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華盛頓,,金融峰會上演,。舉世期冀,該會既能達成書面共識,,又能有所行動,,給陷入深寒的全球經濟帶來一些暖意。
美國是這輪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次貸危機禍延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對召開這樣的金融峰會并不熱切。歐洲則反之,,迫切希望峰會重構甚至顛覆美國主導的金融體系,,爭奪未來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權。也正因如此,,美國總統(tǒng)布什在峰會前夕放出悲觀口風,,不要冀望這場峰會解決實際問題。當選總統(tǒng)奧巴馬則以尊重現(xiàn)任總統(tǒng)的名義婉拒與會,,更使峰會意興闌珊,。
值得一提的是,借峰會傳遞重建新體系的歐盟也發(fā)生了變化,。只有法國還在堅持,,以矯正美國的錯誤。早先呼吁重建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甚至要推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英國,,則反過來強調要強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如此雜音,,使歐盟替代美國主導權的金融野心難以實現(xiàn),。
不僅歐盟內部出現(xiàn)裂痕,在資本主義強國體系內也難以達成共識,。就在上月北京的亞歐峰會上,,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提出以歐元取代美元的提議時,日本就表達出維護美元地位的決心。事實上,,二戰(zhàn)后的金融體系,,雖說美國主導,其實歐日也是體系主角,。如果說美國要對這場金融危機擔負主要責任,,歐日也難辭其咎。所以,,資本主義體系內的爭執(zhí),,說到底還是利己的主導權之爭,對破解當前的金融危機而言并無助益,。
可以觀察到的亮點是,,向來獨占全球金融體系發(fā)言權的“七國集團”(俄羅斯除外),和常常披掛意識形態(tài)外衣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終于意識到了發(fā)展中國家的存在,。危急時刻,拉來中,、印,、巴等新興發(fā)展中國家,這似乎是增加了發(fā)展中國家的表達權,,但同時隱含著希望這些國家也能為戰(zhàn)后西方金融體系的錯誤埋單,。
盡管如此,昨天,,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還是欣然與會,,表達出和相關國家共克時艱的大國責任。就在峰會前夕,,中國剛剛出臺刺激內需的十大舉措,,投資總額高達4萬億元人民幣,并且提升了3700余種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梢哉f,和世界主要國家互為重要貿易伙伴的中國,,在以實際行動強力驅動投資,、貿易和內需的“三駕馬車”,在美國經濟喑啞熄火的時候,,發(fā)揮著全球經濟引擎的作用,。
在東道主心掛兩腸,歐,、日,、俄爭吵不休的情況下,,中國會成為金融峰會中的主角之一。一者,,中日兩國擁有美國政府大量國債,,并不希望顛覆戰(zhàn)后金融體制,這也符合英,、加,、澳等國利益。故而,,正如奧巴馬和胡錦濤主席通電話時所述,美國希望在金融峰會上和中國合作,。二者,,美國主導的金融體系卻有大刀闊斧予以修正的必要性,中國在此問題上和法國有相當共識,。修正既有的全球金融體系,,增加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言權和決策權,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所以,,中國參與,具有消弭各方雜音的作用,。對中國而言,,這或許是體現(xiàn)大國責任的標志性事件之一。
所以,,金融峰會,,未必會給全球經濟帶來立竿見影的靈藥,也難以完全化解各方分歧,。但是,,發(fā)達國家不再自說自話,發(fā)展中國家勇于擔起相應的重任,,大家協(xié)商妥協(xié),,理性博弈,還是讓世人看到了人類互助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