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2-14 作者:王旭東 來源:大眾日報 |
|
|
據12月12日《揚子晚報》報道,,2007年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將全部免收學雜費,。這是教育部部長周濟11日在武漢出席“第二屆中部崛起人才論壇”時透露的消息,。據了解,,免除學雜費將惠及全國農村近1.5億名中小學生,。免除學雜費后,,平均每個小學生年減負140元,,初中生年減負180元,,貧困寄宿生可減負500元,。 消息發(fā)布后,,網友便以飽滿的熱情參與評論。稱贊者認為,,免收義務教育學雜費是一個“偉大決策”,,真正將“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貫徹到了政府的工作中,,惠及了千萬人民及子孫,;全國農村小學初中明年將全部免收學雜費這個利好消息鼓舞人心,讓老百姓松了一口氣……與此同時,,持懷疑態(tài)度的也不少,,比如,,“羊毛出在羊身上”,說是學雜費免了,,其實總費用只會比以前高而未必能真正減負,;再如,精心計劃的政策,,可是傳到了下面,,就有可能走了樣、變了調…… 這樣一項好政策受到如此一些懷疑,,實在令人遺憾,。問題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教育亂收費整治了多年,,但仍是年年照舊,,甚至愈演愈烈�,!吧嫌姓�,,下有對策”,大量好的政策在某些地方執(zhí)行中走了樣,、變了調,,民眾自然會產生出對政策的“信任危機”。有關人士分析,,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和矛盾,,造成這些問題和矛盾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執(zhí)行不力”,。政策如果在一些地方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與效果,只停留在“看上去很美”的層面上,,而難以真正惠及人民群眾,,讓人懷疑是自然的。 “信任危機”是個危險的信號,。社會處于轉型階段,,如何凝聚民心顯得尤為關鍵。解決民眾的“信任危機”問題,,實現(xiàn)萬眾一心,,除了制定各種惠民政策外,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提高政府的執(zhí)行力,。政府執(zhí)行力與政府公信力成正比,,執(zhí)行不力必然產生“信任危機”。全國農村小學初中明年全部免收學雜費的政策能否在每一個地方都落到實處,,將考驗有關部門的執(zhí)行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