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從黃山市政府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該市投資5.11億元,完成了28個古村落和332幢古民居的保護利用工程,,古村落、老房子正成為當地旅游的新亮點,。
具有獨特徽派建筑風格的古村落,、古民居素有徽文化“活化石”之譽。黃山市現有古村落101個,、古民居13438幢,,其中省級以上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和保護街區(qū)21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406處,黟縣西遞,、宏村是全球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古村落,。
為加快推進古村落、古民居的保護利用,,推動旅游產品轉型升級,,黃山市從2009年起實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計劃用5年的時間對全市101處古村落,、1065幢古民居進行保護性修繕與利用,,搶救和保護徽文化的“活化石”,實現保護文化遺產與發(fā)展旅游經濟“雙贏”的目標,。
黃山市在總結以往原地保護利用,、異地集中保護等經驗基礎上,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設立財政專項引導資金,,以產權換資金,,以資源換渠道,以市場換項目,,創(chuàng)新了組織或個人認領保護,、引資開發(fā)利用促保護等新思路,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對古村落,、古民居進行差異性、多樣性,、創(chuàng)新性開發(fā),。
今年以來,該市將“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與開發(fā)“百佳”攝影點項目相結合,,吸引境內外認購,、認領,、認租古民居168幢,打造各類旅游新業(yè)態(tài)132處,,涌現出秀里攝影村,、唐模國際鄉(xiāng)村旅館等一批鄉(xiāng)村旅游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