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導致華北地區(qū)多條高速公路、省級國道被迫關閉,多地出現封航,。但與2008年那場暴雪帶來的“慌亂”不同,,這次50年一遇的大雪,政府部門及時啟動了多項應急預案:緩解交通壓力,、保證蔬菜供應……極端天氣下的應對更顯從容。
極端天氣未來無法完全避免,但此次北方大雪的應對措施或能提供一個參照,,如何用最短的時間,將災害天氣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北京儲菜數千噸穩(wěn)定市價
處于中國南菜北運,、北菜南調中心地帶的中國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在北方天氣驟降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去往哈爾濱的運菜車正常情況下是24小時到達,,現在要48小時才行�,!敝袊鴫酃廪r產品物流園(以下簡稱壽光)物流部何經理日前無奈地表示,,“主要的擁堵就出現在天津到沈陽這個路段上�,!� 這只是時下北方部分地區(qū)蔬菜運輸的一個縮影,。 壽光招商部陳經理透露,通常外省來北京的運菜車,,正常情況下應該晚上八點左右進入壽光,,第二天早上就已經交易完成了,“但是惡劣天氣造成的影響很大,,今天就有七八輛20噸以上的外省菜車在早上五點多鐘才到,,這樣就沒有趕上凌晨的交易,只能再等一天,�,!� “外面進來困難,我們派往北方的運輸車輛也難過去,,因為高速公路封閉,,在天津那里整整滯留了24個小時。而且到達目的地哈爾濱時,汽車上層的蔬菜已經完全凍壞了,,損失不小,。”何經理無奈地說,。 何經理說,,雖然現在運力緊張,北方蔬菜急缺,,但是并不是運達目的地之后就會賣出好價錢,,有時候還要掉價甚至賠本�,!案咚俟芬坏┓馍�,,就可能滯留一大批蔬菜運輸車輛,而當這些車輛一同到達銷售地市場的時候,,就會造成積壓,,收菜人壓低價格�,!� 暴風雪造成的運輸難,,讓菜農們的銷售雪上加霜。 “我們今年蔬菜的庫存比往年有比較大的增加,,但沒有多少利潤,。”隸屬于山東臨沂市河東區(qū)供銷社的臨沂農大農產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林經理對記者說,,今年的蔬菜價格大幅度上漲,,往年一輛菜車只有七八萬元成本,而今年竟然漲到了20多萬元,,是往年的3倍,。 “最近一段時間北方天氣不好,,經銷商來得很少,,外面缺菜,漲價很厲害,;我們有菜賣不出,,庫存壓力又很大�,!� 臨沂市河東區(qū)一位農民表示,,今年的蔬菜種植成本本來就比往年要高出很多,“去年同期的蒜苔是0.8元/斤,,今年是2.4元/斤,,整整三倍啊,這個價錢把收菜人都嚇跑了。我現在還有很多沒賣出去,,我們希望賣個好價錢,,但是漲得太離譜,我們也心慌,�,!� 林經理說,該公司隸屬于河東區(qū)供銷社,,現在為了不讓農民受損失,,只能頂著壓力加大庫存。 值得慶幸的是,,50年來罕見的大雪并沒有使北京的農產品價格遭遇罕見的波動,。 1月4日,據有北京市“大菜籃子”之稱的北京市最大農副產品批發(fā)市場——新發(fā)地市場了解到,,蔬菜整體上市量充足,,雪后價格上漲兩成左右,其中綠葉蔬菜漲價明顯,。漲幅最高的是香菜,,達到75%。此外,,豬肉上市量保持穩(wěn)定,,價格穩(wěn)中略降。 顧兆學說,,為保障長期正常供應,,新發(fā)地市場承擔了3000噸的政府儲備任務,將規(guī)定的九大品種常見蔬菜儲存到冷庫當中,,以備緊急情況下投放市場平抑蔬菜價格,。此外,市場還動員商戶在元旦前就地儲存蔥頭2200噸,,儲存冬瓜和南瓜1500噸,,儲存土豆約500噸。他還表示,,1月3日從海南,、云南、福建和兩廣地區(qū)將有近150車蔬菜運往新發(fā)地市場,,約合4000噸,,預計3天內能陸續(xù)到京,以緩解天晴后和假期結束后集中采購帶來菜價上漲的局面,。
電煤告急 電荒憂慮加重
北方大雪“兵臨城下”之后的中國更加缺煤,。 發(fā)電企業(yè)派人集體外出“跑煤”,,成了各大電廠近段時間的主要工作。全國電煤庫存持續(xù)下降,,煤炭市場延續(xù)供不應求,,現貨煤價繼續(xù)上漲,大范圍的電煤供給緊張還會繼續(xù),。據預計,,電煤緊缺狀況將持續(xù)至今年3月。 “看著存煤一天天減少,,心急如焚啊,。”華電新鄉(xiāng)發(fā)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鄉(xiāng)發(fā)電)運行部何先生表示,。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該公司燃料部的員工都在外地出差,目的就是購煤,。 作為國有特大型火力發(fā)電企業(yè)之一,,新鄉(xiāng)發(fā)電目前存煤13萬噸左右,庫存可用煤最多可維持十天,。目前日耗煤量在1萬噸左右,,每天凌晨庫存數據統(tǒng)計報表下來后,這一數據還在一天天減少,。汽車煤和火車煤是這家公司進煤的主要交通方式,,暴雪襲來后,公路交通受到嚴重影響,,但火車煤遠遠不能保證充足的供應量,。如此一來,他們的庫存自然“入不敷出”,。 與河南省其他電廠相比,,新鄉(xiāng)發(fā)電的情況還算相對較好。何先生表示,,根據河南省電力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部分電廠存煤量僅夠三天,形勢已相當嚴峻,。