非洲人民對我們的支持,? 吳建民:是的。
沈竹:賈先生還記得那時候的事嗎,,聽說過嗎,?
賈慶國:我記得(唐干)鐵路,而且是通過姜昆的一段相聲,。我國對外援助最高峰的73年,,對外援助占到我們政府開支的7.2%。
吳建民:很大一部分,。 沈竹:很大一部分,。
賈慶國:占我們國民生產(chǎn)總值2點多,比現(xiàn)在歐洲國家,。
吳建民:高得多,,高得多,。
賈慶國:丹麥是GDP的0.9%幾,,我們占2%點多,當時我們是有點太大方了,,現(xiàn)在回頭看覺得特別不能理解的就是59年,,60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還在給國外提供糧食的援助,,當時是國際上是要給中國提供糧食援助的,,那個時候我們在進行大計劃,那個時候到底應該不應該這樣做,,現(xiàn)在可能有很多想法,,但是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摸索,,我們總結(jié)出來一個道理,就是要量力而行,。
沈竹:賈先生是不理解59年,,60年那一股迥熱,吳先生您有什么對國際援助不能理解的地方嗎,?
吳建民:那個時候中國人餓肚子,,沒飯吃,59年時中國人大躍進吃飯不要錢,,農(nóng)村放開肚皮吃飯,,沒多久就沒飯吃了,這是經(jīng)歷了困難的階段,。
沈竹:所以您當時也不理解,?
吳建民:當時我們并不知道國際上要提供給我們援助,后來慢慢才知道的,,人家曾經(jīng)向我們提出過愿意給援助,,當時好像不為五斗米折腰啊,寧可餓死也不接受外援,。
沈竹:這是那個時候的信念,,這是國內(nèi)咱們不理解的東西,有沒有國際上面的關于國際援助不理解的方面,?
吳建民:國際上愿意提供援助,,他們對中國情況也不清楚,到底餓死多少人也沒弄清楚,,中國三年自然災害,,像學生在學校里面都吃不飽,我們一天一斤糧食不夠吃的,,那時候我非常喜歡體育鍛煉,,體育鍛煉之后,熱量不夠,,人就會浮腫,,很多青年人腿都浮腫了,這是當時非常嚴重的情況,,有的地方真是餓死人了,,這個也是一個相當嚴重的情況。
沈竹:類似的事件在國際上其他國家有沒有出現(xiàn)過,,就是不可理解的對外援助,?
吳建民:某個國家出現(xiàn)了一些饑荒,你沒有給予援助,這個過去也有的,,愛爾蘭就是鬧過大饑荒,,當時愛爾蘭鬧饑荒餓死好幾百萬人。
沈竹:愛爾蘭山地多沒有糧食,。
吳建民:愛爾蘭靠土豆為糧食,,土豆生了一種病沒了,那時候愛爾蘭人都移民美國了,。
沈竹:都是大饑荒跑去的,? 吳建民:都是大饑荒跑過去的。
沈竹:這是上個世紀20世紀30年代的事,?
吳建民:不,,再早一點,在19世紀的事情,。愛爾蘭有的時候?qū)τ耸呛苡幸庖姷�,,當時愛爾蘭大饑荒的時候英國人也沒有給多少援救,見死不救,。
沈竹:當時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吳建民:這個問題講起來長了。
沈竹:他們是因為宗教斗爭,?是吧,?
吳建民:他們宗教上不一樣,愛爾蘭跟英國歷來有很多矛盾,,北岸還是一個問題,,看到人家真是見死不救,從中國人來講很難理解,。
沈竹:所以現(xiàn)在的歷史還是發(fā)展了,。
賈慶國:以前國家沒有義務幫助別的國家去救災、發(fā)展,,也就是最近這個世紀以來才有了這種好像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別的國家有難的時候,你需要幫助別人,,以前基本上是各管各的,,你把自己的老百姓照顧好了就行了,不像現(xiàn)在,,現(xiàn)在不光是要把自己事情辦好,,還要幫助別的國家,。
沈竹:所以說這也是歷史的發(fā)展,。 賈慶國:時代不同了。
吳建民:是不一樣了,,人們對世界的了解也不一樣了,,中國人過去對世界的情況能知道多少,?很多農(nóng)民一輩子,到縣城去的都很少,,現(xiàn)在從電視上一看,,很多世界的事情就都知道了。
沈竹:可能是因為戰(zhàn)亂,,也可能是因為全球化,,所以現(xiàn)在的時代需要各個國家之間更多的互惠互助,不論是在經(jīng)濟上還是在一些災難性的事件上,。
沈竹:賈先生的話特別有意思,,就是富國也不好當,給多少算個夠,,或者是給多少比較合適,,也是大家經(jīng)常會爭議的事情,就包括我們現(xiàn)在應該以一個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國際援助,,我們該以一個受援者的身份還是一個援助者的身份,,經(jīng)常也是雙重身份在互相打架?
