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北京8月14日電
一個身處寧夏,,一個遠在北京,,銀川市電信局退休老職工閆茂菊大媽笑瞇瞇地望著“對面”的新華社記者,,大聲說:“我剛上班的時候,,連電話都沒見過,,想都想不到這輩子能開上視頻會議,,你和我隔這么遠能互相看見談話,,變化太大啦,!” �,。保梗矗茨瓿錾拈Z大媽一家三代都在通信行業(yè)工作,,自稱“通信世家”。她的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郵電職工,,常年在外架桿鋪線,。1958年,閆大媽小學剛畢業(yè)就參加了工作,,并成為新中國通信歷史上第一位女線務員,,和上桿下井的同事們、同行們一起,,將新中國殘缺不全的通信設施一點點連成片,,匯成網(wǎng)。 閆大媽的小兒子朱偉峰1979年出生,,現(xiàn)在是中國電信銀川分公司區(qū)域營銷主任,。他特別難忘兒時母親夜深了還在洗衣服、和煤餅,,常常半夜三更被叫去搶修電纜,。有一個冬夜下大雪,母親在外忙乎了一晚上,,早晨回來全身冷得像一個冰人,。 “那時候大伙都沒想別的,只要電話能通就高興了,。我雖然文化低,,但特別好強,從不愿意為了家事耽誤工作,,單位也給了我很多次脫產(chǎn)學習的機會,,后來我也收徒弟啦,。”閆大媽說著說著,,平靜地談起一件往事,,只見視頻里面,坐在她身邊的朱偉峰顯然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頓時眼中淚光點點,。 “我懷著偉峰八九個月的時候,還天天上班,,爬兩米高的梯子在機房程控端搭架子,。有一天中午正在工作,覺得肚子痛,,晚上就把他生下來了,。我們那個時候懷孕都是不休一天假的,上班到最后一天,�,!� “我特別佩服我母親這一代電信人,他們過去承受的那種艱苦的工作和生活,,是我們這一代難以想像的,。”朱偉峰1997年從郵電中專畢業(yè)后先后從事過線務員,、客戶經(jīng)理,、經(jīng)營主管工作�,!澳赣H那一代處于國家通信大發(fā)展時期,,以工程建設為主,現(xiàn)在的線務員以裝機查儀,、服務客戶為主,,接到報修電話再晚也得趕緊爬起來去查障,因為公司對社會有承諾必須在數(shù)小時內(nèi)修好線路,。雖然工作環(huán)境沒那么艱苦了,但壓力更大了,�,!� 朱偉峰剛參加工作時,裝部電話要等十幾天,,“求大于供,,那時我們基本上沒有為客戶服務的概念�,!彪S著電信改革的深入,,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上全球固話萎縮的大背景,“電信公司轉(zhuǎn)型,,從拉線路的,,變成了賣綜合信息服務的�,!� 有一回,,朱偉峰所在的客戶經(jīng)理部晚上8點接到一個報修投訴,部門主任通知朱偉峰去修,,年輕氣盛的朱偉峰一時偷懶,,心想一晚上電話不通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把活給推掉了,。第二天,,他聽說這個電話晚上10點裝通了。一問,,是主任去裝的,。 這件事極大地觸動了朱偉峰。后來在小靈通網(wǎng)絡建設時,,朱偉峰在盛夏的酷暑中為防止曬傷,,全身迷彩服長褲長袖,一天喝掉20瓶礦泉水,,頭上的汗水把樓頂?shù)牡孛娲驖窳艘黄�,;在嚴冬的寒風里腿上里里外外穿了八層,而為了方便操作工具,,他把皮手套上的五個指頭都剪掉了,,手變得像銼刀一樣粗糙僵硬,第一次拉女朋友的手,,“她問我你的手怎么這樣,?” 中國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不但讓閆大媽驚訝,,也讓朱偉峰感嘆“總在發(fā)生質(zhì)變”,。1999年,朱偉峰在日本定居的好朋友回銀川玩,,隨身帶了一個小靈通,,當時朱偉峰的“最新式裝備”是個尋呼機,還是數(shù)字的,�,!拔抑灰娺^笨重的大哥大,簡直不能理解電話怎么能做得那么精致,那么漂亮,。我從來沒見過,,覺得太新穎了�,!� 然而2008年底,,這個朋友又一次回銀川時,朱偉峰給他辦了個小靈通,,這回輪到朋友驚奇了,,直嘆發(fā)展太快了,中國小靈通比他的手機功能還要多,。 朱偉峰每天晚上只要有時間,,必然上網(wǎng)去看新業(yè)務新知識,如果一個月不學習,,自己都感覺跟不上時代了,,他已經(jīng)通過函授得到了本科學位�,!艾F(xiàn)在做營銷,,不用風吹日曬了,但必須開動腦筋才能贏得客戶,�,!碑斅犝f記者還不是中國電信的用戶時,朱偉峰馬上請記者方便時聯(lián)系他,�,!拔視鶕�(jù)你的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全業(yè)務融合套餐,保證在一小時之內(nèi)打動你,�,!� 閆大媽則對自己的晚年生活特別滿意�,!拔覄倕⒓庸ぷ鲿r,,工資只有18.5元,現(xiàn)在是2500元,。我年輕的時候想,,能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這輩子就滿足了�,,F(xiàn)在我家人手一部手機,,電視、空調(diào),、電腦,、打印機、傳真機,、掃描儀……什么都有,,老伴兒天天在上網(wǎng),查資料,、讀新聞在線,、聊天,什么時髦玩什么,。我覺得非常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