據了解,,去年11月下旬以來,,河南電煤供應持續(xù)趨緊,,個別電廠甚至缺煤停機。 煤少用電多,,這一情況越來越普遍,。在江西,黃金埠發(fā)電廠優(yōu)質煤的庫存也在急劇下降,該電廠采購的優(yōu)質煤主要來自于安徽省的淮南礦業(yè),,供應量占到黃金埠發(fā)電廠優(yōu)質煤需求的90%以上,,但“受整個電煤緊張局勢的影響”,淮南礦業(yè)中斷了對該公司的煤炭發(fā)運,,導致該公司煤炭庫存急劇下降,。江西最大的發(fā)電廠——豐城發(fā)電廠的一位工作人員告知,現在廠里幾乎所有人都到各個省找煤去了,,另一名發(fā)電部門的人員表示,,6臺機組目前正在高負荷發(fā)電。 江西省電力公司有關人士表示,,入冬以來,,江西省電煤庫存逐漸下降,已經遠低于庫存警戒線,,某發(fā)電公司已因電煤庫存較低的原因,,關閉了一臺發(fā)電機組。進入去年12月份之后,,江西電網每天都要從湖南,、河南、湖北等省份購電,,但湖北省本身在去年12月份已經拉閘限電,,外購電越來越難。據悉,,目前江西省每天的電煤消耗量約8萬~9萬噸,,截至去年12月29日,江西全省電煤庫存為106.8萬噸,,遠低于160萬噸的庫存警戒線,。 包括發(fā)電廠廠長等人在內的越來越多的人奔赴重點產煤區(qū)“跑煤”,但收效甚微,。新鄉(xiāng)發(fā)電燃料部書記,、副主任張洪達告訴記者,資源太少,,煤炭產量比往年并沒有增加,,甚至產量還在下滑,局部地區(qū)煤炭供需已經失衡,。張洪達表示,,找煤的人去了湖北、湖南后發(fā)現,,當地煤炭用量也非常緊張,,能夠分給河南的煤少之又少,。“即使加價購煤,,供應也保證不了,,太難了�,!睆埡檫_說,。 目前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已經出現電煤緊張、拉閘限電現象,,河南省也開始實施計劃用電,。 與此同時出現的是用電高峰。上個月,,新鄉(xiāng)發(fā)電總發(fā)電量達到8.39億千瓦時,,電機負荷量達到85%。以往,,這一數據一般不會突破60%,。 有數據顯示,去年12月14日~21日,,全國電廠耗煤1962.42萬噸,,創(chuàng)下2009年內最高量。全國349家直供電廠存煤天數進一步下降至9天,,為2009年內最少天數,。 對此,中煤協(xié)認為,,主要有五個原因:一是近期經濟企穩(wěn)回升態(tài)勢明顯,,煤炭需求出現大幅增長;二是今年南方來水偏低,,水電出力大幅下降,,火電需求增加;三是季節(jié)性煤炭需求變化幅度加大,,近年來冬季用煤強度呈現逐年增加態(tài)勢,;四是近期大風、大雪,、大面積霧靄等天氣影響,,造成煤炭轉運量下降;五是我國煤炭資源與經濟發(fā)展呈逆向分布,,煤炭鐵路運輸瓶頸問題依然存在,。 目前我國的能源結構還沒有大的改變,煤炭需求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地區(qū),,而煤炭主產區(qū)主要在中西部,,目前鐵路運輸瓶頸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電荒來了就“跑煤”,,落實煤炭找車皮,。鐵道部有關人士表示,作為我國主要煤運通道的大秦線,,在去年12月27日日運輸111.35萬噸,,已經屢創(chuàng)歷史新高。 目前,,河南,、山東、江西等多個省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電煤緊缺,,全國電煤的價格普遍上漲已成事實,,如此高的煤價或有可能造成全國范圍內的電荒。 中國煤炭市場網專家李朝林認為,,如果今年煤價漲幅很大,,電荒將是大概率事件。
災害天氣對經濟只產生暫時性沖擊
新年伊始,,北方地區(qū)普降大雪,,局部降暴雪。北京和天津降雪量打破了1951年以來1月份日最大降雪量的歷史紀錄,。暴風雪造成的暫時性供給沖擊是否對中國經濟造成持續(xù)性影響,?暴風雪推高一、二月份的食品價格,,是否加劇本來已經抬頭的通貨膨脹預期,? 長江證券分析師張鳴表示,從宏觀層面看,,本次北方暴雪通過影響運輸導致部分商品的短期匱乏,,進而造成商品價格的上漲。因此,,1-2月內通脹壓力可能上升,,通脹預期也會進一步抬頭,這可能促使政府出臺增加商品供應,、控制價格過快上漲等政策,。從微觀層面看,交通,、煤炭,、電力等行業(yè)直接受到暴風雪的影響,,而水泥、鋼鐵,、電力設備等行業(yè)會間接受益,。一季度工業(yè)生產在全年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并且由于各大企業(yè)都有冬季備料的慣例,,原材料的庫存至少在1個月以上,,而且大型鋼鐵企業(yè)都有自備電廠,因此冰雪惡劣天氣不會阻礙正常的生產經營,。 復旦大學陳建安教授認為,,罕見的低溫天氣給我國經濟帶來了比較嚴重的損失,但災害性天氣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沖擊,。另外,,我們國家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市場正常運作的情況下,,災害天氣對經濟破壞后的重建,,不會對總需求有任何顯著影響。認為自然災害重建可以拉動經濟的說法是一個謬誤,。原因在于,,一方面在重建的錢如果不用于重建,也會通過各種方式在經濟中流通,;另一方面,,災害很可能破壞產能,影響供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