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3-13 魯寧 來源:新浪網(wǎng) |
|
|
連續(xù)數(shù)年的兩會上,,停征利息稅均系代表委員關注民生的議案提案內(nèi)容。本次兩會,,這個“老大難問題”再次成為兩會民生的熱議之一,。連新華社也一改往年的審慎,選擇政協(xié)委員徐錫安的建議作由頭,,發(fā)了《停征利息稅,,減少分配不公》的電訊通稿。 其實,,早于徐委員的停征建議,,吳敬璉等27名委員取消利息稅的提案更直截了當。這份提案的簽名者幾乎都屬有頭有臉的“重量級人物”,。 注意,,停征和取消不只是字面差別,而是性質(zhì)差別,。停征或成為權宜之計,,取消或至少在若干年間,譬如10年內(nèi),,不許再打征利息稅的算盤。 徐委員的建議也好,,吳委員等的提案也罷,,強調(diào)停征或取消,列舉的理由都十分注重語言修辭,,客氣加溫和,。理由有二:一、當年開征此稅時“利于擴大內(nèi)需”的政策預期并未實現(xiàn),;二,、國家財政已不“困難”。自開征利息稅始至去年末,,國家財政收入增3.5倍,。去年459億利息稅(官方數(shù))占財政收入1.17%,微不足道。 實際上,,1999年開征此稅時,,“利于擴大內(nèi)需”之說法,以及緩解財政困難的由頭,,兩條都不成立,。那是“自封魏王”式的自說自話,背后是“話語霸權”,。其另一面是,,除了某些專家連篇累牘說這個征稅動議如何好,百姓的感受和情緒卻無法在報紙上得到表達和反映,。這個判斷不是事后推測,,而是我的親身感受。我曾撰文對開征利息稅能擴大內(nèi)需之說提出質(zhì)疑,,文章連投三家報社均被槍斃,。那是1999年9月份的事情,一個月后利息稅就冠冕堂皇地“征你沒商量”,。 時過境遷,,當年開征利息稅之急功近利適才允許評說。針對“徐建議”和“吳提案”,,我還想補充幾條,。 其一,普通百姓手里有錢誰不想消費,?去年底銀行儲蓄14萬億元,,數(shù)字很光彩,可那都是普通百姓尤其是最想消費的占人口多數(shù)的低層民眾的存款么,?倘若此問欠厚道,,那不妨改問:14萬億元儲蓄存款,真正屬于低層民眾的存款比例有多少,?誰敢回答此問,? 其二,擴大內(nèi)需要做“社會保障功”,,要趕緊推翻“新三座大山”,。基本社會保障長期不到位,,教育亂收費,,醫(yī)療亂收費,商品房賣天價,,壓得人喘不過氣,,低層群眾缺乏對未來的生活預期,,那點從牙縫里省下來的錢誰敢大把消費? 其三,,財政困難是個“無厘頭”,,是借口是幌子。預算監(jiān)督長期走形式,,公共財政建不起來,,稅再多還是永遠不夠花�,?匆豢磧蓵险䥇f(xié)委員爭相傳閱的由葉大年委員收錄的一本相冊——總共133幅照片,,幅幅都是令人瞠目結舌的豪華政府大樓,納稅人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再一條,,征稅的其實透心亮,知曉財政總盤子內(nèi),,區(qū)區(qū)1.17%的利息稅根本不足以撬動內(nèi)需,,可是到嘴的肉想讓人吐出來真難。這不,,連續(xù)數(shù)年,,都有關于利息稅之議案提案建議什么的,可征稅的就是無動于衷,,那是裝“傻”呀,! 停征或取消利息稅,像吳敬璉這樣被冠以著名經(jīng)濟學家頭銜的政協(xié)委員,,都得拿“減少分配不公”做鋪墊,,說明輿論還在“開放進行時”。此處再說一句真話,,區(qū)區(qū)500億元利息稅就算干凈利落取消了,,對減少分配不公的作用也極為有限。解決中國目前嚴峻的貧富懸殊,,稅收杠桿當用,,最關鍵是動用制度杠桿。當然,,從營造和諧氛圍出發(fā),500億元也是個紅包,,至少對民眾有個心理安慰,。所以,利息稅之事不要再拖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