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翕居讀書錄》收錄的此書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
“得書在緣,,讀書在悟,,藏書在心�,!边@是古文獻藏家白撞雨先生在其早年發(fā)表的《藏書做人》一文中的感懷,。 如今,當白撞雨將其所得展示出來時,,便有了《翕居讀書錄》一書的問世,。《翕居讀書錄》是作為藏家的白撞雨將自己對眾多古籍善本的感悟和故事記錄下來,,結(jié)集推出的一部展示個人藏品的書志,、書話專著。打開這部布面精裝大16開三卷本藏界長卷,,里面包含有1700多幅彩色書影和近30幅占整頁面的彩色插圖,,內(nèi)容涉及750余部古籍總計172萬字的書話文字。 翕居藏書雖不比大藏家,,但此次收錄在書中的七百余種中外古冊,,以及為調(diào)節(jié)因談古籍過多而收入的幾十種今本,只是著者在漫長的藏書之旅中留下的雪泥鴻爪,。 全書按內(nèi)容厘為《梨棗丹黃味》(雕版刷印類)、《思賢沐手澤》(名家手稿批校類),、《覓書尋門徑》(書志書目類),、《霓裳羽衣曲》(戲曲戲劇類)、《金石蘊文思》(金石書畫類),、《教化引修類》(宗教教化類),、《致知在格物》(自然科學類)、《政善而治順》(政治文獻類),、《線裝鉛石印》(清末民國線裝鉛石印類),、《老刊錄煙云》(清代和民國老報刊類)、《厚古不薄今》(建國后特殊書事類),、《長樂鄭振鐸》(鄭振鐸著作專題),、《游記與日記》(清代和民國游記日記類)、《訪書小記》(基本是海外訪書記),。 其中,,線裝古籍500多部,西文漢學善本30余種,,鄭振鐸著作初版本30余種,,清代和民國老報刊40余種,,解放初印本40余種,海外訪書記3篇,。書中涉及的500多部線裝書,,詩文集類近200部,稿本抄本及批校本50多部,,小說戲曲彈詞鼓詞類20多部,,金石書畫類70多部,游記日記類36部,,佛道宗教類30多部,,書目書志類56部,自然科學類31部,,政書類38部,。 一位“圈內(nèi)”人士在細讀該書后感慨地說“這部書舉凡木刻本、石印本,、活字本,、抄稿本、批校本,、油印本,、鉛印本、信札,、期刊等古舊書刊主要版本形態(tài)以及書目,、戲曲、金石,、書畫,、政治、宗教,、格致等各類珍稀歷史文獻俱囊括其中,,收藏和研究興趣廣博,用心恒久專注,,非常人所能成,。” 白撞雨醉心于古籍文獻的集藏,,更多地源自對藏品本身的珍愛,。 所謂古籍善本,指的是古代珍貴的文獻資料,,珍貴,、稀有,內(nèi)容精善的古書刻本,、寫本都是“善本”,,包括書籍,、雕版、信札,、石碑,、檔案等。 《翕居讀書錄》的主要內(nèi)容多為作者翻讀藏品時有感而發(fā),,這些文字有對版本傳承,、學術(shù)源流、作者背景的鉤檢爬梳,;也有作者奔走南北,,于舟塵車跡之間,閱肆逛攤的覓書故事,;還有一些跳出書本,,從更寬視角,不經(jīng)意間講出的書里書外的逸聞趣事,。 譬如,,書中的開篇之作《名士名媛的哀婉:〈影梅庵憶語〉》,講述的是明末清初名士冒襄與名妓董小宛相識相戀和生離死別的故事,。 再譬如,,刊于第三卷的《古代縱橫家的古書:<素書>》一文,則以更為引人入勝的語言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劉邦得天下,,得益于“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謀士張良;而張良謀略從何而來,?答案是《素書》,。張良死《素書》失傳,時及500年后的晉朝,,盜墓者掘張良墓穴玉枕發(fā)現(xiàn)《素書》,上有密誡:“不許傳于不神不圣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其人而不傳者,,亦受其殃,。”