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4-20 俞鳳瓊 徐志南 來源:市場報 |
|
|
“福州市去年車險賠款金額為7億多元,,其中有1億元屬騙保,。”日前,,中保福州分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說,,“這只是冰山一角,從2003年至2006年被發(fā)現的騙保情況看,,短短4年間,,僅因騙保,全國保險業(yè)的損失就達28億元,�,!� 在取得車主的身份證和授權委托書后,修理廠讓自己“接待”的小車再次“受傷”,,騙取保險公司的賠款,。 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前不久,該公司調查部在調查汽車修理廠是否存在“騙�,!鼻闆r時識破了福州市倉山區(qū)一汽修廠維修工人的騙保伎倆,。原來,這名工人因對“從2002年起,,修理廠若有被保險人身份證及被保險人授權委托書,,保險公司可直接把賠款轉至廠里”的賠保方式了如指掌,便利用花言巧語騙取車主的委托和信任,,在取得車主的身份證和授權委托書后,,讓自己“接待”的小車再次“受傷”,騙取保險公司的賠款,。 這樣的騙保伎倆還算是“小兒科”,。據這名工作人員介紹,在紛繁復雜的“騙保界”中,,騙保分子還經常通過說服車主同意維修人員加重車損,,從而達到保險公司的理賠額度;利用車主的委托和信任制造“二次事故”,;用廉價配件維修車輛卻向保險公司索要高額賠款,;用修理廠內專門用于“碰撞”的舊車制造交通事故,騙取保險賠款,;發(fā)生事故后,,醫(yī)院方面對傷員進行小病大治,,或者住10天院開20天,,亂用藥亂檢查等手段實施騙�,!薄� “不法修車廠的‘潛規(guī)則’實在令人心驚”,,這名工作人員向記者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2006年,,福州市車險賠款金額為7.6億元,其中有1億多元屬騙保,,換言之,,就是近1/5的車險賠款屬騙保。而在全國,,騙保的數額更為驚人,,2003年至2006年,短短4年時間,,僅因為騙保,,保險業(yè)的損失就達28億元。 目前中國車險費率是根據歷史風險數據進行精算厘定的,,保險欺詐形成的虛假賠案最終將使消費者不得不為騙賠分子埋單,。 “騙保現象的頻繁發(fā)生,,損失的不僅僅是保險公司”,,中保福州分公司工作人員強調說,車主才是騙保的最終受害者,。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一些維修企業(yè)利用車子制作交通事故假象,會對汽車造成更大的傷害,,而在這種情況下更換的汽車部件也無法保證是原廠配件,;其次,由于一些非法手段使一輛汽車“出險率”
過高,,車主第二年續(xù)保時會遭到保險公司的拒�,;蛱岣呦乱荒瓯n~。 為了說明這一觀點,,這名工作人員還給記者舉了這樣一個事例:一輛奧迪車,,在一次交通事故后,被送到修理廠,。車主委托修理廠索賠,。該廠在進行二次碰撞后,向保險公司按照更換全新配件的價格成功索賠4萬元,。但廠家卻用市場上流通的老配件進行維修,,總價不到1.5萬元。修理廠從中“盈利”2.5萬元…… “目前中國車險費率是根據歷史風險數據進行精算厘定的,,保險欺詐形成的虛假賠案最終將使消費者不得不為騙賠分子買單,�,!� 汽車保險業(yè)務涉及的鏈條比較長:車主——事故——交警出現場——修理廠,如果有人員傷亡還牽涉到醫(yī)院,。由于鏈條長,,在某一環(huán)節(jié)就容易出現虛假的狀況。 福建凱峰律師事務所律師陳錦卿告訴記者,,對“保險詐騙犯罪”,,《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已作出了詳細界定,對于涉嫌騙保的單位人員,,最高處以2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判處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既然有此規(guī)定,騙保情況緣何還如此嚴重,?福州大學教授甘江明分析說,,這首先是因為汽車保險業(yè)務涉及的鏈條比較長:車主——事故——交警出現場——修理廠,如果有人員傷亡還牽涉到醫(yī)院,。由于鏈條長,,在某一環(huán)節(jié)就容易出現虛假的狀況。其中,,漏洞最大的當屬汽車修理方面,,接著就是客戶誠信度方面和醫(yī)院方面。 “鏈條比較長只是造成騙�,,F象頻發(fā)的一個原因”,,在陳錦卿律師看來,騙�,,F象的發(fā)生,,還與目前我國保險業(yè)制度不夠完善,保險公司之間沒有聯網有關,。而騙保案件偽裝,、隱秘性強,界定復雜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在可觀的“經濟效益”驅使下,,不少不法汽車維修廠紛紛鋌而走險。 可喜的是,,去年底,,為了打擊騙保活動,,中國人保財險,、太平洋財險、平安財險等7家保險公司自主發(fā)起了“打擊騙賠百日行動”,通過網絡手段,,集中各家保險公司的車險理賠信息共建反騙賠網絡,。 現在很多騙保行為,法律都無法界定,,比如擴大損失部位的行為,或者一驗多賠的行為,,這些行為嚴格說是屬于詐騙的,。但是由于沒有法律的約束,構不成刑事犯罪,。 如何才能有效遏制汽車騙保案的頻頻發(fā)生,?專家認為,保險公司之間的聯網還遠遠不夠,,當前最要緊的,,就是完善法律制度,建立保險公司的內控機制,。 據陳錦卿律師介紹,,現在很多騙保行為,法律都無法界定,,比如擴大損失部位的行為,,或者一驗多賠的行為,這些行為嚴格說是屬于詐騙的,。但是由于沒有法律的約束,,構不成刑事犯罪,以至于助長了騙保歪風,。因此,,從法律角度看,應盡快健全法律環(huán)境,,對騙保行為進行細分,,并制定相應的處罰條例。 “除了法律的規(guī)范外,,保險公司內控機制的建立也必不可少,。”甘江明教授認為,,從目前國內的現實情況看,,各保險公司應盡快拿出一部分資金,參照美國,、歐洲等規(guī)模比較大的保險公司的做法,,成立專門的反欺詐內控機構。此外,在汽車保險投保過程中,,對于每個環(huán)節(jié)的信息,,保險業(yè)務員要全面掌握,而且有必要盡快建立嚴格的認證,、考核,、監(jiān)管機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