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中國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決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飯問題,,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時它也說明了中國人口對土地和糧食的壓力,。中國陸地總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國家之一。在現(xiàn)有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可被農林牧副漁業(yè)和城鄉(xiāng)建設利用的土地占總面積的2/3,,其他1/3則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難度很高,,成本極大,。1952年,中國耕地面積為16.2億畝,,人均耕地面積為2.8畝,。當時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是5.5畝。雖然與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卻是中國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國的耕地面積約為14.3億畝,,人均只有1.15畝,,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年間,,耕地面積減少了近2億畝,,人口卻增長了6億5千萬,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劇,。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積的減少,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還將進一步下降,。預計15年后,,人均耕地面積將下降到1畝以下。 人口與糧食 目前,,中國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約為1.5億,,到本世紀末,很可能突破2億,。人口與土地之間的關系不僅表現(xiàn)在人均耕地面積的減少,,而且表現(xiàn)在對土地環(huán)境的污染破壞和人均糧食產量的徘徊不前,。由于人口增長對農產品的需求壓力,迫使農民高強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嚴重,。目前,提高糧食產量的主要辦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這使土地的結構遭到破壞,、肥力下降、板結貧瘠,。耕地資源數量的減少和質量的下降,,已經成為中國農業(yè)生產和經濟發(fā)展的一個不利因素。中國的糧食生產在過去的50多年里有驚人的提高,。1949年,,中國糧食產量為2264億斤,人均產量416斤,;1997年總產量增長到9883億斤,,人均產量約為800斤。在這期間,,糧食總產量增長了3倍,,但是同期人口總數從5.4億增長到12.36億。政府年年強調糧食播種面積,,但我們仍然感到糧食供給處于緊張狀態(tài),。中國的糧食畝產現(xiàn)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平,進一步提高的潛力已遠不如過去,,因此,,為支持中國社會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提高人均糧食占有量,,就必須降低人口的增長速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