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北京奧運會專題]
 |
資料照片 |
曾舉辦過第10屆和第23屆奧運會的洛杉磯是美國第二大城市,,是美國人口最稠密也最多樣化的地區(qū),也是全球文化,、科技,、媒體,、經濟、國際貿易中心城市之一,。洛杉磯擁有全球知名的各種專業(yè)與文化領域的機構,,更是美國最重要的經濟中心,洛杉磯市及緊鄰區(qū)域的GDP產值為全球第20名,。洛杉磯還是全球流行文化的領頭城市,,在大眾娛樂——諸如電影、電視,、音樂方面構成了洛杉磯的國際聲譽和全球地位的基礎,。 早在1920年安特衛(wèi)普奧運會時,洛杉磯就開始行動,,爭取獲得奧運會舉辦權,。1923年國際奧委會羅馬會議決定了第10屆奧運會于洛杉磯舉行,。羅馬會議后,,洛杉磯便開始籌備,即使是在經濟危機席卷全球時,,也未受到多大影響,,其準備工作大致于1930年完成。洛杉磯的體育設施和其他安排都很出色,,是以往各屆無法相比的,。體育場館不僅設計新穎,設備完善,,而且宏偉壯觀,,可容納觀眾10.5萬人。另外,,洛杉磯還為男選手專門修建了一座漂亮,、舒適的宿舍區(qū),700個木頭小屋可供2000余人居住,。女選手則被安排在臨近賽場的豪華旅店內,。鑒于這次經驗,國際奧委會后來在《奧林匹克憲章》中明確規(guī)定,,今后奧運會主辦國必須修建一座奧林匹克村,。 1932年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的參賽國家共37個,其中首次參加的有中國和哥倫比亞,。運動員共1408人,,其中女子127人,男子1281人,。美國運動員人數(shù)最多,,共337人,;本次賽會共設立了14大項117小項比賽。項目設置與上屆相比變化不大,,只是取消了東道主不太感興趣的英式足球,,而進行了美式足球的表演;中國代表團共6人參加(分別為劉長春,、沈嗣良,、宋君復、劉雪松,、申國權,、托平,但運動員僅劉長春一人),。原擬參加三個短跑項目的劉長春,,因旅途勞頓,放棄了400米跑,,在100米,、200米跑預賽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參賽開創(chuàng)了中國參加奧運會比賽的歷史,,對中國體育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1984年,洛杉磯又舉辦了第23屆奧運會,。盡管以前蘇聯(lián)為首的幾個國家出于報美國1980年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的一箭之仇聯(lián)合抵制參加本屆奧運會,,但仍有創(chuàng)紀錄的140個國家參與了此次盛會。 重返奧運賽場的中國體育代表團也在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展示出新興世界體育強國的風采:許海峰在男子手槍慢射比賽中不僅獲得了本屆奧運會決出的第一塊金牌,,更是實現(xiàn)了炎黃子孫在奧運會上金牌及獎牌“零的突破”,,一雪百余年來“東亞病夫”的恥辱;25歲的欒菊杰經過奮力拼搏,,戰(zhàn)勝了世界名手,、聯(lián)邦德國32歲的科·哈尼施,奪得女子花劍冠軍,,這也是亞洲第一次在奧運會上獲取擊劍金牌,;中國舉重運動員也連連告捷,曾國強在52公斤級,、吳數(shù)德在56公斤級,、陳偉強在60公斤級、姚景遠在67.5公斤級中連奪四金;中國女排在8月8日決賽時發(fā)揮所長,,直落三局擊敗美國隊,,拿下了金牌,實現(xiàn)了三連冠(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界錦標賽冠軍)的夙愿,;李寧在自由體操,、鞍馬、吊環(huán)中一人獨得三枚金牌,,還獲得了另外的兩枚銀牌和一枚銅牌,,是本屆奧運會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被譽為“力量之塔”和“使人傾倒的小巨人”,,在本屆體操比賽中,,中國隊共獲11枚獎牌,體操也成為中國代表團在這屆奧運會上獲獎牌最多的項目,。 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的最大亮點就是實現(xiàn)了奧運“經濟”,。雖然現(xiàn)代奧運經濟形成的重要時期源自1964年日本東京的第18屆奧運會,但是奧運經濟的全面贏利卻源自于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這屆奧運會“奧運經濟”的全面成功,,開創(chuàng)了奧林匹克事業(yè)的里程碑,自此以后歷屆主辦者都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潤,,拉動了地區(qū)經濟的增長,,使奧運經濟成為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新增長點及現(xiàn)代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形式。這屆奧運會還開創(chuàng)了許多先例:與企業(yè)集團訂立資助協(xié)議,;出售電視轉播權和比賽門票;壓縮各項開支,,充分利用現(xiàn)有設施,,盡量不修建體育場館;不新蓋奧林匹克村,,租借加州兩座大學宿舍供運動員,、官員住宿;招募志愿人員為大會義務工作等,。美國商人尤伯羅思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使組委會的工作井井有條,使原計劃五億美元左右的耗資不僅沒有出現(xiàn)虧空,,而且還有盈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