吳建民:我想應該看待這樣一個現(xiàn)實,,中國已經(jīng)走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心,,走到世界舞臺中心的時間比我們預期的早,我們是缺乏思想準備的,,你既然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心,,中國人就要有中國人的胸懷,就是說我要愛祖國,,愛人民,,毛主席過去說過中國應該對人類做更大的貢獻,所以今天我們隨著國內(nèi)的增長,,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我們對外援助在增多。
沈竹:現(xiàn)在聯(lián)合國就認為我們?nèi)司鵊DP達到3000美元了,,已經(jīng)不屬于受援國了,,讓我們轉(zhuǎn)換這種心態(tài),這個身份會不會變化,?會不會對我們的貸款越來越少,?
吳建民:我們也并不需要貸款,我們外匯儲備2萬多億美元,,我們需要什么貸款啊,。
沈竹:我們需要世界銀行的低息貸款,做項目嗎?
吳建民:做項目,,要比較一下,,其他國家比我們更少,更困難,,聯(lián)合國有些錢,,國際上有些錢,他不給我們,,我覺得中國人應當理解,。
沈竹:在對外援助的位置上,這種心態(tài)一定要調(diào)整,?
吳建民:我覺得需要調(diào)整,,對外援助,老想拿人家的這個心態(tài)不好,,當然中國特別困難,,比如說我們發(fā)生了災難,比如說像前年的汶川大地震,,我們對地震方面有些知識缺乏的,,外國向我們提供援助,我們愿意要,,這個很好,,我們歡迎他們,而且他們有些做法也使我們學到很多東西,。
沈竹:包括我們給予別人的援助,,國際上也開始對我們有要求了?
賈慶國:是,,中國是一個大國,,經(jīng)濟發(fā)展到今天,作為受援國應該調(diào)整心態(tài)了,,國際上這個錢尤其是像世行的這些貸款,,比中國發(fā)展差一些的這些國家可能更需要。但是另一方面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它的發(fā)展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很落后,這些地方需要貸款的話,,國際組織也好,,中國政府也好,可能多渠道的還需要這方面的援助和籌款,。
賈慶國:至于到底援助多少,,在什么地方,,什么項目,這些都可以談,,但是作為經(jīng)濟上發(fā)展還不錯的國家,應該知道,,國際上的援助減少甚至于最終沒有,,這是一個必然的事情,不要說這個東西可以永遠的跟著我們,。
沈竹:有人說2010是我國對外援助的一個特殊年,,很多的貸款項目在這一年的時候?qū)⒁Y(jié)束,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每年對中國的援助從2千萬美元已經(jīng)減少到了600萬美元,?這樣一個落差我們在不同的項目上面是可以感受到的,?
吳建民:這個沒有什么奇怪,中國人也不應當跟那些窮哥們?nèi)幵�,,因為我們情況要比他們好,,聯(lián)合國能夠言之成理,那些國家比我們困難得多,,他們應該多拿點援助,,我們中國人應當接受這個東西。
沈竹:大國心態(tài)我已經(jīng)從吳大使的胸懷里感受到了,,我們自己能做到的我們就多做點,。我們援助別人這種國際上對我們有要求嗎,比如說海地事件,,除了對他們進行的支持之外,,還對他們有物質(zhì)上的幫助吧?
吳建民:我們國家的經(jīng)濟實力增長,,國際社會現(xiàn)在對我們有越來越多的要求了,。
沈竹:比如說?
吳建民:無論是發(fā)展援助,,還是救災救濟的援助,,這方面都多了,而且會增長的非�,?�,。
沈竹:凡是重大的國際性的災難性事件也希望我們能伸出援助之手。
吳建民:印尼海嘯的時候全國動員捐助受災地區(qū),,當時確實挺感人的,。
沈竹:挺震撼的。
賈慶國:那好像是我們在對外援助問題上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全民動員去援助一個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不太熟悉的地方,,而且數(shù)量之大,我覺得在中國歷史上可能也是史無前例,。
沈竹:賈先生已經(jīng)把這個升級為轉(zhuǎn)折點了,,之前之后這個心態(tài)變化很大嗎?
