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可以5元“淘”到一件做工不錯的襯衫,、10元買一條質地上乘的褲子,,通過專業(yè)市場集中經營尾貨的北京麗澤橋“天蘭天”尾貨交易市場因此遠近聞名。 你知道什么是“尾貨”么?“尾貨”又從何而來呢,?據權威統(tǒng)計,,有“世界加工廠”之稱的我國服裝生產企業(yè)承擔著全球超過一半的服裝加工任務,。而國外品牌在下訂單的時候一般會采用“來料加工”的方式,,為確保生產足夠量的合格產品,當然來料配給量肯定會大于訂單要求,。而加工廠家在按訂單交貨后,,總會有部分剩余,這部分商品就成了“尾貨”,。 據了解,,我國的服裝加工業(yè)每年的生產量達數十億件,根據一批服裝原單生產中大約會產生3%至5%尾貨的比例來計算,,每年的“尾貨”量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巧打“尾貨”牌 讓瀕危市場起死回生
雖然每年都會產生海量的服裝“尾貨”,但是在此之前,,“尾貨”交易卻一直處于半“地下”狀態(tài),。一些經營“尾貨”的人往往是在居民小區(qū)里租幾間地下室當倉庫,靠一些朋友口口相傳的介紹做交易,,供求雙方信息很難溝通,,常常是好的貨品賣不上好價錢,而急需貨物的人又找不到貨源,。 另一方面,,工商部門對監(jiān)管這種“暗流涌動”式的“尾貨”交易方式也頗傷腦筋,一些假冒偽劣商品,、甚至“洋垃圾”也趁機沉渣泛起,,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因此,,亟需有人搭建一個平臺,,來承載尾貨交易的重任。 麗澤橋地區(qū)是北京的一個外來人口的集散地,,整日忙碌的車流和人流川流不息,。創(chuàng)建于去年底的天蘭天市場最初定位于建材市場,經營者主要是看中了麗澤商圈的客流量和建材市場主流地位,�,?墒鞘屡c愿違,,經過數月的招商總攤位達1000個的市場才招到80個商家,市場經營者陷入尷尬境地,。 思前想后,曾經在動物園經營過服裝批發(fā)的管理者決定將市場轉型,,重回服裝老本行,。市場負責人梁吉良向《市場報》記者介紹,大家分析了周邊消費的層次,,以及以往對“尾貨”市場的了解,,外加對“尾貨”交易現存問題的判斷,最終決定轉變經營方向,,創(chuàng)建第一家專業(yè)的“尾貨”批發(fā)加零售市場,。 近半年后的今天,天蘭天的商戶已經達到800家左右,,日平均客流量達到兩三萬人,。市場為天蘭天走“尾貨”交易市場之路的選擇投了贊同票。
“尾貨”交易漸成氣候
門前赫然掛著“2元至25元服裝這里淘個夠”的招牌,,天蘭天市場現在已成為“淘貨人”關注的焦點,,而且也吸引了北京周邊省份的客流。據梁吉良介紹,,在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期間,,尾貨市場大約接待了20萬人次左右。其中,,來自河北,、天津、山西,、東北,、內蒙古等地的“淘貨人”就超過3萬人次。 市場商販中還流傳著一個說法,,山西一位老板開著兩輛大卡車來天蘭天服裝尾貨市場“淘貨”,,一共才花了10萬元左右,回去一倒手就賺了幾倍的利潤,。根據調查顯示,,該市場7天出貨量超過60萬件,交易額超過700萬元,。黃金周整體銷售中,,批發(fā)比例為35%,零售占65%,,其中零售服裝價位在20元至50元的服裝占60%,。 在市場中經營的商戶漸漸嘗到了甜頭,,紛紛擴大自己的地盤,準備大干一番,。張先生做了數年的“尾貨”生意,,一直苦于沒有一個買賣雙方交流的平臺,處于一種“小打小鬧”的狀態(tài),。進入市場這半年來,,逐漸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戶群,將產銷鏈條理順之后,,還把旁邊的攤位兼并了過來,。
淘“尾貨”大有學問
“這里的東西真是超便宜,花百十元錢就能買好幾件衣服,�,!苯洺硖焯m天淘貨的張女士興奮地告訴《市場報》記者。在市場里來拿貨的基本上以中小批發(fā)商為主,,他們大多有自己的門店,,來這里以批發(fā)為主。另外就是30歲左右的女性工薪階層與一些經濟實力稍差的年輕人和學生,,他們大多對服裝的款式沒有太多的要求,,對服裝的價格與耐用等方面比較在意。 一位業(yè)內人士提示到,,買“尾貨”要小心仿冒貨和假冒產品,。有些商家會拿著國外名牌服裝的圖片或樣品,請國內的服裝廠家成批仿制,,或者在做完外加工之后,,再買點兒低檔面料按原版再做一批,低價批給銷售商,,銷售商貼上各種假商標就流向市場了,。 另外,市場的工作人員劉女士提醒淘貨人,,新款名品尾貨肯定是假冒的,。一般來說,新品上市2年至5年后才會允許工廠將尾貨售出,。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品牌甚至根本不允許尾貨流入市場,。所以,所謂的與專柜同步的原單尾貨,,根本無法在市場上流通,。 再者,就是要注意所買服裝的衛(wèi)生和質量。市場里的有些衣服都是攤在地上或者柜臺上的,,沒有樣衣的概念,,有些衣服甚至已經褶皺或有細微瑕疵,專家建議買回后一定要先清洗之后再穿用,。尾貨服裝的價格雖然低很多,,但在經營和流通過程中不免出現殘次品、偽劣產品混跡其中的現象,,在挑選過程中也要精挑細選才好,。 北大客座教授洪源表示,這種通過專業(yè)市場集中經營尾貨的模式固然很好,,不過關鍵的問題是市場管理方與經營者需要加強進貨渠道、所售產品質量等方面的把關,。如果弄得魚龍混雜,,讓假冒偽劣產品、洋垃圾等混跡其中,,就會影響整個市場的正常與良性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