國學大師南懷謹贊曰:“《素書》是中國古代縱橫家的奇書,,韓夕參研,,處世、治事,,都會有舉重若輕的奇效,�,!� 那是在2008年的暑期,北京301醫(yī)院西院的一間病房里,,一位96歲高齡的長者在聽讀《翕居讀書錄》的內(nèi)容篇目,,這位長者即是德高望重的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 “這是一個做學問的年輕人,。他藏的這些古籍,不是為了待價而沽,。寫出了書里的內(nèi)涵,,聽起來有深度,這些都很有用,。既藏又讀,,還要鉆研,這是一條正道,,很難得呀,!”這是季老對白撞雨做出的評價。隨后,,這位世紀老人打破了晚年從不予人簽名,、題詞的慣例,拿起筆寫下了兩幅“翕居讀書錄”的書名,,并簽名,、鈐印。 從經(jīng)濟價值來看,,古籍善本的收藏市場熱鬧非常,。有數(shù)據(jù)表明,近年來隨著北京,、上海等地的拍賣公司相繼開設(shè)了古籍善本專場,,古籍善本市場價格普遍呈現(xiàn)數(shù)倍、數(shù)十倍乃至數(shù)百倍的上漲,,古籍善本的收藏群體亦不斷壯大,。但白撞雨卻似乎是這個群體中的特例,在全面升溫的古籍善本收藏市場中,,他則日顯尷尬和孤寂,。 “看著舊書店價簽前面加數(shù)、后面添零的一次次變換,,看著善本拍場一路飆升的落槌高價,,這讓我們這些普通有書癮的百姓一次次怯下陣來,連拿起來隨便翻翻的勇氣也漸漸失去……”白撞雨嘆息說,,“停下手來吧,,坐到清風吹拂,、明月灑照的竹林里,數(shù)著天上一顆顆眨著眼睛的星星,,把古籍舊本里那些形形色色的故事放到夢里去,,讓它們伴著鼾聲悄悄地睡去�,!�
[背景鏈接]古籍善本:收藏市場的“潛力股”
古籍善本的收藏近年來全面升溫,。來自拍賣市場的數(shù)據(jù)表明,各類古籍善本普遍都有數(shù)倍數(shù)十倍,、乃至數(shù)百倍的漲幅,。有專家認為,稱古籍善本為收藏市場上的“潛力股”毫不為過,。 古籍善本為何受到收藏界的如此青睞,? 首先,古籍善本作為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只會越來越少,,而其中所包含的文獻和文物價值實是難以估量,其價格自然穩(wěn)步上升,。近年來國內(nèi)加大對傳統(tǒng)文化的關(guān)注力度,,興起一股“國學熱”,這對于古籍善本市場升溫無疑具有強大的推助作用,。 其次,,相比其他收藏品而言,古籍善本所記載的歷史更清晰,,文化更直白,,不會像陶瓷、銅器,、油畫一樣需要反復(fù)考究,、核查。而且,,古籍善本經(jīng)營渠道不寬闊,,加上古籍制作相對嚴謹,贗品較少,,使其在拍場上表現(xiàn)比較穩(wěn)定�,!� 其三,,古籍善本的大買家往往是具有一定財力的收藏家,主要瞄準精品,,一旦買入短期內(nèi)就很難再賣出,,另一類的中小買家就很難與他們競爭,,只能退而求其次,這樣使得市場上的精品在一個時期內(nèi)相對慢慢減少,。物以稀為貴,,貨源量的減少和需求量的增加自然促成了價格的穩(wěn)步上升。 現(xiàn)在古籍善本的專場拍賣一般都包括善本書籍,、名人信札墨跡,、舊檔照片、碑拓印譜等數(shù)個門類,。北京和上海是古籍善本拍賣的兩個主要集中地,。就上海來說,主要為朵云軒,、博古齋,、嘉泰、國拍等幾家,。而平時如周日文廟的舊書市場以及新興的網(wǎng)上交易(如孔夫子舊書網(wǎng))也是上佳選擇,。 近年來,古籍善本市場升溫步伐進一步加快,,不僅拍賣專場增多,,而且價格水漲船高。 |