吳建民:講他是轉(zhuǎn)折點是有一定道理,,2004年12月26號印度洋大海嘯之后世界的援助,,中國對這些地方的援助是一個轉(zhuǎn)折,它的規(guī)模之大,,過去很難比較,,為什么,是因為信息時代的到來,,我曾經(jīng)問過很多外國人,,電視上看到的畫面讓人震撼,人們的同情心就產(chǎn)生了,,那些人受災,,給予幫助,慷慨解囊,,這就是世界的變化,,包括信息時代電視的普及,包括記者第一時間到了現(xiàn)場,,把這些東西畫面向全世界傳播,,它會造成影響的,海地也一樣,,這一次美國人捐給海地的錢超過了卡特里納颶風的時候,,為什么呢,他電視上報道了很多這種畫面,。
沈竹:是民間的還是官方的,? 吳建民:民間的,老百姓的捐款,。
沈竹:民間的捐助完全可以作為對外援助的一部分,,其實現(xiàn)在越來越大的是民間捐助?
吳建民:也是一部分,。 賈慶國:政府主導的,。
吳建民:政府主導,但是民間會參與這個事情啊,,這個很好,。
沈竹:從印尼海嘯開始,我們老百姓就積極參與,,我們覺得當時我周圍好多同事,,朋友的單位全部都是組織,,集體捐獻,賈先生捐了嗎,?
賈慶國:捐了,。 沈竹:都捐了,吳先生也捐了,?
賈慶國:捐了,,捐了,現(xiàn)在國際上對中國的期待增長很快,,不光是數(shù)量上期待,,希望你多捐一點,,多援助一些,,質(zhì)量上也有很多新的期待,比如希望援助就是單純的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但是你是不是也要確定一些具體的技術(shù)條件,包括你要援助的這個結(jié)果是什么樣的,,怎么去幫助別的國家發(fā)展起來,,比如說剛才吳大使講的授之與漁,你怎么才能夠幫助別的國家真正的發(fā)展起來,,而不是給他這點東西讓他消費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非常大的一個要求,。
沈竹:在我們經(jīng)濟發(fā)展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這個問題?
賈慶國:對,,西方很多國家在過去幾十年,,給地震災區(qū)國家很多的援助,但是這么多年沒有一個發(fā)展中國家真正或者沒有幾個發(fā)展中國家真正發(fā)展起來了,,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之間的這種差距越來越大,,這就讓人家不能不產(chǎn)生一個疑問,你這援助都干什么了,。
沈竹:這也是我的困惑,,我覺得也是在這種差距之下,對外援助能不能夠為拉小這個差距,,縮小這個差距做一點,?
吳建民:這就是在援助方面要有一些新的思維。我們中國對非洲的援助,,比西方世界的援助少多了,,但是中國的援助比較受歡迎,,國際上評價很高,非洲人的評價很高,。
沈竹:而美國對外一援助呢,,國際爭議就很大?
吳建民:美國的援助,,有些受援國他是愿意要這個錢的,,前兩年我參加世界經(jīng)濟論壇,跟我一起的有美國的參議員,,有歐盟的秘書長,,有當時莫桑比克的總統(tǒng),美國的參議員就問我,,中國人的投資結(jié)果怎么樣�,。�
沈竹:美國參議員是不是醋意大發(fā),?
吳建民:美國參議員說中國的商品是不是也進到你們那去,,把你們的利器也打垮了。
沈竹:這在挑事呢嗎,?
吳建民:非洲非統(tǒng)主持的畢司長回答的很好,,他說早在中國人來之前你們的商品就把我們打垮了。
賈慶國:已經(jīng)被打垮過了,。 吳建民:這就是打垮了,。
沈竹:微言大義啊。 吳建民:這講的很好,,這種討論你平心靜氣坐下來,。
沈竹:所以援助方式也很重要,不是說你給東西了他就有好的效果,,也不是說錢多就是援助的效果好的,。
賈慶國:對,這一直是我們一個原則,,我們對外援助的一個原則,,就是幫助別人掌握技能,然后自己獨立去發(fā)展,,我們是幫助他去發(fā)展,,而不是通過援助把他給套上,使他依附于你,,這是兩種不同的思路,。
沈竹:30分鐘時間很快就到了啊,我們下午茶的時間總是很短,,因為談論的話題很有趣,,今天從吳先生身上學到什么了呢,,就是大國心態(tài)要承擔這個大國責任,怎么在對外援助上面幫別人要幫的好,,少要,,或者說是適當?shù)囊?BR>
吳建民:是,我們是世界公民的一份子,,全球公民,。 沈竹:這才是大國心態(tài)了。
吳建民:是應當有這個心態(tài),。
沈竹:從賈先生也學到了,,學到了當別人對我們有期待的時候,我們怎么當一個走向富國的國家是吧,,這可能都是對我們的考驗,。
賈慶國:承擔自己的責任。 沈竹:承擔自己的責任,。
賈慶國:對,。
沈竹:好,,非常感謝兩位,,我們準備下午茶結(jié)束去回去工作了,也感謝兩位參加我們的下午茶,,我們找時間接著再聊,,謝謝兩位。
吳建民: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