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7日電據香港大公報消息,,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26日在揚州召開的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會議上披露,大運河文化遺產的保護進展顯著,,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大運河文化遺產的資源調查和認定工作,,明確了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利用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思路,,改善了部分大運河文化遺產本體和環(huán)境景觀的保護狀況,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已全面啟動,。
據單霽翔介紹,,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2009年至2014年是大運河保護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的關鍵時期,,其中,,2009至2010年為啟動階段,2011至2012年為保護,、整治階段,,2013至2014年為申報階段。 揚州市在此間舉辦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52座海內外運河城市代表匯聚揚州,,在古運河旁共同探討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與古城建設、保護遺產與轉換功能,、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這四大關系,,促進城市建設和發(fā)展等。 外交部副部長呂國增表示,,京杭大運河在2000多年的歷史上對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運河申遺,可進一步延續(xù)并提升運河在人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單霽翔說,,運河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強調,,在發(fā)展運河經濟的同時,,要注重大運河的保護。要使大運河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有尊嚴的存在,,要看到大運河對城市文化價值創(chuàng)造,、城市特色的不可取代的突出貢獻,“尊重它的價值,,它就有尊嚴,,就會得到很好的保護和整治。” 單霽翔表示,,從現在起,,距離2014年大運河成功申遺的目標不到5年,當前最重要的是確立正確的理念,。有了正確的理念,,才有合理的規(guī)劃、合理的整治和保護的方針,。 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南至杭州,,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大運河自開鑿至今,,經歷了2400余年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