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DP連續(xù)5年兩位數增長 ● 去年CPI漲幅創(chuàng)11年新高 ● 今年仍有較大物價壓力 ●
過去5年宏調成效顯著 ● 美經濟走勢對中國影響須密切關注 ● 2008年中國經濟將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
昨日,,作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中國的2007年宏觀經濟底牌終于揭開,。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謝伏瞻公布了2007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據最新統(tǒng)計數據,經初步核算,,2007年GDP達246619億元,,比上年增長11.4%。至此,,中國已連續(xù)5年增速達到或超過10%,,這在中國近17年來是第二次。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面臨一些明顯壓力,,比如,2007年CPI增長4.8%,,創(chuàng)11年來新高,,也大大突破了去年年初確定的3%以內的漲幅目標,。 謝伏瞻說,過去5年,,中國經濟保持了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6%,且年度之間波幅不超過1個百分點,,經濟沒有大起大落,,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時,,就業(yè)增加非常多,5年新增城鎮(zhèn)就業(yè)達到5100萬人,,平均每年超過1000萬人,。 謝伏瞻認為,過去5年是中國經濟效益最好的5年,。財政收入從2002年的18903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超過5萬億元,;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利潤累計達到78632億元,2007年達到22951多億元,。 謝伏瞻指出,,過去5年還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幾年,扣除物價因素的影響,,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8%,,農村居民純收入年均增長6.8%。 謝伏瞻說,,過去5年里,,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yè)總體水平都在大幅提高,。工業(yè)企業(yè),、金融企業(yè)都扭轉了過去經營困難的局面,贏利水平大幅增加,,競爭力大幅提高,。 對于很多人關心的中國宏觀調控的成效問題,謝伏瞻也給予了較詳細的分析,。他說,,從短期也能看到宏觀調控的成效。 �,。玻埃埃纺杲洕鏊僖患径仁牵保保保�,,二季度是11.9%,三季度下降到了11.5%,,四季度進一步降到了11.2%,,這說明經濟增長偏快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投資增速在緩慢回落。其中,,三季度投資增長是25.3%,,比二季度回落1.6個百分點。四季度增速是23%,,比三季度回落2.3個百分點,。貿易順差增速也在逐步回落。其中,,三季度比二季度回落了22.2個百分點,,四季度比三季度回落了37.9個百分點。 謝伏瞻表示,,當前各界對中國經濟走勢的評價,,包括對中國政府宏觀調控的成效,總體上是肯定的,。而看待中國的宏觀調控及其成效,,不能只從一個時間點看,要看過去5年這一輪經濟增長階段,。 謝伏瞻認為,,受國內外綜合因素影響,去年下半年價格漲幅還處在高位,。但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控,,也會收到應有的成效。 他說,,中國經濟2008年的走勢,,還將保持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增長速度如果出現緩慢或適度回落的話,,也應該是我們所期望的。 謝伏瞻指出,,如果過10年,,或者更長時間回頭來看,就會更加感覺到這5年經濟發(fā)展的不容易和珍貴,。 經歷了從1992年到1996年連續(xù)5年的嚴重通貨膨脹后,,我國CPI在長達10年的時間里一直保持基本穩(wěn)定。但從2007年開始,,這一態(tài)勢出現重大變化,。CPI開始出現持續(xù)攀升的勢頭,3月份以來,,連續(xù)10個月超過3%的警戒線,,8月份以來又連續(xù)5個月超過6%,。對此,謝伏瞻指出,,這是一種綜合影響的結果,。 從總量上來講,流動性壓力比較大,,充裕的貨幣供給是物價總水平上漲的影響因素之一,。而從結構上講,影響這一輪CPI上漲的誘因是去年年中豬肉價格的上漲,。此外,,影響物價上漲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國際性的初級產品價格上漲對中國市場的輸入性影響,,即石油和食用植物油價格的上漲,。 謝伏瞻認為,這一輪物價上漲的國際背景與以往有很大不同,,是一種全球性的趨勢,如印度去年CPI上漲5.2%,,俄羅斯上漲9.4%,,美國預計也將達到2.8%。即便沒有任何新的漲價因素,,僅僅是去年的物價上漲翹尾影響,,就會給今年我國物價帶來比較大的壓力。因此,,控制物價上漲是今年宏觀調控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對于美國經濟的走勢,謝伏瞻指出,,美國和中國都是這一輪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美國經濟減速,無疑會對世界經濟的走勢產生負面影響,。一方面我們要密切關注美國經濟的走勢,,關注美國貨幣當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關注這些政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要著力于解決中國經濟自身所存在的體制性矛盾和結構性矛盾。中國經濟整個政策的取向已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即采取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在這樣一個總的指導思想下,我們會采取相應措施來盡可能地減少美國經濟減速帶來的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