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投機商的好日子可能已經到頭,國際油價6月3日開始大幅下跌,,紐約,、倫敦兩地油價跌幅均超過每桶3.4美元。引起油價跳水的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6月3日上午的一番演講,,他表示美聯儲十分關注美元貶值帶來的影響,,為了抑制通脹,美聯儲近期將不會繼續(xù)減息,。這刺激了美元對歐元匯價走強,,也導致當天國際油價一路下跌。
與此同時,,美國商品期貨管理委員會(CFTC)表示將加大對能源市場的監(jiān)控,,并首次披露已就原油市場上可能存在的價格操縱問題進行了長達6個月的調查,不日將公布結果,,這導致了投機資金大量逃離,,成為迫使油價高位回調的因素之一。顯然,,美國開始重視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發(fā)的通脹威脅,。 過去的幾個月,與國際原油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相伴隨的是尋求油價上漲真兇的紛擾:一部分美國人堅信中國和印度的需求是能源價格飆升的主要原因,,而供應也存在問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則指責投機操作者才是油價高漲的元兇;發(fā)展中國家認為美元持續(xù)的貶值才是罪魁禍首等,。沒有人愿意做替罪羊,,這導致了世界石油市場供需信息的混亂,為洶涌而入的投機商提供了操縱的機會,,中國地震導致的柴油發(fā)電需求,,也荒誕地成為國際油價上漲的理由,這也加劇了全球通脹和有關未來的迷茫,。 發(fā)展中國家的繁榮的確增加了石油需求,,但國際油價不可思議的上漲顯然被美元貶值和投機所引發(fā)的預期操控,除非美元扭轉弱勢及全球經濟放緩,。美聯儲為刺激經濟已將基準利率從5.25%降至目前的2%,,美國先確保本國經濟不陷蕭條后,才關心通貨膨脹,。美聯儲的邏輯之一是“格林斯潘法則”,,即央行不能在事前識別和刺破經濟泡沫;二是,,若依靠經濟放緩來緩解通貨膨脹,,需要全球央行一起采取行動才能奏效,,美聯儲單獨行動無法產生應有的效果。 全球化衍生了貨幣政策的外部效應,,即一個國家單獨控制通脹會令其自身經濟增長下降,,但有利于降低其他經濟體的通脹。因此,,各國央行都不愿意單方面率先采取緊縮貨幣政策,以犧牲自身經濟增長換取可能仍然無法抑制的通脹,,并成為美國次貸危機的附帶犧牲品,,除非美國率先承擔責任。投機商正是看準以美國為首的各國都不愿意采取緊縮措施,,因此毫無顧忌地推高再推高油價,,直到全球央行投降。 美國人的實際生活正在受通脹的威脅,,美聯儲必須面對日益失控的油價,,否則,美國力圖挽救經濟的措施將因通脹而失效,,并可能引起政治上的麻煩,。然而,美聯儲停止減息的信號以及打擊市場投機的努力并不能扭轉高油價的趨勢,,鑒于中國,、印度等發(fā)展中國家需求仍然旺盛,以及產油國希望保持高油價而采取的產量控制措施,,都為市場維持高價格水平提供了供需基本面的支撐,,美國的行動僅僅打擊了一點點過于囂張的那部分泡沫,真正的泡沫需要全球央行實施緊縮政策才可能刺破,,而這顯然難以做到,。 唯一的可能是美元持續(xù)、有力且不可逆轉地走強,,從而引發(fā)包括石油在內的商品市場的價格崩潰,。那么,彼時中國將面對的不再是高通脹的威脅,,而可能是熱錢有步驟撤離對中國資產和金融市場造成的沖擊,。美國或許能夠避免一場技術性的經濟衰退,疲弱美元將幫助美國經濟在今年秋季以后實現復蘇,。但是,,從長遠看,美元所蘊含的債務和信用危機,,必將導致一場更為漫長和坎坷的國際貨幣體系重組,,中國將在重組過程中損失較多的外匯儲備,,但如果中國能夠渡過目前的危機以及建立國際化的貨幣體系,貨幣體系的重構將是人民幣崛起的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