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7-03 作者:余豐慧 來源:齊魯晚報 |
|
|
�,。吩拢踩铡妒仪f日報》報道,,記者從中國勞動學會主辦的“深化企業(yè)薪酬制度改革促進構建和諧社會”論壇上獲悉,中國職工工資總額和職工平均工資連續(xù)四年實現(xiàn)兩位數(shù)增長,,并分別超過同期國內生產(chǎn)總值,、人均國內生產(chǎn)總值的增長速度,,為改革開放以來職工工資水平增長最快時期。 這幾年來,,我國經(jīng)濟一直保持兩位數(shù)的增長水平,,國家財力大大增強,人民收入水平明顯提高,,職工工資增長較快,,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為“改革開放以來職工工資水平增長最快時期”高興的同時,對存在的一些隱憂,,也不能有絲毫忽視,。 首先,工資增長最快,,是在職工工資收入低水平基礎上的增長,。據(jù)報道,2002年,,中國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12422元,,2006年達到21001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年均遞增12%,。但是,2006年,,職工平均月工資也只不過1000多元,。這個工資水平相對于快速增長的經(jīng)濟,應該說不算高,。 其次,,這個“工資增長最快時期”也是收入差距較大的時期。雖然職工平均工資以及職工工資總額有了大幅增長,,甚至超過了同期國內生產(chǎn)總值的增長速度,,但是,,這個平均工資水平很大程度上是被高工資、高收入者拉高的,,實際上低于平均工資水平的職工占絕大多數(shù),。因此,如果不加分析地憑人均工資水平做決策,,就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因此,由于工資收入差距過大,,只公布工資總額和工資平均增長水平,,無法反映真實情況,特別是無法反映一般職工,、一線職工,、低層職工的真實收入狀況,甚至會誤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走向,。 再說,,“工資增長最快時期”還伴生著一些商品價格增長和服務價格過快增長,這更需要我們清醒一點,,而不是盲目樂觀,。我們必須看到,近年來,,個別商品價格漲幅確實過大,,比如,住房價格直線上升,,百姓已經(jīng)不堪重負,;教育收費價格、醫(yī)療醫(yī)藥價格以及水電煤氣等公共產(chǎn)品價格,,漲幅都不算小,。高房價使城市居民要么傾其所有買房,要么通過貸款等高負債買房而成為房奴,,教育收費,、醫(yī)療醫(yī)藥費用也壓得百姓喘不過氣來。因此,,盡管收入一天比一天高了,,工資確實在漲,但是不少人感到自己負擔越來越重,,壓力越來越大了,,有的還背負了一身債務。誰在作怪,?物價上漲當然是原因之一,。 因此,,我們必須冷靜看待“工資水平增長最快時期”,決不能為此而沾沾自喜,。要通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縮小工資收入差距,大幅增加普通職工收入,,抑制房價等重要商品價格過快增長,,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wěn)定等措施,使百姓真切和明顯感到“工資水平增長最快時期”給自己帶來的實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