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家日資汽車公司經(jīng)銷商網(wǎng)絡(luò)發(fā)展部工作的肖欣,,這幾天一直在考慮,,下班后是否從單位附近的超市買幾桶食用油回去。
準確地說,,是在上周接到母親的電話后,,肖欣開始有了這樣的考慮。肖欣的媽媽住在南方的一個小縣城,,她告訴肖欣,,老家的豬肉、青菜還有很多東西最近漲價漲得很厲害,,“去超市多買點油,油總是需要的,,也存得住,。”
肖欣很少在家做飯,,肉菜漲價給她生活帶來的變化似乎還不很明顯,。讓她感覺明顯的是經(jīng)常和同事去聚餐的那家飯館,已經(jīng)兩次提高了菜價,,那個四川老板說他也沒辦法,,“進貨的價格都在漲�,!�
7月份的CPI上漲5.6%,,創(chuàng)下10年來的新高,。肖媽媽并不了解CPI的意思,但她知道,,這一次漲價的感受,,與1988年和1992年那兩次有些相似。
而在肖欣這里,,除了媽媽的叮囑,,更多聽到的是同事、同學的勸告:物價漲得這么快,,再不關(guān)心關(guān)心兜里那點錢,,可就要吃虧了。
1988年:搶購風扇
1988年,,肖欣才5歲,,媽媽告訴肖欣,那一年她們家買了9臺電風扇,。
從1983年開始,,經(jīng)濟基本以兩位數(shù)的速度快速增長,1986年略微降至8.8%,,但隨后的1997年又猛升至11.6%,。連續(xù)5年的高速增長,通貨膨脹的壓力已經(jīng)累積到一定的程度,。1985至1987年的CPI漲幅分別達到9.3%,、6.5%和7.3%。
在1988年,,推行了4年多的“價格雙軌制”終于被實踐證明為宏觀調(diào)控的絆腳石,。同在這一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造訪中國,,這位國際知名的價格理論和貨幣理論經(jīng)濟學大師提出中國政府應(yīng)該放開價格管制,,“長痛不如短痛”。
于是,,一個匆忙推出,,并注定要成為今后經(jīng)濟學家長期爭論的政策出臺了,這就是著名的“價格闖關(guān)”,。簡單地說就是,,政府放開物價管制、取消“價格雙軌制”,。
當年3月,,上海開始闖關(guān)行動,調(diào)整280個種類商品的零售價,,其大部分為小商品和生活必需品,,價格普遍上漲兩至三成,。隨后5月開始,價格闖關(guān)蔓延至全國,,各中心城市的豬肉價格以70%速度猛漲,,其他生活品價格緊跟其后。全國物價開始失去控制,,猶如掙脫了韁繩的野馬,。
“那一年什么都漲價,有的東西隔幾天就漲一次價,�,!眿寢尭嬖V肖欣,“當時電風扇價格漲得最快,,在商場上根本買不到,,都得找關(guān)系。還好你爸爸認識人,,加上幫你二叔,、三叔帶的,咱家一共買了9臺,�,!�
柴米油鹽等生活必需品,在當時成為最搶手的物品,,有人搶購了數(shù)百盒火柴,,足夠用上5年;有人之后的3年沒有買過醬油和醋,。很多市場像是被洗劫過一般,,空無一物,只要貨架上擺出來的商品都被買空,。
到了當年7月,,CPI的上漲幅度增至19.3%,創(chuàng)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紀錄,。而事后統(tǒng)計,,1988年全年的CPI漲幅高達18.8%,也就是說大家手中的錢,,這一年縮水了近兩成。
一串數(shù)字可以折射當時的情形:在8月份,,全國商品零售總額增加了13%,,其中糧食增銷30.9%,棉布增銷41.2%,,電視機增銷56%,,電冰箱增銷82.8%,,洗衣機增銷130%。
1992年:搶購黃金耳環(huán)
在肖媽媽記憶里,,1992年至1993年的物價上漲比常年來得更早一些,,也更猛一些。
1992年,,CPI逐漸從4%悄無聲息攀升至8%,,物價再度上漲已成為大家心中隱憂。誰知剛過1993年元旦,,物價再度脫離控制,,1月份一下子突破到了兩位數(shù)達到10.3%,數(shù)據(jù)一出,,市場嘩然,。
但更讓肖媽媽這樣的普通市民猝不及防的是,1月CPI漲幅只是全年最低,,逐月攀升后,,12月當月漲幅居然高達18.8%!總的來看,,1993年全國零售物價小城市上漲13%,,大城市上漲25%。
財富的急劇縮水,,讓老百姓感受到物價瘋漲的切膚之痛,。于是,買入能保值的商品,,成為大家無奈的選擇,。有了1988年搶購的經(jīng)歷,肖媽媽這一次買的是黃金耳環(huán),,“當時實在沒什么買的了,,大家都說黃金能保值�,!�
“黃金漲價的速度,,還是趕不上油鹽柴米和電視機的漲價速度�,!毙寢尣粺o遺憾地告訴肖欣,。
媽媽告訴肖欣,那些年已經(jīng)意識到用其他方法來保護自己手中的錢不縮水,。一些有眼光的人也會買寶石,、古董、股票;還有更多的人接受了銀行的保值儲蓄,,甚至高息攬存和有獎儲蓄,,“咱家存了一萬塊錢,銀行獎勵了一輛自行車呢,。不過,,后來這些都被取消了�,!毙寢屨f,。
捍衛(wèi)幸福感
作為上述兩輪通脹的親歷者,申銀萬國高級經(jīng)濟學家李慧勇指出,,總體上看,,目前“我們預期的新一輪通貨膨脹已經(jīng)到來”。
不過國家統(tǒng)計局總經(jīng)濟師姚景源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整個物價的上漲不具有可持續(xù)性,。
李慧勇告訴《第一財經(jīng)日報》,上兩次通脹與這次的特點和主要誘因都不盡相同,,“三次都是由食品價格領(lǐng)域領(lǐng)漲,,背后更有流動性過剩的陰影”,但是1988年“主要由于國家的收入分配政策調(diào)整,,更多地向居民傾斜,,城市收入上漲較快,因而在消費領(lǐng)域開始了這一輪通脹”,。而1992年那次,,則主要是由于投資過熱的刺激。1992年的固定資產(chǎn)投資達到了7800億元,,比上年增長幅度達到44.4%,;1993年增加到11829億元,比上年增長51%,。
李慧勇還預測,,在流動性過剩和企業(yè)定價能力增強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商品和服務(wù)進入了漲價行列,,目前這輪通貨膨脹的幅度和持續(xù)性,,會明顯強于2004年糧食價格上漲導致的價格上漲。預計下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將在5.5%以上,。
通脹壓力下,,財富縮水的速度將影響一些人的幸福感,因此有人感嘆:“跑不過劉翔,,也一定要跑過CPI,�,!�
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人擁有100萬元現(xiàn)金資產(chǎn)而不進行任何理財,,在通脹率僅為3%的情況下,,30年后這筆錢的實際購買力只相當于現(xiàn)在的40.1萬元。而如果進行合理的理財規(guī)劃,,即使年回報率只有5%,,經(jīng)過15年100萬元能變成200萬元。
理財專家表示,,“理財”其實很簡單,,就是將自己的收入進行合理的分配,但也很重要,,因為“投資理財有風險,,但不投資同樣有風險。主動承擔風險更有助于獲得幸福生活”,。
理財工具包括保險,、儲蓄、銀行的理財產(chǎn)品,、基金,、股票、外匯,、期貨,、黃金、房地產(chǎn),、收藏品等,。在專家看來,各種理財工具本身并無優(yōu)劣好壞之分,,普通人可依據(jù)自己的理財目標和收入能力選擇不同的工具組合,。這些工具組合,就是“跑”過CPI,、捍衛(wèi)自己財富和幸福感的武器,。
不過,對于肖欣而言,,與她媽媽當年不同,,她還有一套80萬元的房子在按揭,車子和孩子在未來幾年都將成為需要考慮的理財目標,,而眼前的豬肉,、蔬菜、方便面漲價,,效應(yīng)也會很快顯現(xiàn)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她決定明天打個電話,告訴媽媽,不從超市買油回家放著了,,從明天起,,要做一個幸福的人,除了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還要包括如何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